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会计惯例和财务报表的国际比较.pptx
会计惯例和财务报表的国际比较.pptx
第二章 会计惯例和 财务报表的国际比较
本章框架结构 第一节 重要会计惯例的国际比较
第二节 财务报表的国际比较
本章难点: 1、对合并中产生的商誉的理解; 2、公允价值的运用; 3、社会责任的披露; 本章重点: 1、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比较; 2、资产负债表观和收入费用观; 3、收益确定的“总括观”和“当期经营观”; 4、存货、固定资产、研发支出会计惯例的比较; 5、掌握全面收益的概念; 6、社会责任报告;
2500
资本公积 不以采后用至摊少销每方年法一,盈余公积 次进减行值复。核计提未分配利润
商誉
6845 500 1005 1155
贷:长期股权投资 8750
少数股东权益 3255
对少数股东权益的理解:
P 母公司
少数股东权益
70%
S 子公司
30%
(3)自行研究开发申请的专利权的原始成本的 确认。
其原始成本往往不包括研究开发支出,因为 在大、中型跨国公司中,以研究开发成功与 否不能确定为理由,把支出都在当期费用化 了,仅把余下的技术鉴定和申请注册等支出 资本化,作为专利权的原始成本。这样的计 价基础与未来经济利益资本化的资产定义不 符。
无差别,应该同样确认为资产(投资); 从经济实质看,库存股是一部分业主权益
的暂时收回,应该从股东权益中抵减。
3.资产的计量问题——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选择
(1)至今全球范围流行的仍是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历史成本是指资产和负债以初始交易价格(即历史 成本)入账,以后以其摊余成本计价的方法。
(2)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 ①国际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指在公平交易
第三,非客观性。指缺乏可观察的市价时,公允价 值的取值,需要大部分或者全部依赖不可观察的 参数。而且,公允价值不唯一,还难以验证。
③公允价值的运用层次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是直接使用可获得的市场价格;第 二层,如不能获得市场价格,则应使用公 认的模型估算市场价格;第三层是实际支 付价格(无依据证明其不具有代表性); 第四层允许使用企业特定数据,该数据应 能被合理估算,并且与市场预期不冲突。
二、会计惯例在整体上的国际比较
(一)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各个国家的做法基本类似,资产和负债项目按其原始交易成 本(历史成本)计价,至今仍是全球流行的会计计量原则。
1、最突出的问题是关于无形资产的确认
(1)商誉的定义是超正常盈利能力的资本化,这是符合未 来经济利益资本化的资产定义的,但对企业持续经营中的自 创商誉不予确认;
2、“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还是“法律形 式重于经济实质”的选择
(1)长期融资租赁应否资本化?
从法律形式看,这仅是租赁关系,不应于租 赁开始时资本化;
从经济实质看,承租人已能够控制租赁资产, 所以应于租赁开始时确认资产(融资租入固 定资产)和负债(融资租赁应付款)。
(2)对于库存股份的处理 从形式上看,库存股与公司其他的股份并
要求:①计算合并日,P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②计算合并日产生的商誉?
解答:①2011年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0日P公司:
借:长期股权投资 8750
贷:股本
1000
资本公积 7750
②合并中产生的商誉=企业合并成本-合并中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 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
=8750-10850×70%=1155(万元)
合并日抵消分录: 借:实收资本
3、会计规范:会计规范的涵义更广,会计法规、会计准则、 会计惯例、职业道德等等都属于会计规范的内容。诸如我 国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法》《内部控制规范》 《总会计师条例》等。
二者之间的关系:
很多国家的会计准则的制定都是采取从现 行会计惯例筛选的方法。尤其是初期,受 实务主义的影响,很少考虑会计方法的概 念依据问题。故会计准则可以说是筛选出 来的“标准”会计惯例,会计惯例一般地 说是当时流行的会计准则。
(2)对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各国的惯例不同。德国、 荷兰、法国将其从合并股东权益中注销;英国将其确认为应 摊销的无形资产;欧共体第7号指令则允许或将其确认为无 形资产系统的摊销,或从合并股东权益中注销两种方法;美 国FASB不是分期摊销商誉,而是代之以测试其减值损失 (至少每年一次)的方法。
举例说明我国的做法:2011年6月30日,P公司向与其 无关联的S公司的股东定向增发1000万股普通股(每股 面值1元,市价8.75元),取得了S公司70%的股权, 并于当日能够对S公司实施控制。当日S公司的所有资产 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相等。合并日,S公司 的实收资本为2500万元,资本公积为6845万元,盈余 公积为5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005万元。
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 债清偿的金额。”
注意: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 不打算或不需要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或 在不利条件下仍进行交易。
②公允价值的特征: 第一,假设性。指对资产负债进行后续计量过程中,
公允价值是建立在假设交易基础上的交易价格。
第二,未实现性。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映的是持 有或承担期间的价值波动。在大多数情况下,它 与企业最终能够实现的现金流增减值并不一致。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五层次:第一层 次数据是反映活跃市场中同一资产或负债报价的市 场数据;第二层次数据是指非活跃市场中同一资产 或负债报价以及所有各种活跃程度的市场中类似资 产或负债的报价(不包含第一层次中的市场数据); 第三层次是除了能直接观察到资产和负债报价之外 的市场数据;第四层次可以称为市场印证数据,即 可以观察到的市场印证数据;第五层次是主体数据, 不能通过其他市场数据进行印证,只能通过外推法 和内插法得出的数据,使用主体数据时,公允价值 的目标仍然不变,应从主体数据中挖掘市场参数, 尽可能消除主体的特定因素。
第一节 重要会计惯例的国际比较
一、会计惯例与会计准则
1、会计惯例流行于实务界,它不像会计准则那样有成文的 书面规定,并得到权威的支持。会计惯例特指美国早期的 修正性惯例,如重大性、稳健性和实质重于形式。
2、根据现有会计文献,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活动 所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和标准,也是评价和鉴定会计工作 质量的依据。一般来说,会计准则具有三个特点:会计准 则是对实务的总结,会计准则能够指导会计实务,会计准 则具有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