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营销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是汽车市场营销学与心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心理学在汽车市场营销领域内的具体应用。
主要研究汽车营销活动中,消费者和营销人员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 课程任务:本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了汽车市场营销学、广告学、推销技巧等一些列的
理论课程之后开设的,是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营销过程中面临的消费者心里和营销人员自身心理的课程。
它既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二)学分和学时分配本课程4 学分,总学时62 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1.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一般过程;
2. 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3.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4. 不同市场的心理特征;
5. 产品心理;商标心理;包装心理;价格心理;购物心理;推销心理;洽谈心理;广
告心理;公关心理;营销人员心理;
6. 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宏观与微观心理现象。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了解营销活动中消费者、营销者所特有的各种心理现
象;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影响消费者、营销者心理的各种因素;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企业营销活动中适应和引导消费心理的基本方
法;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运用营销心理学理论解决营销实践中出现的问
题。
(三)思想教育目标
1.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2•具有积极进取、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精神;
3•具有营销意识和市场意识;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四)消费者情感过程
(五)消费者意志过程
(六)营销活动的主体与角色
(七)文化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八)社会阶层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九)产品心理
(十)价格心理
购物环境心理
(十二)
营销活动传播与沟通心理概述
(十三)推销心理
四、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
(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
1. 教学组织形式:采用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授课的教学形式。
2. 教学方法要求: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外作业
3. 教学场地要求:多媒体教室
五、教材选用
熊素芳主编,《营销心理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李靖主编,《管理心理学》,科学出版社;符国群主编,《消费者行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陈思编著现代营销心理学第一版•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六、课程考核
(一)学生考核
1 •该门学科的考试评价依据是按照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把握合适的难易程度出试
卷,用笔试、平时成绩(含作业、出勤)、的方法对学生学习做出评价。
2 •考试方法:笔试、实训、平时作业、出勤。
3. 期末总成绩(百分制)=平时作业* 20%+期末笔试* 30%+出勤* 20%+实训成绩
衣30%
(二)教师教学效果考核
1. 由分院组织教研室成员采用随机抽查的手段,检查平时的教学过程(平时作业布置
与批改和出勤的登记);
2. 由分院其它教师出题,对随机抽选所任课程班级的30%的学生进行考核。
3. 考核结果评选:》90分的为优秀;》80分的为良;》60分为中合格;〈60分为不合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