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物育种学总论新版5

作物育种学总论新版5

作物育种学总论
长江大学农学院
作物育种课题组
jgyj
1
在农业的产业调整中,“生物育种” 被国家高度重视,并加大配套金融 服务和支持。生物育种是培育优良 生物的技术。
jgyj
2
广发证券认为,生物育种行业将成为政 策利好的直接受益行业。政策护航、 资金扶持、资源倾斜,必将使有关育 种企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可预 见的快速发展和业绩增长,也将使与 育种相关的上市企业成为下半年市场 关注的焦点。
进化方式 进化速度 自然进化 较为缓慢 人工进化 较为迅速
进化方向
获利方
决定于自然 物种本身 选择 决定于人工 人 类 选择
jgyj
19

以上所说作物的人工进化就是我们说 的作物育种,是适当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 进化。
jgyj
20
三.遗传改良 在作物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改良是指作物的品种改良。
野生植物驯化发展为新作物,如 “希蒙德术”; 人工合成创造新作物,如“小黑 麦”。
jgyj
25
一. 作物育种学的性质和任务
作物育种学: 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 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jgyj
26
(一) 作物育种学的性质
1. 人工进化的科学 2. 以遗传学、进化论 为主要基础理论的综合性科学 3. 应用科学
jgyj
27

1. 人工进化的科学
进化:现有的作物,都属于栽培植物, 是由野生植物演变来的,这 种演 变发展过程,称为进 化。
jgyj
28
进化的基本因素:变异
遗传 选择
jgyj
29
2.以遗传学、进化论 为主要基础理论的综合性科学
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理论
涉及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 生化、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 象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生物技术、 农产品加工、作物栽培学
jgyj
30
3. 应用科学
基础研究 科学研究 应用研究 开发研究 作物育种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jgyj 5
丰乐种业受益于农业向好趋势,种子业 务盈利能力开始提升。据了解,该企 业种子品种主要是玉米和水稻,这两 个品种的竞争力未来将分化,水稻种 子竞争优势突出而玉米种子竞争优势 逐渐缺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盈 利能力。
jgyj 6
登海种业作为一家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 玉米种业上市公司,拥有43个玉米审 定品种、38个植物新品种权,2009年3 支登海超试系列通过国审,并预计在 今年另一个新品种有望通过国审。
jgyj
15
二、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
野生植物和作物的进化决定于三个 基本因素: 变异、遗传和选择。 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 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
jgyj
17
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 而人工进化则是人类为发展生产的需 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 进化。
jgyj
18
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的差别
jgyj
33
5.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6.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 7.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 8.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
jgyj
34
三、常规育种的技术特点
《现代植物育种》 山东农业大学
jgyj
10
绪论
第一节 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 第二节 作物育种学的发展 第三节 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jgyj 11
第一节 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
一. 作物品种的概念 二. 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 三. 遗传改良在作物生产发展中的 作用
jgyj
12
一. 作物品种的概念
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 根据自己的需要所创造的某种作物群体。 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定的遗传性, 在 生物学、形态学和经济性状上具有相对的 一致性, 在一定的地区和一定栽培条件 下,在产量、品质、抗性、生育期和适应 性等方面符合人类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需要, 并通过简单的繁殖手段保持其群体的恒定 性。
jgyj
7
新疆农科院吐鲁番长绒棉研 究所83岁的高级农艺师冯 成福在观察棉花。
周口市农民种植的棉花, 其中一棵棉花结棉桃多 达509个
jgyj
8
参考书
《作物育种学总论》张天真 2003 《作物育种学总论》 潘家驹
1994
《作物育种学》西北农学院 1981
jgyj
9
《植物育种学》
北京农业大学 1989
jgyj
31
(二)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
1.在研究和掌握作物性状遗传 变异规律的基础上,发掘、研究 和利用作物种质资源; 2.选育优良品种或杂种以及 新作物; 3.繁殖生产用种。
jgyj
32
二. 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1.育种目标的制订及实现目标的相应 策略。 2.种质资源搜集、保存、研究、利用 和创新。 3.选择的理论与方法。 4.人工创造变异的途径、方法和技术。
jgyj 3
在农业上市公司中,具有代表性 的股票有三只:
登海种业 隆平高科 丰乐种业
jgyj
4
隆平高科是我国最大的杂交水稻供应基 地,目前市场占有率超过17%,稳居 全国首位。受政策支持,主业的重要 性更加突出,超级水稻的推广将使其 在杂交水稻种子上的绝对优势地位得 到加强。此外,隆平高科还有望成为 国内领先的蔬菜种子企业,发展潜力 巨大。
jgyj
稳定性,一致性和典型性
13
1.品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由野 生植物经过人工选择进化来的。 2.品种是经济上的类别,不是植物 分类学上的名称。 品种 Cultivar 变种 Variety 黄连
jgyj 14
3.品种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4.品种具有一定的地区适应性和时间性。 5.品种特征特性应具有相对稳定的一致 性。
jgyj
21
通过现有作物的遗传改良,可以 提高作物品种的适应性和改良其农艺 性状,从而扩大该作物的种植区域和 面积;提高作物增产潜力以提高单位 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增强对病 虫害和环境胁迫的抗耐性等。
jgyj
22
优良品种在作物生产中有重要作用
(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改进作物品质。 (3).增强作物抗性。 (4).扩大作物种植区域。
jgyj
23
(5).有利于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 指数。 (6).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劳动 效率。 (7).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jgyj
24
第二节 作物育种学的发展
一、作物育种学的性质和任务 二、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三、常规育种的技术特点 四、作物育种学的发展 五、现代作物育种学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