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前言土地开发整理对于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更好地开展党家镇土地开发整理,加强对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划管理,特编制本规划。
1.1 项目来源根据国家制定的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负责保持本辖区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法定目标和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实行“占补平衡”的政策要求,山东省和济南市都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土地开发整理的政策。
基于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从实际着想,扎扎实实地为农民办实事,为经济建设提供土地保障,提出在党家庄镇选择具有一定潜力的土地进行开发整理。
鉴于项目规模较大,投资较多,地方财力难以承担,因此作为市级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申请市财政给予资金扶持。
1.2 项目可行性研究及项目的批复情况为贯彻执行新《土地管理法》,确保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落实济南市以及市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增加的耕地指标,市中区专门成立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全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
2005年3月,由市中区国土资源局牵头,在市中区水务局、农业局等有关局委和镇政府的参与下,对项目区进行勘测,收集有关资料,编制完成了《市中区党家镇(杨台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通过了由区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的论证,上报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得到了批准,被确定为2005年市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
项目批复建设规模267.22hm2,其中新增耕地54.04hm2,新增耕地率为20.22%。
1.3 规划目的1、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具体落实《市中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
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土地保障;2、改善项目区基础设施,保证项目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生产的稳定性。
按生态农业要求,结合项目区实际,因地制宜,系统配套水利、道路、电力、林带等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3、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确保整理区农民的经济利益;4、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5、调整土地产权关系,保护各土地权属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项目区社会的稳定;6、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1.4 项目规划依据1.4.1 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基本农田保护条例》;(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1.4.2 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政策(1)《土地开发整理标准》;(2)国土资源部财发[2001]41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3)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8]16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4)国土资发[1999]39号《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5)国土资发[1999]50号《关于设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的通知》;(6)《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管理办法》;(7)《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8)《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9)国家制定的其他土地开发整理政策、规定。
1.4.3 相关设计规范(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4)《T1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7)《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9)部颁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10)部颁SL18-91《沟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11)部颁SDJ127-84《灌溉排水沟系设计规范》;(12)《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
1.4.4 地方有关文件、规划、计划(1)《山东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市中区土壤志》;(3)《市中区土地资源调查报告》;(4)《市中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开发规划》;(5)《市中区党家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6)《市中区水利志》;(7)《市中区水利区划报告》;(8)《市中区综合农业区划报告》;(9)《市中区水利区划报告》;(10)《市中区农村电力网“十五”发展规划》;(11)《市中区统计年鉴(1998~2000年)》;(12)《山东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13)《山东省水利水电安装工程预算定额》;(14)《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15)《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16)《山东省建筑工程综合定额》;(17) 市中区水务、农业、林业、环保、交通、电力等部门有关文件;(18) 《市中区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1.4.5 实地调查和测绘资料项目区实地踏勘、调查资料,项目区实地测绘的现状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图等。
1.5 规划任务1、分析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详细研究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的潜力,为确定项目的规划目标、方案和项目设计提供基本依据。
2、确定项目规划原则与目标,提出项目规划方案。
对田块规划、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生态环境防护、田间工程养护与管理等提出规划设计标准和要求,根据规划设计标准提出规划设计方案,包括确定土地利用方向、道路布设、灌排系统布设、电力系统布设、土地平整及涵管的布置。
根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各类用地调整计算。
3、估算投资规模,编制项目预算。
对规划设计的投资规模作简要说明。
4、进行规划方案评价,对项目规划实施以后产生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5、提出项目实施管理方案。
说明组织机构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方案、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6、进行水土资源平衡计算,依据土地利用方向对用水量、可供水量进行预测并对水资源平衡进行计算或说明。
1.6 工程建设期限项目工程规划建设期一年: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
第二章项目概况2.1 项目基本概况2.1.1 项目基本概况党家庄镇位于济南市市中区西南部, 全镇土地总面积11949.5公顷,其中耕地4563.8公顷,人均土地0.1747公顷,人均耕地0.086公顷,45个行政村。
总人口6.10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067万人,占总人口的86.9%。
200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0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45元。
项目区分为荒草地开发、河滩地开发和低产田整理,区内荒沟、荒坡常年荒芜,水土流失严重;河滩地为雨水多年冲刷和河道主流摆动形成,造成了大片土地闲置;低产田道路多为羊肠小道,水利排灌设施不配套,排灌能力薄弱,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
干部群众要求土地开发整理的积极性非常高,认识也很深刻。
通过开发整理能缓解项目区人地矛盾,而且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2.1.2 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必要性(1)是缓解人增地减、人地矛盾加剧的需要从解放初到2004年,党家庄镇人均耕地由0.142公顷减少到0.086公顷,而同期人口由3.2万人增加到6.11万人。
人增地减矛盾日益突出,人口和土地逆向发展的形势日趋严峻。
人多地少的矛盾直接制约着全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小城镇建设和集体、个体和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使非农业建设对耕地的需求量日渐扩大,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的难度不断加大。
因此,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成为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通过土地开发整理,科学规划,合理配置田、水、路、林等基础设施,实现地块的规模化、标准化,提高耕作技术与管理的科技含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4)具有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基础为保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镇政府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开发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制定规划、计划、实施方案和管理措施。
1999年,根据中发[1997]1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镇政府进行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制定了党家庄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提出了科学规划、合理退耕,适度开发、消灭砖瓦窑和废弃地的目标,并在工作中抓好试点,逐步推进,确保落实。
2.1.3 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的意义(1)通过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能够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党家庄镇的人地矛盾,有力地保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
为小城镇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以土地开发整理为契机,依靠当地农业科研技术力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3)通过路、水、电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建设,增加林地和园地面积,提高项目区植被覆盖率,优化生态环境。
(4)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建立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应用平台,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使项目区传统农业走生态型农业发展道路,带动当地农业生产上水平上档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1.4 规划设计项目简介(1). 项目类型本项目申报市重点项目。
项目区位于山前平地,地势高低变化不均,区内高差在15米左右,项目类型为丘陵。
项目区涉及党家庄镇杨台、袁庄、董庄和鸡耳屯四个村,项目区总面积267.22公顷,低产田、荒草地和河滩地,有很大的整理潜力。
通过土地平整可新增耕地54.04公顷,通过配套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完善生态防护工程,进行土壤改良等措施,上述土地均可整理成较高质量的耕地。
(2) 项目性质本项目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3) 项目范围项目区位于市中区党家庄镇,涉及党家庄镇杨台、袁庄、董庄和鸡耳屯四个村。
项目区西至袁庄村界,南至杨台村驻地,东至京福高速公路绿化带,北至袁庄村驻地。
(4)项目设计规模(1)建设规模项目区东西长3.5km,南北宽约1.65km,总面积267.22公顷。
(2)设计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800.13万元,单位面积投资2.99万元/公顷,全部申请市政府财政投资。
其中工程施工费:654.66万元,占总投资的80.69%,设备购置费67.95万元,占总投资的8.49%,其他费用65.6万元,占总投资的8.19%,不可预见费:20.92万元,占总投资的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