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每小题只有1 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里,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
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B )A.烟花燃放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C.粮食酿酒D.光合作用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高的是氮气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D.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3.正确的实捡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
下操作正确的是(C)A.量取液体B.加热液体 D.连接仪器4.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B )A.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变大;温度降低,微粒变小C.在一定条件下,CO2 气体会变成固体——此时,CO2 分子停止运动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是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D)A.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湘江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可以得到纯水C.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6.白炽灯泡中的灯丝一般是钨丝。
用黑钨矿冶炼成钨的过程中,会生成钨酸(H2WO4)钨酸中钨元素的化含价为(D )A.-2B.+1C.+47.小明在学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后,对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其中合理的是( A )B.CO2 和CO 都有毒C.CO2 和CO 有可燃性D.CO2 和CO 都能用于治炼金属8.2019 年5 月12 日是我国第11 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C)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B.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 电话报警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9.“中国制造”、“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都需要用到大量钢铁。
下列有关钢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钢是纯净物,生铁是混合物C.生铁的熔点比纯铁高D.生锈的钢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1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C)A.将植物油加入水中搅拌,可得到溶液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D.饱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是( A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C.高温时,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D.向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12.常温下,我们身边一些物质的近似pH 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D )A.牙膏B.鸡蛋清C.酱油13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食:我们吃蔬菜、水果,主要是为了补充蛋白质C.住:住房装修材料挥发出来的甲醛等物质对人体没有危害 D.行:修建高速公路所用的沥青属于有机合成村料14.推理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错误的是(B )A.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C.碱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D.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15.下列除去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A )五、(本大题共4 小题,化学方程个3 分,其余每空2 分,共20 分) 40.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磷元素P ,(2)二氧化硫SO2 。
41.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可燃冰的开采、氢气的开发和利用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在可燃冰的试开采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
点燃(1)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甲院(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2 O2CO2 + 2H2O。
(2)氢气不便于贮存,可将其转化为固态氢化物(如氢化钠等)。
氢化钠(NaH)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 + H2O = NaOH + H2↑。
42.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 ,(2)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9 ,在化学反应中铟原子容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t℃时,乙的溶解度为20 g。
(2)甲、乙两种物质中,甲(填“甲”或“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六、(本大题共2 小題,化学方程每个3 分,其余每空2 分,共11 分)44.垃圾回收、分类的关键:确定垃圾的成分,是对垃圾进行分类的的前提。
某校化学实验室收集到一包固体废弃物,可能是由碳、镁、氧化镁、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了确定其成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取样进行了如下实验:(1)气体A 是H2 。
(2)由固体B 得到气体C 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镁、氧化铜(或C、Mg、CuO)。
均解析:样品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说明样品中一定有 Mg ,由于盐酸过量且有固体 A 存在,说明 A 中含有不能与盐酸反应的固体物质,可能为 C 或 Cu (样品中的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 CuCl 2,CuCl 2 再 与 Mg 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Cu )。
由于固体 A 能与 AgNO 3 溶液反应可确定固体 A 中一定含 Cu 。
根据固 体 B 在足量的氧气中灼烧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固体 B 中含 C 。
综上,可确定元样品中 一定含有 C 、Mg 、CuO45.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两物质可发生反应,“→”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部分 反应物、生成物均已略去;所涉及的物质和反应在初中化学中较常见,且 A~E 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A 的浓溶液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化学式为 H 2SO 4 。
(2)D 与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 (写一个即可)。
解析:根据“A 的浓溶液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可知 A 为 H 2SO 4。
根据硫酸的化学性质可知 C可能为:酸、盐、CO 2、H 2O 或 H 2,根据“A~E 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可知 C 不可能为酸,分别将 CO 2、H 2O 或 H 2 代入 C 中,均不能满足图示转化关系和已知条件,故 C 只能为盐,则 C 可为 CuSO 4(其 它满足条件的物质也可以)。
B 为既能与酸反应又能和盐反应的物质,故 B 可为金属单质或碱。
若 B 为 碱,则 D 为金属单质,E 为氧化物。
在初中常见的转化关系中不能找到相应的常见物质,故排除。
若 B 为金属单质,则 D 只能为碱。
(因为盐不与氧化物反应)则 E 为氧化物。
那么 B 可为 Fe ,D 为 NaOH , E 为CO 2,F 可为 Ca(OH)2。
七、(本大共2 小题,每空2 分,共18 分)46.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2)实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时,其发生装置为B (填装置序号)。
(3)若用D 装收集氧气,其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靠47.小华同学通过阅读课外资料得知,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 = 2Na2CO3 + O2,2Na2O2+2H2O = 4NaOH + O2↑。
于是他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CO2 并验证其与Na2O2 的反应:反应后装置C 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小华为此又进行了如下探究:【想与假设】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2CO3 和Na2O2猜想三:Na2CO3 和NaOH 你认为还可能是:Na2O2、Na2CO3 和NaOH 。
【设计实验】解析: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会使制得的CO2 气体中混有少量的HCl 气体。
故B 的作用是除去CO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HCl 气体。
在AC 之间没有气体干燥装置,故进入C 中的气体包含CO2 以及少量的水蒸气。
在装置C 中发生的反应有:2Na2O2+2CO2 = 2Na2CO3 + O2,2Na2O2+2H2O = 4NaOH + O2↑。
因此,E 中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是O2。
C 中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还可能为:Na2O2、Na2CO3 和NaOH(Na2O2 与CO2 和H2O 反应生成了Na2CO3 和NaOH,且Na2O2 有剩余)。
【设计实验】根据实验①的结论“样品中一定没有Na2O2”可知实验现象为:无气泡产生。
由实验②和③的结论“猜想三正确”可知固体中有Na2CO3 和NaOH,实验②证明了固体中含有Na2CO3,那么实验③就应该是证明样品中有NaOH,结合试验③的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可知需要向其中加入一种能与NaOH 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故可为:MgCl2 溶液(MgSO4、AlCl3 等合理答案均可)。
八、(本大题共1 小题,共6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Ca-4048.为了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10g 石灰石样品,反复灼烧至质量不高温再改变,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6.7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 + CO2↑,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
请计算:(1)反应生成的CO2 的质量为 3.3 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作者留言: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