初中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健
康第一”。随着 “健康第一”这一指导思想的普及渗透,其逐渐被
人们所认可并接受而加以重视;加上已经把体育课纳入中考必考科
目,其体育成绩计入中考成绩,更引起人们对于初中体育课程的学习
训练愈发关注、愈发重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也较之以前更加
重视。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体育教师,只有打造初中体育高效课堂,
才能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强化对学生的体育训练,不断提高学生体育
水平。那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下面,我结
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积极营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重其道。新课程的实施,用“目标引领内容”
要求我们树立明确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均衡协调发
展。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首席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首席引
导者”,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培
养学生的良好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终身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
或者在课后平时的生活中,对学生不能有亲疏,要关心所有学生的思
想与生活,与学生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让学生在体育活
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和团队意识、开放的胸怀、坚定的意
志,实现现代文明的展示与交流。提高健康水平,提高生存质量,促
进学生发展. ”的教育目的。
二、指导学生树立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与文化课相比,体育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社
会、学校、家长的重视,这些因素直接就影响到学生平时上课之中时
常会有逃课、散漫等不良现象的出现。此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树立
体育训练的意识,教育学生端正对体育课的认识,让学生懂得参加体
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强弱或高低直接
影响着初中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因为大家都清楚,人的意识决定着人
的行动。一切人的行动都是由人的意识支配着的,有什么样的意识形
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
目前,初中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已经被广大师生所接纳。但体育训
练是会有波折的,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积极树立参
与体育训练的意识。而这一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
要立足于平时的不断强化、不断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并构筑起参与体
育训练的意识。这个意识是主人翁的意识,可以改变先前那种“我不
参与,是别人硬逼我要参与体育”的被动状态,变成“我要参与体育
活动训练”的活跃、生机勃勃的盎然景象。在教学中,对学生上课时
的表现要有一个详细记录,及时惩罚无故旷课和表现不好的同学,必
要时找极个别体育后进生谈话、交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并及时制定
方针进行改进。
三、做好充分的课前备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一节课经常出现多种队伍调动,如何有效
地调动学生,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成为影响体育课课堂教学有效
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有效调动”是指教师为了讲解、学生练习
的需要,强调路线短、时间短,极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能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体育老师课前要有充分的备课,设计合
理,空间感和临场反应能力要强。“无效调动”则是指教师指挥不明,
路线不明,费时费力,且不能为讲解、示范服务。教师在课前要充分
考虑一节课的上课顺序及有可能出现的细节问题,尽量减少时间的不
必要浪费。我们上课的时间大部分为每节课45分钟,如果在队伍调
动这块浪费过多的时间,那么学生的练习时间就会减少。因此体育课
的课前备课非常重要,要充分考虑教学与组织顺序,同时强调调动队
伍的简约性。
四、改革教学方法,把快乐带入课堂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
想,以快乐教学为宗旨,时刻都在想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
验运动的快乐,把快乐带入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提高学生的
健康水平。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学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
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使
其与课改理念高度统一,紧密结合。在体育教学中,其教学方法有讲
解法、示范法、分解法、游戏法等等。
五、优化体育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新课程强调,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在选择
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方面,我们要讲究实效性,同时在上课时要针对
教学对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初中必修项目——短跑,学
生在练习短跑时,教师反复强调沉肩、摆臂幅度尽量大、大臂带动小
臂同时髋关节打开、步幅尽量大、频率加快,教师仅仅是做几个示范
动作,学生没有一个完整的动作印象和感觉,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若
教师改为分解与完整示范相结合(加速跑30米)或配合录像教学,
效果一定非常明显;若条件不好的地方可以找一到两名动作优美者做
一个几十米的完整示范,学生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直观映像,就容易
掌握动作、提高质量。
六、指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探究活动
初中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学习,成绩的好坏、水平的高低,跟学
生个人对于教学内容的探究程度的深浅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初中
体育教学中,同样要积极提倡探究性的学习,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探究
活动,获得一些知识技能,从而达到体育课的教学目的。
那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怎样引导学生对于体育
活动的探究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问题,对体育课逐一展开,逐渐深
入。在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知道必须要解决问题,
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来生成
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篮
球基本技术:运球、传球》一课的学习训练中,学生要怎样运球?要
怎样传球?有哪些基本动作与要领?要达到这些要求及要领,应该怎
样训练?……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在观看老师的示范中思考,在倾听
老师的讲解中揣摩,通过不断思考、揣摩,逐渐掌握动作要领,不断
提高体育训练的技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总之,在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调动学生参与
体育课学习的热情,注意指导学生树立参与体育课学习的意识,引导
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训练的问题探究,以积极打造初中体育高效课
堂,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