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题目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问题研究——以联想收购IBM为例英文题目 Chinese enterprises the risk ofcross-border M & Research选题报告院系:商学院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公司收购兼并和资产重组活动日益频繁,我国加入WTO后,也掀起了跨国并购的高潮。
著名市场研究机构汤姆逊金融公司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中国已经是连续第三年成为亚洲并购最多的国家。
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企业都展开了大规模并购,中海油、海尔集团、万向集团等也开始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联想收购IBM,TCL收购法国汤母逊公司等事件都表明了我国已经开始了尝试并购为主体方式的国际化行为。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并购的结果却不尽人意。
如中海油并购尤尼克的失败、海尔在美泰克的并购中的失利、TCL收购法国汤姆逊旗下的彩色电视业务及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后的巨额亏损。
面对这些失败,国内许多企业家已经怀恐慌的心态面对跨国并购。
在此背景下,写者怀着一颗共同探讨、共同研究的心态谈谈跨国并购的风险以及防范措施,让更多人了解跨国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关键词】跨国并购风险防范对策ABSTRACTWith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corporat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asset restructuring activit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 with the Chinese accession to the WTO, also set off cross-border M & a climax. Well-known market research firm Thomson Financial company issued a report showed that China is already the third consecutive year as Asia's largest country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addition to the petrochemical, CNPC、CPCC and other large enterprises to large-scal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CNOOC, Haier Group, Wanxiang Group also began actively expand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Such as the Lenovo’s purchase of IBM, TCL's acquisition of France-the mother company indicated that our country has already begun trying to purchase as the main mode of international behavior.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ult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were not very well. CNOOC's acquisition of Maytag failed, Haier withdraw from the Maytag acquisition, TCL acquired the French Thomson's color TV business and Alcatel mobile phone business but the 05 first-quarter loss amounted to 32.7 billion RMB . Faced with these failures, many domestic entrepreneurs have been fear faced with the mentality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In this context, to write with a jointly explore, to study the mentality of talking about the risk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so that more people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cross-border M & risk factors. 【KEYWORDS】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risk Precautions Countermeasures目录引言 (1)第一章跨国并购的定义和动因 (2)1.1 跨国并购定义 (2)1.2 跨国并购动因 (2)第二章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及特点 (4)2.1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历程 (4)2.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特点及问题 (4)第三章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因素 (7)3.1 风险及风险链的介绍 (7)3.2 风险因素 (7)3.2.1 并购前---信息不对称风险和决策风险 (7)3.2.2 并购中---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 (9)3.2.3 并购后---整合风险 (10)3.3 联想收购IBM案例剖析 (12)3.3.1联想集团介绍 (12)3.3.2 IBM公司及其事业部的介绍 (12)3.3.3并购模式与过程介绍 (13)3.3.4联想并购动因 (13)3.3.5联想并购IBM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14)第四章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因素的防范 (18)4.1防范决策风险 (18)4.2防范政治法律风险 (19)4.3防范融资财务风险 (20)4.4防范整合风险 (20)结语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引言随着国际投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许多企业在进行国内投资的充分成熟之后,开始了对外投资。
对外投资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绿地投资”,另外一种是跨国并购。
前者是通过在东道国新设厂房,设备建立新的企业,后者是通过一定的渠道获得企业的控制权。
虽然跨国并购存在许多风险,但跨国企业并购带来的丰厚回报不免让跨国公司去冒险。
由于近百年来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并购狂潮,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至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并购狂潮。
中国在不断融入到全球化经济同时,也同样开始了一系列并购活动。
最为著名的是2004年联想收购IBM个人业务、TCL收购法国汤母逊以及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以及中海油竞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等,这些并购活动不免让国人激动不已,预示着中国并购时代来临,中国真正的“走出去”了。
但并购后的几年里,联想年度报表频频出现亏损、TCL收购汤母逊后2005年第一季度亏损达到327亿人民币以及中海油竞购失败。
这些并购的失败与我们期望的结果是截然相反的,不免让我们去思考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出现了什么样的困惑,并尝试着找出并购失败的背后原因。
由此笔者引出风险概念,并以风险链的形式提供清晰的看法,最后找出防范各类风险的方法和对策,以求能为解决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燃眉之急提供参考。
第一章跨国并购定义及动因1.1跨国并购定义跨国并购是指外国投资者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渠道依法取得东道国企业部分或全部所有权并获得其控制权的行为。
它是兼并和收购的合称,兼并和收购是有区别的,兼并是两个企业合并后,兼并方企业法人地位仍然存在,被兼并方企业法人地位的消亡,收购则是两个企业并购后仍然存在,只是被并购方企业占新企业一部分股权。
1.2 跨国并购动因跨国并购原因有很多,有外界和自身的因素,首先自身促成并购的原因有:1.企业战略的规划。
经历了几百年发展历史的世界市场,全球各国已经慢慢融入了全球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企业开始寻求自己的持续发展,把目光盯准世界市场,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把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在世界产业链中充当重要角色,以求长远发展。
在这种长远规划的指导下,当一系列内部和外部的条件成熟之际,企业并购行为应运而生。
2.资源的优化配置。
表现为在全球各个角落搜寻需要的资源,比如廉价劳动力、高新技术、广阔的市场等。
根据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企业是由于资源的非优化配置而导致企业生产效率的低下,因为必须参与国际分工,资源互补,达到双方的效率和利益的最大化。
所以企业要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找到最成本的各种生产要素,并加以组合,优化配置。
3.并购丰厚回报的驱使。
一般情况下,并购的最终成功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飞跃性的发展,许多跨国公司是在并购后壮大起来的。
特别是杠杆收购,从一个不起眼的小企业很可能摇身一变成为世界500强,不能不让一些企业去冒险。
杠杆收购是指企业通过目标企业的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作为负债抵押,通过各种途径募集资金进行的收购。
此类收购方式借用别人的资金,并购成功后利润很可观。
4.其他因素。
比如说决策者自身考虑的目的,企业通过并购达到避税,并购企业的恶意垄断等等。
其次,伴随很多外界的刺激和作用下,跨国并购活动得以顺利进行:1.自由政策的驱动。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企业必须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才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求长远发展。
全球FDI(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自由化优势为跨国并购提供了很好的空间。
据一项对100多个国家FDI管理框架的调查发现:大多数有关FDI的法律没有明确区分新建投资和跨国并购,这意味着这两种形式的FDI都是允许的。
大多数国家对企业出去并购都是表示支持的,这无疑为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一大良好的宏观政策。
2.金融市场的发达。
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通过了金融改革,解除了对信贷、证券投资等资本活动的限制。
近两年来,发展中国家也渐渐开放了金融市场,由此跨国公司就能比较便捷地从银行或其他机构筹得款项,以促成并购。
3.并购热潮的带动。
近百年来的5次并购狂潮,对并购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尤其是最近一次的并购热潮,无疑给正准备并购的跨国企业提供了并购氛围。
第二章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及特点2.1 中国企业并购历程简介1984年初,香港最大的上市电子集团公司康力投资有限公司因财务危机濒临倒闭,被中银集团与华润集团联手组建的新琼企业有限公司以4.37亿元港币收购,从而开创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