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风病中成药简介1

中风病中成药简介1


中风中经络(急性期、恢复期均可)
脑安颗粒1.2*10 • 4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 成分:川芎、当归、红花、人参、冰片。 • 主治功效: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用于脑血栓形 成急性期、恢复期之气虚血瘀证候者,症见急性 起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偏身麻 木,气短乏力,口角流涎,手足肿胀,舌暗或有 瘀斑,苔薄白等。 • 用法用量:1.2 ,bid 。
二十五味珍珠丸12丸
• 成份:珍珠、肉豆蔻、石灰华、草果、丁香、降 香、豆蔻、诃子、檀香、余甘子、沉香、肉桂、 毛诃子、螃蟹、木香、冬葵果、荜茇、草莓苗、 金礞石、水牛角(制)、香旱芹子、西红花、黑 种草子、体外培育牛黄、人工麝香等。 • 功能主治:安神开窍。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口 眼歪斜,昏迷不醒,神志紊乱,谵语发狂等。 • 用法用量:一次1克(4丸)/0.25*4 ,一日1-2次, 开水泡服 。
脑心通胶囊0.4*36
• 主要成分:黄芪66g 赤芍27g 丹参27g 当归27g 川芎27g 桃仁27g 红花13g 乳香13g 没药13g 鸡血藤20g 牛膝27g 桂枝20g 桑枝27g 地龙27g 全蝎13g 水蛭27g • 主要功效: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用于气虚血滞 、脉络瘀阻所致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肢体麻 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及胸痹心痛、胸闷、心 悸、气短;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 • 用法用量:1.2,tid
中成药有所局限,常用组方以育 阴熄风、益气活血之法为多。
中风中脏腑
• 安宫牛黄丸(限高热、神昏抢救用)1丸,qd • 成分:牛黄、郁金、犀角、黄芩、黄连、雄黄、栀子、朱 砂、冰片、麝香、珍珠、金箔。 • 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神昏谵语,高热烦躁,舌红或 绛,脉数。本品为热闭神昏而设,寒闭神昏不得使用。( 阳闭证) • 风温、春温、暑温疫毒,燔灼营血,热陷心包,痰热上蒙 清窍所致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舌蹇肢厥;以及中风痰 壅,突然昏迷,面赤气粗,口眼歪斜;小儿外感,热极生 风,风痰上扰,高热烦躁,喉间痰鸣,神昏谵妄,惊厥抽 搐者。 • 西医诊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中毒性肺炎、中 毒性痢疾、脑血管意外、肝昏迷、败血症等均可用此药。 • 含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 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不宜过量久服
银杏叶片9.6mg*24
• 银杏叶提取物 • 主要功效:活血化瘀通络,用于瘀血阻络 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 语謇;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脑梗死见上 述证候者。 • 用法用量:2片,tid • 银杏叶软胶囊(自费) ,出血倾向禁用。
脑得生丸 2g*20
• 成份: 三七 川芎 红花 葛根 山楂(去核) •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疏通经络,醒脑 开窍,用于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中风及 脑出血后遗症等。 • 用法与用量:2g,tid。
安脑丸
• 成份:人工牛黄、珍珠、冰片、黄连、郁 成份: 金、黄芩、栀子、猪胆汁粉、雄黄、朱砂 。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醒脑安神,豁痰开 功能主治: 窍,镇惊熄风。用于高热神昏,烦躁谵语 ,抽搐痉厥,中风窍闭,头痛眩晕。亦用 于高血压及一切急性炎症伴有的高热不退 ,神志昏迷等。 • 用法用量:1-2丸,bid。 用法用量:
中成药多以治闭证为主。
中经络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半身不遂,口面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 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2)风痰瘀血,痹阻经络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 苔薄白或自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 ,咳痰或痰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气虚血瘀 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恍自,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 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 细弦。 (5)阴虚风动 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呜,手足心热, 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 • • • 血塞通片50mg*60片/50~100mg,tid 血塞通软胶囊0.33*24/0.66,bid 血塞通胶囊0.18*20/0.18 ,bid 药物组成:三七总皂
• 软胶囊功能和主治: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用于瘀血痹
阻脉络证的中风中经络恢复期,症见偏瘫,半身 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或用于心血 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闷,胸痛,心慌, 舌紫暗或有瘀斑。
强力天麻杜仲胶囊0.4*48 强力天麻杜仲胶囊
• 成分:天麻、杜仲(盐制)、制草乌、附 子(制)、独活、藁本、玄参、当归、地 黄、川牛膝、槲寄生、羌活。 • 功能主治:散风活血,舒筋止痛。用于中 风引起的筋脉掣痛,肢体麻木,行走不便 ,腰腿酸痛,头痛头昏等。 • 用法用量:4~6粒,bid。
仅用于中经络恢复期、后遗症期
内科书辨证分型
中脏腑
• (1)风火上扰清窍 平素多有眩晕、麻木之症,情志相激病势突变,神志恍惚,迷蒙,半 身不遂而肢体强痉拘急,便干便秘,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 滑大数。 • (2)痰热内闭心窍 起病急骤,神昏或昏愦,鼻鼾痰鸣,半身不遂而肢体强痉拘急,项强 身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 舌苔褐黄干腻,脉弦滑数。 (3)痰湿蒙塞心神 素体阳虚湿痰内蕴,病发神昏,半身不遂而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 四肢逆冷,面白唇暗,痰涎壅盛,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 缓。 • (4)元气败脱,心神散乱 突然神昏,昏馈,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自 遗,舌痿,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沉微。
醒脑再造胶囊0.35*36
• 【主要成份】白附子,白术,冰片,沉香,赤芍 ,川芎,大黄,胆南星,当归,地龙,粉防己, 葛根,枸杞子,红参,红花,槐花,黄连,黄芪 ,僵蚕,决明子,连翘,木香,全蝎,三七,石 菖蒲,石决明,桃仁,天麻,细辛,仙鹤草,玄 参,淫羊藿,泽泻,珍珠,制何首乌,猪牙皂 • 【功能主治】化痰醒脑,祛风活络。用于神志不 清,语言蹇涩,口角流涎,肾虚痿痹,筋骨酸痛 ,手足拘挛,半身不遂及脑血栓形成的恢复期和 后遗症。 • 4片,bid
针灸科常见病中成药简介(一 针灸科常见病中成药简介 一) 于川
成分
主治功效
用法用量
禁忌
中风病(脑血管病) 中风病(脑血管病)中成药介绍 1、病类诊断 、 临床多按有无神志昏蒙而分为中经络和 中脏腑两大类证候。 中脏腑两大类证候。 2分期标准 分期标准 2.1急性期 发病后 周以内,中脏腑者最 周以内, 急性期 发病后2周以内 长至1个月 个月。 长至 个月。 2.2恢复期 发病 周或 个月至半年以内。 周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 恢复期 发病2周或 个月至半年以内。 2.3后遗症期 发病半年以上。 后遗症期 发病半年以上。
• 消栓通络片、通心络胶囊、银丹心脑通软 胶囊、华佗再造丸、大活络丸、苏合香丸 暂时没有 。
急性期用药 安宫牛黄丸 、 安脑丸、 安脑片 中风中脏腑 (阳闭证)
中经络急性、恢复期均可 二十五味珍 珠丸、 强力天麻杜 仲胶囊 出血、 缺血均可
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 消栓颗粒 、 消栓再造 丸、 人参再造 丸 血塞通软 胶囊、 培元通脑 胶囊 (出血、 缺血均可 )
• 文献报道:可显著改善脑梗塞患者血液的高黏状态,临床 疗效确切。抗聚。
• 血塞通片: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 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用于脑路瘀阻,中风偏瘫, 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冠心病 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 血塞通胶囊:用于瘀血闭阻脉络症的中风中经络 恢复期或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视网膜中央 静脉阻塞、眼前房出血、眼底出血、外伤性骨折 、跌打肿痛及软组织损伤 。
三七通舒胶囊200mg*12
• 主要成分为三七三醇皂苷 • [适应症]: 主要用于心脑血管栓塞性病症,主治 中风、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偏身麻 木。 •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活络通脉,改善脑梗塞、 脑缺血功能障碍,恢复缺血性脑代谢异常,抗血 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降低全 血粘度,增强颈动脉血流量,主要用于心脑血管 栓塞性病症,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口舌歪斜、 言语蹇涩、偏身麻木。 • 用法用量:200mg ,tid
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
• 用法:3g,bid。
培元通脑胶囊0.6*27
• 主要成分:制何首乌 熟地黄 天冬 龟甲(醋 制) 鹿茸 肉苁蓉(酒制) 肉桂 赤芍 全蝎 水蛭 (烫)地龙 山楂(炒) 茯苓 炙甘草 • 主治功能:益肾填精,息风通络。用于脑 梗死恢复期肾元亏虚,瘀血阻络证,症见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清、偏身麻 木、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脉沉细。 • 用法用量:3粒,tid
安脑片0.5*12
• 成分:牛黄、猪胆汁粉、朱砂、冰片、牛角浓缩 粉、珍珠、 黄芩、 黄连 、栀子、 雄黄 、郁金、 石膏、赭石、 珍珠母、薄荷脑 。 • 主治功效:清热解毒,豁痰开窍,醒脑安神,镇 惊熄风。用于高热神昏、烦躁谵语、抽搐痉厥、 中风窍闭,头痛眩晕。对于高血压及一切急性炎 症伴有的高热不退,神志昏迷均有显效。 • 用法:2g,bid-tid。
二十五味珍 珠丸、 醒脑再造胶 囊
中风中脏腑 、中经络均 可
脑安颗粒 三七通舒胶 囊 银杏叶片 脑心通胶囊 大活络胶囊 醒脑再造胶 囊 脑得生丸
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
缺血性
急性期用于 缺血性,后 遗症期出血 缺血均可
诊疗规范头痛辨证分型
• 1.肝阳上亢证 头痛而眩,心烦易怒,夜眠不安,或兼胁 痛,面红口苦,苔薄黄,脉弦有力。 • 2.风火上扰证 头痛且胀,甚则头痛如裂,胁痛,口苦, 面红目赤,便秘溲赤,苔黄,脉弦数。 • 3.瘀血阻滞证 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 ,后有头部外伤史,舌质紫,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 4.痰浊阻窍证 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苔白腻 ,脉滑或弦滑。 • 5.气血亏虚证 头痛而晕,心悸不宁,面色恍白,神疲乏 力,遇劳加重,汗出气短,畏风怕冷,舌质淡苔薄白,脉 细弱。 • 6.肾精不足证 头痛且空,每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 力,遗精带下,耳鸣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