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畜牧兽医法律法规与行政执法(3)ppt课件
畜牧兽医法律法规与行政执法(3)ppt课件
动物诊疗(诊疗许可、诊疗活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执业兽 医从业要求和乡村兽医管理等) 监督管理(防疫监督管理主体、措施、机构及执法人员要求等) 保障措施(经费投入、防疫体系建设、物质储备、防疫补偿、 卫生防护措施等) 法律责任(违法的相应处罚措施) 附则(施行时间)
任务二:疫病预防 一、行政管理 领导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主管机构:各级兽医主管部门 执法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三)撤销和解除规定 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由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对疫情控制、扑灭情况进行评估后, 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任务三 动物检疫管理 一、检疫概述 1.概念:检疫的概念与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上的概念有何 不同? 2.基本内容:动物、动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 3.检疫的性质 4.检疫的主体: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官方兽医具体实施。 5.报检制度:《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6.检疫不合格处理 7.检活动管理
任务五 动物卫生国际规则 自学内容
项目四:兽药管理
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 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 精液、卵、胚胎、骨、蹄、头、角、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 的奶、蛋等。
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
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 品的检疫。
三、主要内容 十章八十五条 总则(立法目的、调整对象、政府责任、管理体制、总方针) 动物疫病的预防(风险评估、强制免疫、疫病监测、预警、经 营者责任、防疫条件许可、区域化管理、无害化处理、病原管 理等) 动物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报告、疫情认定、疫情通 报、疫情公布等) 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发生一、二、三类疫病及其爆发性流 行和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的措施) 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检疫主体、程序、野生动物及跨省引 种检疫、不合格动物处理等)
(二)疫情通报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 关部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通 报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 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与同级卫生主管部门 应当及时相互通报。 (三)疫情公布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及时公布全国动物疫情, 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 管部门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疫情。其他单位和个人不 得发布动物疫情。 六、疫情控制和扑灭 (一)措施
二、疫病分类 分为三类 一类: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 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共17种 二类: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 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77种 三类: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 和净化的。共63种
三、疫病预防 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强制免疫制度、可追溯管理制度、 疫情监测、预警制度、种用乳用动物和宠物管理、预防免 疫消毒、物资储备制度 四、防疫条件 实行防疫条件合格证制度
二、产地检疫 (一)出售或运输动物合格条件
(二)出售或运输种用动物精液、卵、胚胎、种蛋等合格 条件 (三)出售或运输骨、角、生皮、原毛、绒等合格条件 三、屠宰检疫 (一)屠宰检疫要求
定点屠宰,集中检疫。
(二)官方兽医职责
任务四 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和执业兽医制度 一、动物诊疗机构及其行政管理 农业部负责全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动物 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执法 二、诊疗机构必备条件 三、诊疗机构审批程序 1.申请 2.核实发证 3.申请营业执照
1.发生一类疫病和二类、三类呈暴发流行时的措施
2.发生二类疫病时的措施
3.发生三类疫病时的措施 4.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时的措施 (二)疫区内有关单位和个人的义务 应当遵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兽医主管部门依法作出的 有关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藏匿、转移、盗掘已被依法隔离、封 存、处理的动物和动物产品。
五、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 (一)疫情报告 1.义务主体:从事动物疫情监测、检验检疫、疫病研究与 诊疗以及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的单 位和个人。 2.接受报告主体: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3.报告形式:报表形式,分为快报、月报和年报制度。 快报:24小时内快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之后12 小时内报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重大动物疫情应当在 4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 月报:县级5日前报地级,地级10前报省级,省级15日前 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20日前报国务院兽医 行政管理机构。 年报:县级1月10日前报地级,地级1月20日前报省级,省 级1月30日前报中心,中心2月10日前报国务院兽医主管部 门。
畜牧兽医法律 法规与行政执 法(3)
授课安排
1 动物防疫管理
动物防疫法
2 疫情报告管理办法 3
执业兽医管理办法
4 乡村兽医管理办法 1
兽药管理条例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兽药管理
2 3
项目三:动物防疫管理
任务一:动物防疫法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 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修订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共分:十章八十五条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防疫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不包括港澳台,不包括进出境检疫。 二、调整对象 包括动物、动物产品、动物疫病、动物防疫
动物饲养场应当具备的防疫条件: (一)场所的位置与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学 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距离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 的标准; (二)生产区封闭隔离,工程设计和工艺流程符合动物 防疫要求; (三)有相应的污水、污物、病死动物、染疫动物产品 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清洗消毒设施设备; (四)有为其服务的动物防疫技术人员; (五)有完善的动物防疫制度; (六)具备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动物防疫条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