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三国演义》人物 PPT精品课件
《三国演义》人物 PPT精品课件
鲁子敬力排 众议)到第50回(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 云长义释曹操),小说用了8回的篇幅 写“赤壁之战”。这既是为了充分的表 现这场在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突出 这场战役在“三国鼎立”中的关键作用; 也是为了充分展示诸葛亮的“智绝”。
赤壁之战中的诸葛亮
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和周瑜,草船借箭,定计火
攻,七星坛祭风,智算华容。 周瑜只是诸葛亮的侧面陪衬,蒋干中计、苦肉计 都被诸葛亮识破,此后三气周瑜,周瑜仰天长叹: “既生瑜,何生亮”
三顾茅庐
见单福作歌而以为孔明;
闻报水镜来而以为孔明;
见崔州平而以为孔明;
见石广元、孟公威而以为孔明; 见诸葛均、黄承彦而以为孔明;
毛评:正如永夜望曙者,见灯光而以
为曙也,见月光而以为曙也,见星光 而又以为曙也。又如旱夜望雨者,听 风声而以为雨也,听泉声而以为雨也, 听漏声而又以为雨也。《西厢》曲云: “风动竹声,只道金珮响;月移花影, 疑是玉人来。”玄德求贤如渴之情, 有类此者!孔明即欲不出,安得而不 出乎?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毛评:淡泊宁静之语,是孔明一身
本领。淡泊,则其人之冷可知;宁 静,则其人之闲可知。天下非极闲 极冷之人,做不得极忙极热之事。 后来自博望烧屯,以至六出祁山, 无数极忙极热文字,皆从极闲极冷 中积蓄得来。
隆中对——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
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 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 时,抑亦人谋也。今 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 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 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 连吴会, 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 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 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 不 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若跨有荆、益, 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 理;待天下有变,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 迎 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 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
关云长
义绝
名言摘抄 1、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2、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4、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5、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7、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8、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9、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10、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11、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12、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13、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14、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15、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16、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17、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18、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19、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20、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21、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22、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23、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24、我不是来龙飞享福的,但,我是为幸福而来龙飞的! 25、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26、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27、不想当老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28、志存高远虽励志,脚踏实地才是金。 29、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 30、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
料事如神,谋略超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下知地理,上晓天文。深
谙政治,精通军事,善于外交。
毛宗岗评:
三、七擒孟获
孙权之兵,曹丕所欲借以攻蜀者也;
孟获之兵,亦曹丕所欲借以攻蜀者也。 孔明之通吴,非注意于东,而注意在 北;孔明之征南蛮;亦非注意于南, 而注意在北也。 “七擒孟获”是北伐的前奏。
四、六出祁山
骂死王朗;空城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此卷极写孔明,而篇中却无孔明。盖善写妙人者,
毛宗岗评
不于有处写,正于无处写。写其人如闲云、野鹤 之不可定,而其人始远;写其人如威凤、祥麟之 不易睹,而其人始尊;且孔明虽未得一遇,而见 孔明之居,则极其幽秀;见孔明之童,则极其古 淡;见孔明之友,则极其高超;见孔明之弟,则 极其旷逸;见孔明之丈人,则极其清韵;见孔明 之题咏,则极其俊妙。不待接席言欢,而孔明之 为孔明,于此领略过半矣。
一、诸葛出山
水镜曰:公闻荆襄诸郡小儿谣言乎?其谣
曰:八九 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 到头天命有所归,泥中蟠龙向天飞”。 毛宗岗评:“泥中龙”、“池中龙”、 “波中龙”,凡写无数“龙”字,总只为 引起“伏龙”一人而已。 毛宗岗:读《三国志》者,必贪看孔明之 事,乃阅过三十五回,尚不见孔明出现, 令人心痒难熬。 至36回“元直走马荐诸葛”中才由徐庶亲 口说出“伏龙”即诸葛孔明。
造木牛流马;上方谷地雷阵;死诸葛吓走生 仲达等。 司马懿屡屡称诸葛亮是“天下奇才”,“吾 不如孔明也”。 诸葛亮临终前说: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 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亡矣。
作者的理想是仁政、明主、贤相、英
才相结合的理想社会。但这个理想在 强大的“天意”面前被击得粉碎,表 现了作者对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 价值的颠倒所感到的一种困惑和痛苦。 诸葛亮最后壮志未酬,饮恨而终,成 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在诸葛亮身上, 寄予了作者的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 《三国演义》也是一部悲剧。
将军欲
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 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 荆州为家,后即取西 川建基业,以成 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后人 有诗赞曰:“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 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 笑指画图中。”
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
二、赤壁之战
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诸葛亮 智 绝
三国演义人物
主讲人:文珍
诸葛亮——”智“的代表
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之人。 若孙 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 寻章摘句之流,非经纶济世之才 也。”这经纶济世之才就是诸葛 亮。
第35回水镜曰:“关、张、赵云,
第34回蔡瑁捏造刘备反诗:“数 年徒守困,空对旧山 川。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第35回引苏轼古风一篇, 单咏跃马檀溪事。诗曰: “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停骖遥望独徘徊, 眼前 零落飘红絮。暗想咸阳火德衰,龙争虎斗交相持; 襄阳会上王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 逃生独出西门道, 背后追兵复将到。一川烟水涨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 马蹄蹄碎青玻 璃,天风响处金鞭挥。耳畔但闻千骑走, 波中忽见双龙飞。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 两相遇。 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处!临流三叹心欲酸, 斜阳寂寂照空山;三分 鼎足浑如梦,踪迹空留在世 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