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块与模块教学计划

模块与模块教学计划


一、模块的概念及设计
(一)模块的定义与内涵 (二)模块设置的作用与意义 (三)模块设置的教学组织方式变革 (四)模块设计的依据 (五)模块设计的要求
(一)模块的定义与内涵
一个模块是由某一个运动 项目中相对完整的若干内容组 成,一般为18学时。
构成模块的基本条件
1. 某一项目中相对完整的若干内 容组成
1. 2. 5 3. 4.
1. 4 2.
3.
2
1. 2.
具有参与个人简单评价的意识; 提高运用媒体了解知识的能力及对排球运动的鉴赏能 力。 初步掌握扣球技术;了解排球的有关战术内容。 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1 徒手练习,扣树叶,扣吊球,扣“四号位”“二号位” 球。
2 站位方法及分工。 3 “中一二”进攻战术的讲解与演练。 4 评价方法介绍。
程度四个要素。
球类系列 排球模块1(水平五)—教学计划
1.初步了解和掌握运用排球技术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原理;提高对排球运动的认识和参与兴趣;

2.通过分层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排球的传、垫、扣、拦、发等基本技术,并在比赛中运用;通过多种练习的方法

及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参与运动的良好态度和习惯;
第三,模块课程能使学校有可能开设多样化的课程和灵活 安排课程,为学生形成和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学习创造条件。
第四,模块课程既可以在宏观上整体规划课程,有利于科 目间的融合,又可以在微观上调整科目的内部结构,使课程结 构不断趋向合理。
总之,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模块及其真正的运作, 高中改革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等先进理念就难以得到充 分地落实。
建立排球主要技术的知识体系;学习排球裁判法; 初步了解和掌握拦网技术; 学会合作、学会比赛。
1 拦网:徒手练习,有球练习。 2 综合运用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进行教学比赛,提高相
互配合的能力。
3 分组,并自行组织教学比赛,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初步运用各种技术进行比赛; 通过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4. 以便于学生终身体育为目标设计模块内容; 5. 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师资条件设计模块 内容。
(五)模块设计的要求
1. 要遵循水平目标达成的原则; 2. 内容要明确、具体;内容间要有机联系; 3. 全面、科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4. 突出培养学生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的能 力;体现专项技术学习与健身锻炼手段的有机结 合; 5. 注重兴趣的培养,体现内容的实效性, 使技能教学与人文教育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
(二)模块教学目标
1. 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模块的教学目标应
涉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 社会适应五个方面。
2. 模块的教学目标是水平目标的子目标,它 必 须是具体的、可观察的。
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要表述为具体的学习结 果;情意性目标要表述为可观察的行为表征。
3. 模块的教学目标在 文字的表述上要简明扼 要,要包含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
二、实施模块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 认真学习,正确理解和贯彻普通高中 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模块教学目标的制订 (三)模块教学内容的编排
(四)教学资源的整合
(五)优化教学行为与学习方式
(六)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
模块教学是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 某一特定的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资源, 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 出相应的要求与建议,并且被赋予18学时获 得1学分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Nhomakorabea标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友好相处;提高相互配合的能力,并在学习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
5、通过媒体了解有关重大赛事和知识信息,学会欣赏和评价排球比赛。
课 时
达成目标
教学内容
1.
2 2. 3.
了解排球项目需要的体能和具备的身体及心理素质, 掌握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方法; 能以友好合作的方式积极参与运动; 了解和掌握排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创伤及简单的处理 方法。
将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 表述为“模 块” ,凸显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设计的特
点,既整合性和教学的实用性;同时也有利 于体现新课程结构的特性。
(一) 认真学习,正确理解和贯彻普 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 神
1. 依据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性质, 2. 遵循体育教学规律, 3.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组织实施 模块教学。
模块与模块教学计划
—鹿崇云—
前言
高中《体育与健康标准》在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 在原有的基础上有重大的创新和突破。
极大地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 同时也给一线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内容提要
一、模块的概念及设计 二、实施模块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模块教学计划的制定
(三)模块设置的教学组织方式变革
■ 教学组织方式变得灵活、生动; ■ 提出了学科发展的个性化及特色化; ■ 强化了知识的横向联系
(四)模块设计的依据
1. 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设 计模块内容;
2. 以适应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模块内 容;
3. 以运动项目技能教学的系统性为目标设计 模块内容;
1. 2. 3.
复习、巩固简单的战术配合,提高战术意识。 特定规则和要求的教学比赛; 裁判实践。
2. 赋予18个学时
(二)模块设置的作用与意义
第一,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按模块的形式组织教 学内容为体育科学的最新发展成果及时进入高中课程,提供了 整合的空间,为课程内容及时更新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
第二,模块课程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体育师资、体育场地、 体育器材设备、体育文化等资源,为学校提供了选择课程发展、 构建学校特色的空间。
1 发展排球运动所需的身体素质,掌握学生体质健康标 准中有关排球运动的测试方法。
2 运动扭伤及其简单的处理方法; 3 排球 运动的趣味性练习。
1. 5 2.
3.
制定出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并有带动他人的意识; 复习、提高传、垫球技术;学会上手发球的动作方法 理解和掌握排球运动的简单规则,并能用于实践。
1 传球:对墙传、自传、趣味传球、两人传球; 2 垫球:徒手练习、对墙垫、自垫、两人对垫等 3 学习正面上手发球技术,并进行简化规则的教学比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