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

第二章物态变化
苏州市相城区黄桥中学杨雪枫
第三节熔化和凝固
教学设计:
熔化和凝固现象在生活中常见,但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的规律,学生并不了解,所以本节采用实验来进行探究。

在实验现象和测量记录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假设,做好试验,并学会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

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有关现象作出解释,达到做中学、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目标要求:
1. 认知目标
⑴了解固体和液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
⑵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⑶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⑷理解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2. 技能目标
⑴通过熔化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⑵通过两个实验数据、图像比较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⑶能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等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⑴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感知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⑵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及施教策略
重点:对熔化过程中现象观察及结果分析
施教策略: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获取感性知识;利用图像法可较为直观地分析得出熔化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
难点:冰和松香的熔化实验
克服方法:加强实验指导——在实验中观察要细致认真,即要注意杯中的冰及松香状态的变化,又要注意发生这些变化时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同时要注意几点:尽可能用纯净的碎冰;温度计玻璃泡要插入碎冰中间偏下位置,不要碰到杯底和杯壁;酒精灯火焰不能太大,应缓缓加热;最好能及时搅拌,使冰受热均匀;有条件应取0℃以下的冰。

教学方法:
讨论式学生探究式合作与交流
教学主要手段:
1.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具体图像;
2. 运用学生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及对数据的处理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用具准备:
蜡烛多媒体电脑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易拉罐温度计松香碎冰块
教学程序设计
作业布置
《物理课课练》P30 1 4 6 7
板书设计
§2.3熔化和凝固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

一、熔化
1、融化特点:冰熔化时,温度不变,需要吸热;
松香熔化时,温度升高,需要吸热。

2、晶体:具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3、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4、晶体熔化的必要条件:
⑴达到熔点;
⑵吸收热量(继续加热)。

二、凝固
1、凝固点:熔融态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2、熔融态晶体凝固条件:
⑴达到凝固点;
⑵放热。

三、熔化、凝固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