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遗传与育种》复习资料

《微生物遗传与育种》复习资料

《微生物遗传与育种》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在DNA链上的碱基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代替的现象称为。

这其中
嘌呤与嘌呤之间或嘧啶与嘧啶之间发生互换称为。

一个嘌呤替换一个嘧啶或一个嘧啶替换一个嘌呤称为。

2.基因突变可以分为、和。

3.指的是通过病毒将一个宿主的DNA转移到另一个宿主的细胞中而引
起的基因重组现象。

指将质粒或其他外源DNA导入处于感受态的宿主细胞,并使其获得新的表型的过程。

在原核生物中有些DNA片段能够转移到其他位置从而导致微生物的基因突变,这种片段称。

4.育种过程中,为了抑制DNA基因突变的修复,所以菌体中加入和可以
抑制修复。

5.通常用、、、等抗生素来标记质粒载体。

6.微生物菌种保藏是要为菌体创造、、和条件。

7.用作微生物化学诱变剂的5-溴尿嘧啶为_____的结构类似物;具有超级化学诱变剂之
称的是。

8.根据突变的表型效应,突变型的种类有、、和等。

9.富集培养是创造有利于目标菌种的生长,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和等。

10.在微生物基因工程中,目前应用最多的载体是_______和________。

11.营养缺陷型菌株诱变育种中,为了便于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检出,尽量淘汰野生型细胞,
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和_____。

12.杂交育种过程中常用的遗传标记包括、、等。

13.原生质体融合育种中,用来除去细菌和放线菌细胞壁常用的酶是;除去真菌类
细胞壁的酶是;原生质体融合最常用到的化学融合剂是。

14.原生质体再生育种过程中培养皿中的冷凝水需要去除,其原因是。

二、选择题
1.在培养基中加入可以抑制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获得原生质体。

A. 溶菌酶
B. 青霉素
C.蜗牛消化酶
D. 纤维素酶
2.由牛肉膏、蛋白胨和氯化钠组成的培养基,属于。

A. 有限培养基
B.补充培养基
C.完全培养基
D. 基本培养基
3. 紫外线对微生物有很好的诱发突变作用,其中最有效波长为。

A. 200nm
B.254nm
C.274nm
D. 300nm
4.分支途径中末端产物单独存在时仍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当几个末端产物共同存在时,其抑制作用作用大于几个单独存在时的和,这种反馈抑制属。

A. 协同反馈抑制
B. 累积反馈抑制
C.顺序反馈抑制
D. 合作反馈抑制
5.以下哪个方法不是放线菌杂交常用的方法。

A. 混合培养法
B. 浓度梯度法
C.玻璃纸法
D. 平板杂交法
6.在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中,将所缺乏的因子分成四大类(①氨基酸类②包含所有营养因子的酵母浸出液③维生素混合物④核酸碱基混合液体),采用生长圈法来测定。

以下的图中,属于维生素缺陷型的是。

7.菌种保藏过程中,采用哪个温度效果最好?
A. 冰箱冷藏(4℃)
B. 冰箱冷冻(-20℃)
C.干冰(-70℃)
D. 液氮(-195℃)
8. 具有掺入诱变剂之称的是。

A. 烷化剂
B. 碱基类似物
C.脱氨酸剂
D. 吖啶类
9.以下物理诱变剂中,属于非电离辐射的是。

A. 紫外线;
B. X射线;
C. γ射线;
D. 快中子。

10.已知DNA的碱基序列为CATCAT,如突变为CACCAT,属于的突变类型是。

A. 缺失;
B. 插入;
C. 颠换;
D. 转换。

11.具有掺入诱变剂之称的是。

A. 烷化剂;
B. 碱基类似物;
C. 吖啶类;
D. 脱氨酸剂。

12.一株大肠杆菌(E.coli)的突变株,不同于野生型菌株,它不能合成精氨酸,这一突变株称为。

A. 营养缺陷型;
B. 温度依赖型;
C. 原养型;
D. 抗性突变型。

13.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时,为了提高原生质体的再生能力,以下不能作用作稳定剂来配制高渗溶液的是。

A. NaCl;
B. KCl;
C. 蛋白胨;
D. 蔗糖。

三、名词解释
1.原生质体:
2.原生质体再生育种:
3.组成型突变株
4.营养缺陷型:
5.分解代谢阻遏:
6.补充培养基:
7.基本培养基:
8.移码突变:
9.光修复: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表型延迟?为什么诱变后要进行后培养(中间培养)再分离?
2.反馈阻遏和反馈抑制的区别。

3.微生物原生质体育种主要包括哪四种手段?
4.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5.常用的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有哪些?各有何优点?
6.试述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步骤以及它们的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7.工业微生物菌株应具备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写出6点以上即可)?
五、问答题
1.微生物诱变中,初筛和复筛的要求有什么不同?
2.紫外线对枯草芽孢杆菌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3.列举5种以上常用的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并简要说明各自的优缺点?
4.在工业微生物菌种使用中,菌种发生退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菌种的退化以及对
菌种进行复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