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黏膜大疱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口腔黏膜大疱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黏膜类天疱疮 Mucous Membrane Pemphigoid
1、好发人群:中老年患者,女性:男性=2:1
2、临床表现: (1)口腔:口腔黏膜多先受累,牙龈最先出现病损,表现为剥脱性龈 炎损害,疱壁较厚,色灰白,触之有韧性,不易破裂。破溃后无周缘 扩展现象,尼氏征阴性;
硬腭和颊部也常受累,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和瘢痕。病程缓慢,平 均3-5年,有的可迁延一生;
天疱疮(Pemphigus)
一种罕见的同时累及皮肤以及黏膜的严重的 慢性自身免疫大疱性疾病。
临床表现: 临床四种分型:寻常型天疱疮、增殖型天疱
疮、红斑型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 *口腔黏膜受累仅见于前两型,增殖型天疱疮
较少见且病情较轻而寻常型天疱疮发病率高,预 后差。
寻常型天疱疮
口腔:
1.口腔病损常早于皮肤,唇舌、腭、颊和牙龈为好发部位; 2.发疱常由局部创伤引起,表现为少数或者广泛的直径从 几毫米到1cm以上不等水疱,疱壁单薄,透明易破; 3.疱破后留下不规则的糜烂面和残留的疱壁,疱壁向四周 退缩,使溃疡面扩大(周缘扩展); 4.尼氏征阳性; 5.口腔内各时期病损可以同时发生,交替多变,表现出多 样性
口腔黏膜大疱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录 Content
一、天疱疮(Pemphigus) 二、黏膜类天疱疮 (Mucous Membrane Pemphigoid)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三、其他疱性疾病:
类天疱疮样扁平苔癣(Lichen planus pemphigoid) 副肿瘤性天疱疮(Paraneoplastic Pemphigus)
~具有高度的灵敏度(81%-100%)和特异性(92.3%-100%)
~ 颜色反应的深浅与相应抗原或抗体的量成正比,因此ELISA检测天 疱疮抗体同时具有定性与定量的作用
~可以作为病情检测和指导临床治疗的指标。
④.免疫印迹技术(IB):根据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检测复杂样品中 的某种蛋白的性质,来检测PV患者血清中的一种130Kda抗原,它属于粘 附素家族,以及PF患者拥有的一种160Kda抗原,即我们所知的桥粒芯糖 蛋白1。
~其灵敏度随底物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临床常以猴食道和舌上皮 为底物。 ~疾病早期,患者体内不能提供足量抗体,结果往往呈阴性。 ~抗体效价1:40具有诊断意义,也能用于检测患者的病情活动情况。
免疫荧光法(DIF+IIF)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曾作为天疱疮的诊断 金标准。
③.ELISA:Dsg1、Dsg3ELISA法通过杆状病毒表达Dsg1和Dsg3重组体, 并将其作为包被物与待测血清中的抗体(第一抗体)进行反应,在加人 酶标的第二抗体。充分反应后加入底物显色。
~ 相对于IIF, IB能提供更特异的信息。它不仅能检测到血循环中天疱 疮抗体的存在,还能区别其检测到的特异性抗体,区分天疱疮的类型。 ~ 由于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影响了IB的临床应用,致使IB检测天疱疮抗 体较IIF的敏感性差。
必须符合临床表现或组织病 理中的一项,加免疫病理 (DIF,ⅡF)中的任意一项才 可以明确诊断;
皮肤:
1、多见于头皮、腋窝、腹股沟等易受到摩擦的部位;
2、正常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水疱,不融合,内含淡黄色透明 稍粘稠液体,破后遗留鲜红色糜烂面,继发感染后形成脓血 痂,有臭味。若不破裂,则疱液逐渐变浑浊并干瘪;
3、自觉轻度瘙痒,有糜烂时则疼痛,有时也会出现发热、无 力、厌食等。
2.病理表现: 脱落细胞学检查以及活体组织检查
若病损发生在悬雍垂、软腭、扁桃体、腭咽弓、腭舌弓,可出现咽喉 疼痛、咽下困难等症状。
(2)眼部:眼结膜临床表现为四个阶段 ①慢性结膜炎、睑板上皮下纤维化; ②穹窿缩短; ③睑球粘连; ④眼表面角化、睑缘粘连,最后泪腺分泌减少、角膜混浊、溃疡、穿 孔、终致失明。
(3)其他黏膜: 鼻、咽喉、食道、尿道口、阴道和肛门黏膜,形成局部纤维粘连,发 生于食管和气管可导致吞咽困难、呼吸不畅;
(4)皮肤: 见于大约25%的患者,主要表现为: ①泛发性张力性水疱,类似BP,愈合后可留下或不留瘢痕; ②另外有一种皮肤表现,称为Brunsting-Perry型,其没有黏膜损害, 但有在红斑上反复发作的簇状水疱,通常侵犯的部位限于头部与颈部。
病程缓慢,预后良好
3、诊断:
临床表现:口腔(牙龈)、眼部、皮肤、其他黏膜
①.脱落细胞学检查:局部消毒后,将早期新鲜大疱剪去疱顶, 用钝刀片轻刮疱底组织,将刮取物涂布于玻片上,干燥后用 吉姆萨染色,可见典型的天疱疮细胞
诊断天疱疮阳性率约为72%
②.活体组织检查:在病损附近区域, 挑选看似正常的口腔黏膜处取活体 组织做病理检查。如果发现棘层松 解、上皮内疱或者裂隙改变,对天 疱疮有诊断价值。
若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表 现均不典型,诊断须同时符 合免疫病理中的两项才可以 确立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0(2):81-85.
鉴别诊断:临床表现+病理+实验室检查
(1)家族性良性类天疱疮 ·家族史;起病缓,口腔损害少;青壮年 (2)多形红斑 ·起病急;尼氏征阴性;红斑上或有水疱;无棘层松解 (3)大疱性皮肤松解症 ·可有家族史;外伤可造成水疱;破溃可痊愈 (4)剥脱性龈炎 ·非特异性炎症:龈缘及附着龈弥散性红斑
有报道称其诊断特异性达100%
3.实验室检查: DIF、IIF、ELISA、免疫印迹分析(IB)
①.DIF:取黏膜组织与分离上皮组织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能检测 到与组织内相应抗原结合的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IgG为主) 以及C3补体在棘层细胞间的沉积会在结果中以天疱疮病变区和临 近上皮棘层的网状荧光图形表示。
有报道称其准确率可达100%。
取脱落细胞也可以进行DIF来诊断天疱疮,其灵敏度也可达85.7%。
②.IIF:在包被有反应底物的载玻片上加入待查血清,其中的抗 体作为第一抗体,使其充分反应后加入用荧光素标记的第二抗体, 再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通过抗原抗体反应便可得知该血清 中是否存在有天疱疮抗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