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教师随笔反思

幼儿园教师随笔反思

幼儿园教师随笔在幼儿园里,每次快要到离园的时候,孩子们早早的就坐不住了。

他们有的窃窃私语,有的伸长脖子向外张望,还有的交头接耳。

每当这时,我经常和孩子们玩个小游戏,比如:击鼓传花,抢椅子等,孩子们都非常喜欢。

今天我看到孩子们的小手绢,忽然想起我们小时候特别爱玩的一个游戏——捉尾巴。

就是把小手绢分别塞到两个小朋友的裤子里一个角,让小手绢垂下来,就成了尾巴,互相捉尾巴,谁先把对方的尾巴捉下来,自己的尾巴没有被捉就赢了。

但我和孩子们把这个游戏一说,他们的热情马上高涨起来,开始了一对一的“PK”。

随着我的一声令下,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他们两个都不简单,紧紧地抓住对方的衣服,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甚至连三十六计孩子们都用上了。

在我们的笑声中,时间过得真快,一会儿家长们来接孩子了,他们也被我们这热火朝天的气氛感染了,加入到拉拉队的行列。

我们的心都跟着孩子回到了童年。

一个老游戏,它的价值是这样的大,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和孩子们的心贴得更近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似乎是农夫的写照,但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幼儿园生活,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幼儿园老师的真实写照,那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让我知道自己责任的重大,或许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幼儿园老师有什么呀,整天哄着孩子玩就行了,有必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吗?试想想说这些话的人,如果把你的孩子交给一个不负责任,一无是处的老师,你高兴吗?你愿意吗?相信你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我:当然不愿意。

我想,这或许就是幼儿园老师为什么那么忙的原因了吧,为了孩子我们每天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深知:“教师要给孩子一杯水,首先自己要储存一桶水”的道理,有人曾经问我:你们既然那么累,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份职业呢?我说:那是因为我们爱孩子,喜欢孩子,特别是看着自己教育培养出来的,从一个什么不懂,咿呀学语的孩子,经过自己的教育,变成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好孩子,相信这时候的老师,心里别提有多么的自豪,那些苦啊,累啊,在这个时候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所以,即使自己平常有烦躁,发牢骚的时候,但是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天真的笑脸,顿时所有的烦恼已抛之脑后,使自己更加有信心把这份值得骄傲的工作给做下去,甚至要做得更好。

当孩子撒谎时背景: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之间经常会出现分歧的情况,作为老师,有时候并没有亲眼目睹事情的发生,当我们了解的时候,往往已经是一个结果的产生了,所以我们就要根据幼儿的言语表达来重现事情,从而做出客观的判断。

实录:英语课上,我让小朋友发英语本,我们都开始写了一会儿,有个小朋友举手说没有他的纸,旁面的小朋友都说给他了。

我对他说:“到底给没给你纸呀?”他还是强调没给他纸。

我说:“那好吧,你再发给他一本吧,也许是你们忘了给他了。

”课后我把他抱到身边,轻轻地对他说:“老师最喜欢诚实的小朋友了,你可是个好孩子,好孩子也有做错事的时候,不过撒谎是最不好的行为,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勇敢地承认错误的!他低着头,依然不说什么。

我想他也许是怕别的小朋友听到,我就让他小声地在我耳边说。

他轻轻地在我耳边说:“我不是有意的,您能原谅我这一回嘛?”我马上说:“老师没有怪你,只要你知道错了就好,以后再有这种事发生,你就直接向老师说,老师会给你的,以后别再撒谎了,老师还会喜欢你的,你还是老师心里的好孩子。

”以后我经常请他做事,只要他做好一件事,我马上就表扬他。

反思:幼儿之所以撒谎,是因为他想保护自己。

“不愿承认错误”是幼儿的常见现象,幼儿害怕或是想逃避惩罚而为自己开脱,所以老师不能在别的小朋友面前批评他,一般要在私下里,多和幼儿沟通,多和父母沟通,多了解幼儿的情况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更应该多关心、多帮助、多理解、多尊重他,老师要和家长多联系、多合作,充分利用家庭资源来进行教育,帮助幼儿认识自己。

在遇到这种事时,不要马上逼幼儿认错,而是要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自己意识到撒谎的错误行为。

在今后的日子里,看到他表现好一点,就要及时表扬他,并让他多帮老师做一些事情。

我想:只有当幼儿觉得和你是平等的时候,老师的教育才会起到作用。

排队反思每天户外活动前的排队成了我最头疼的一个环节。

我发出“到教室外面排队了。

”就像是混乱的导火线。

有的孩子连椅子也顾不上放好,就拥到我身边来。

你挤我,我挤你,经常会听到“老师,他挤我!”小朋友们都争着排第一个。

”我忍不住问:“站在第一个和站在后面有什么不同吗?”小朋友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说:“那总不能每次都是同一个人排第一个,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

大家轮流当班长,帮老师管理后面的小朋友,别让他们掉队了,好吗?小朋友们很乐意的接受了我的见意.想不到,在这小小的“排队”里还有这么多的内涵,看来孩子的小脑袋中还真藏着不少秘密在等着我们来发现呢。

老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用孩子的眼光来看这个“第一”。

那么用什么方法让他们主动放弃这样诱人的位置而互相谦让的排队呢?我们怎么让大家不争不抢呢?我试想几点:1、可以看谁的表现好,就让谁站第一;2、可以轮流站第一;3、遇到不讲理的孩子,教师可以用转移的方法,鼓励他帮老师一起管理小朋友。

善于发现孩子的快乐幼儿的生活是多姿彩的,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着乐趣,充满着意外……他的学习需求更多地来源于这些惊喜、乐趣和意外,细细留意,我们会在幼儿的一言一行中发现他们关注的焦点。

记得有一次在活动时,他们惊奇地发现了一群蚂蚁在搬运东西,有了新的发现他们再也不走了,于是我索性让幼儿来观察小蚂蚁是如何运粮食的,孩子们看见一群蚂蚁抬着一小块食物,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老师,为什么这么多蚂蚁抬一块食物呀?”“因为找不到食物了呗”另一个孩子接到:“不对,是因为一只蚂蚁搬不动,要许多吗蚁才能搬得动。

”善于思考问题的刘文杰反驳道。

这时我发现有个小朋友一个人在另一个地方捉起一只小蚂蚁站起来将它从高处扔下无能为去,然后再蹲下去看,大概是看看小蚂蚁摔死了没有。

我走过去问道:“你在干什么?”他得意地说:“老师,蚂蚁从很高的地方摔下来也不会死呢!”“为什么?”他茫然地摇摇头。

“那你掂掂蚂蚁重不重?”他又捉起一只小蚂蚁放在手心,掂了掂后说:“不重,是轻的,哦,我知道了,因为小蚂蚁很轻,所以才不会摔死。

”“是的,蚂蚁的重量轻,当它从高处落下来时,会随着空气中的风慢慢降落,所以到达地面时也不会受伤。

”我补充道。

也许这些对于成人来说是无聊的事,可是看着幼儿的笑脸,就明白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了,这时在孩子的脸上、眼里、心中看到了两个字:快乐。

他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老师也应关注内向的孩子上午的室内活动,我组织孩子们玩橡皮泥,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我想包饺子,你教我好吗?”我说:“好”,便坐下开始教她,这时坐在旁边的小朋友小声的说:“老师,我想做个不倒翁,行吗?”听到这话,我惊讶极了,他平时在幼儿园非常内向,不爱主动与别人说话,而且对什么活动兴趣都不大,有时我叫他,他也是看看我不吭声,我仿佛已经忽略了他了。

想到这儿,我觉得应该趁这个机会和他多交流,连心说:“当然可以,你做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

”他听了很高兴,从盒子里拿出一块橡皮泥搓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做成一个大肚子的不倒翁。

我称赞他说:“你今天真棒。

”他那一组的小朋友纷纷说:“我也要做不倒翁。

”我趁机说:“你来教他们,好不好?”他胆怯地看着我,我鼓励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你看小朋友都等着你呢。

”他点了点头,开始认真地教起小朋友。

看到小朋友围在他身边叽叽喳喳地问这问那,涛涛很自豪,我也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通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幼儿的世界是个特殊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性格、爱好和闪光点,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但有些孩子因为胆小内向,不敢表达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该同时关注这部分孩子,及时发现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闪光点。

幼儿自己进餐情节描述:马文远是我们班的开心果,活泼开朗的一个小男孩。

他在家里吃饭从来不动手,就是等着家人来喂他,不喂他他就宁愿饿肚子。

于是我想个办法改变他的这一行为。

今天我看见他旁边的小朋友在大口大口地吃饭,可是他就看着这份饭菜一动不动,于是我就跟他说:“你今天自己吃饭我就奖给你一个大苹果。

”他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评价分析: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大部分孩子在家都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

离开家人的照顾很多幼儿还不是很适应。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幼儿的行为,然后根据问题的情节严重给孩子一个慢慢纠正的过程,千万不能批评,这样会使幼儿进餐的食欲。

在盛饭菜的时候注意不要一次性盛的过多,给幼儿自己体会自己吃完饭的成就感。

事后也要和家长多交流、沟通,以便家园一致,促进孩子的进步。

所思所悟:现在的幼儿都在优越的条件中长大,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得不让人感慨。

我们要组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或者家园联系栏,告诉家长几个有效的方法,如:学小兔、大嘴宝宝等,让家长也鼓励孩子自己吃饭的习惯;告诉家长孩子自己吃完时要及时给他表扬,如小红花等。

希望在家长和幼儿园的一起努力下,让孩子慢慢养成自己吃饭的良好习惯,当然也适当改变幼儿的挑食习惯。

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见得世面多了,聪明了,但是问题也多了,有时候老师必须绞尽脑汁的想办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特别是在这个都是独生子女的时代,因为家人对孩子的宠爱,凡事千依百顺,逐渐使孩子养成了倔强、自私的个性,因此现在的幼儿园中,不乏倔强的幼儿,倔强幼儿的思维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这种自我中心不仅表现在他们的言语中、表示中、逻辑中,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外部行为中也比比皆是,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任性、哭闹,甚至打斗的行为状况。

但是孩子虽小,可都有个性,也有其独特的年龄特点。

我们老师在对待个性倔强的幼儿时,我们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选择恰当的激励方式引导幼儿去正确对待自己的行为。

前不久我班上就出现了这样一件事情。

班上活动马上要开始了,我这次是按照让表现好的小朋友先挑选自己想去的玩具。

这时候的琪琪当听到我的口令后,还是无所顾忌的在和边上的小朋友讲话,当我真的在让表现好的幼儿挑选自己想要的玩具时,他有点紧张了,也试图举手想让我叫他选,可是他还是边讲边举着手,所以一直没有叫他,直到有个幼儿选中他想要的时,他才开始真正的紧张,而且开始直跺脚,嘴里嚷嚷着他要去那里,后来他就放声大哭起来。

我不断的安抚他,可是他却并不理我,这使得我不禁火上心头,但随即我又压下怒火,想了想处理方法,正好前不久,我看了一篇教育经验,文章里提到了冷处理法,所谓冷处理法就是当幼儿不良个性发生时,将他置于一边,不予理睬,使他得不到关注,久而久之这种不良个性就有可能消退。

我们就管自己做自己的事,并告知他,等他安静下来后这个事情可以商量,但是你这样发脾气,哭闹是没有用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