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抗日战争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1.九一八事变: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东北辽宁沈阳过程:日本驻中国东北关东军(日本陆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因侵驻中国的金县、大连地区的“关东州”而得名。
)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段南满铁路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贼喊捉贼),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说明日本人蓄谋已久。
)日军发动的九一八事变①对日本:是日本妄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开始。
②对中国: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③对世界:中国人民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要以东北三省为目标开始侵略中国?(原因、背景)①地理位置上: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隔海相望的国家)。
当时日本已经占领朝鲜,日本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与朝鲜相望,而朝鲜与我国东北三省接壤。
从东北三省开始进攻中国易于日本陆军的推进及后勤补给,而且东北三省资源丰富,适合做侵略中国的战略基地。
②日本国: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多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经济遭沉重打击。
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日本统治集团发动了对外战争,把矛头指向中国。
③中国:国共处于分裂状态,当时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忙于在南方围剿共产党,无暇顾及东北。
(国内分裂给日本侵华有机可乘)3. 九一八事变的结果: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军不战而溃。
9月19日,日军占领了沈阳。
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4.东北三省迅速全部沦陷的原因①.日本为侵华作了长期准备。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由来已久,在清朝末年,它就曾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等侵略扩张行为,并把中国东北部分地区划为势力范围。
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经济遭沉重打击。
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日本统治集团发动了对外战争,把矛头指向中国。
日本在中国东北加紧进行武装侵略的一系列政治、军事部署。
②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是东北三省迅速全部沦陷的主要原因。
九一八事变前,日军已在东北制造多起事端,但是蒋介石要张学良“隐忍自重”,“不予抵抗,力避冲突”。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日本侵华气焰日益嚣张东北三省迅速全部沦陷。
5.失去东北三省会给中国造成什么样的危害?东北三省人民或流亡关内(山海关)、或在日本铁蹄下呻吟,遭受极大痛苦;东北大量资源被日本掠夺,为其进一步侵略中国提供资源;助长了日本侵华日益嚣张的气焰,使中国对侵略中国的企图更加强烈;华北失去屏障,日本加速进攻关内,使其全面侵华加快等。
6.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民族危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其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
侵华日军在华北不断制造事端,制造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自治”),妄图把华北从中国分割出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全国各阶层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①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935年12月17日陕西省瓦窑堡会议)②学生: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北京)学生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史称“一二·九运动”。
③东北人民: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自发组织抗日武装——抗日义勇军,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同敌人进行殊死顽强的斗争,涌现出像杨靖宇(书本p78)等无数坚贞不屈、壮烈殉国的英雄。
④国民党爱国官兵: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陕西省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逼蒋联共抗日,他们通电全国,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史称西安事变。
7. 西安事变(1)背景:(为什么会发生?)①民族危机深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其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
侵华日军在华北不断制造事端,制造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的察哈尔、河北、山东、山西、绥远5省自治”),妄图把华北从中国分割出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这是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③在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下,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在西北结束了与红军的敌对局面。
张学良、杨虎城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蒋介石不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威逼张学良、杨虎城执行“剿共”计划。
(2)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的态度:(是杀蒋?还是放蒋?)鉴于国内国际形势,杀蒋可能会引发起新的内战,削弱抗日力量,推迟全国性抗日战争的进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则能促成内战结束,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因此,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
(3)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4)意义: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1927——1936年)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第二次)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性质:张、扬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逼蒋联共抗日,不是为了争权夺利,因此,西安事变是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
(6)毛泽东曾说,“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发展方向转换的枢纽”。
周恩来则说,张学良、杨虎城都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为什么?西安事变集中反映了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中国的主要矛盾,把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向新高潮,它顺应了抗日形势的发展,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成为国民党对日态度(政策)转变的关键。
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毛泽东因此称赞说,“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发展方向转换的枢纽”。
张学良、杨虎城作为西安事变的主角,他们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以民族大业为重,体现了他们强烈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所以,毛泽东和周恩来都对他们的评价很高。
二.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1.卢沟桥事变(又叫七七事变):(1)背景(原因):1936年,侵华日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形势十分危急。
位于北平(北京)城西南的卢沟桥东靠宛平县城,扼平汉铁路,是北平南下的唯一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书本p73识图找出北平、宛平、卢沟桥的地理位置,认识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2)经过:1937.7.7晚日军在北平(北京)城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借口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到宛平城内搜查。
在遭到中国守军拒绝后,日军立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
驻守当地的第29路军奋起还击(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英勇牺牲)。
(3)结果:7月底,平津沦陷。
(4)影响: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注意: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5).卢沟桥事变是日军精心策划、蓄意挑起的:①日军先举行军事演习,为调兵遣将作了准备,为士兵失踪的借口埋下了伏笔。
②演习地点选择在卢沟桥附近,这里是当时北平通往南方和京外各地的唯一门户,是兵家必争之地。
③强行入城遭拒,日军当即开炮轰击,这说明日军早已准备扩大事端。
综上所述,卢沟桥事变并不是偶发事件,而是日军精心策划、蓄意挑起的,是日军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制造的事端。
(6)为什么卢沟桥事变会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①从日本方面来看,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并不仅仅是占领东北三省,他们为了达到独霸中国的目的,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②从中国方面来看,卢沟桥事变使中国由局部抗战走向全民族抗战。
③卢沟桥事变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引起了中国社会矛盾的巨大变化,刺激了中华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的总动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中国人民团结起来,进行了一场抗击日寇侵略的全民族抗战。
2.淞沪会战:(1)背景: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随即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
(2)经过: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犯上海(八一三事变),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中国军队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展开了长达三个月的激战,史称“淞沪会战”。
(另外:日军对上海发动的侵华事变还有:1932年1月28日挑起的“一·二八”事变,驻守上海的第19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领导下,奋起抵抗,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
)(3)结果: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接着,日军向南京进犯,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岌岌可危,1938年夏,被迫迁都重庆。
3.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①背景: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
在南京及附近地区日军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②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残忍手段:日军使用集体枪杀、刺杀、活埋、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
被害人数:杀害中国的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多万。
③认识:是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的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2.)七三一(731)细菌部队:.七三一(731)部队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东北黑龙江省哈尔滨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是一支灭绝人性的部队。
①为了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日本侵略者竟用健康活人代替动物做试验。
②他们在吉林省长春、广东省广州等地建立大型细菌战基地和工厂,形成了巨大的细菌战网络。
③他们还在湖南常德、浙江宁波等地投撒细菌弹,使几十万中国民众死亡。
(3.)轰炸城市:日军对重庆、成都、昆明等我国后方城市进行轰炸封锁,使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如:制造了重庆防空隧道惨案。
(4.)三光政策:日军对占领区的抗日根据地展开反复的“大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如:在河北制造“潘家峪惨案”。
4.对于南京大屠杀,日本右翼分子篡改教科书,非但不愿承认南京大屠杀的罪行,反而标榜自己。
他们在教科书中这样描述:“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
”他们称此为“南京事件”,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人捏造的谎言”。
教科书事件日本政府对右翼势力也是持支持态度。
请你用史实批驳说明他们的荒谬言论,并谈谈你的认识。
(1)日本侵华史实①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②1900年,日本同英、法、美、俄、德、意、奥七国,组成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③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