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如何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西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统计培训资料 编制:企管计划部 二〇一八年五月 编制内容 1.

一、年统计工作安排 2018 二、统计分析知识 二〇一八年统计工作安排

一、二 O 一七年统计工作实施情况 二一七年的统计工作在各单位、各部门的配合下,基本满足了 O 对外报表汇总要求和对内指标控制要求。但还有亟待提高的统计工作

2.

内容,分别是:一是运行日志的书写规范需要提高;二是对敏感统计指 标的变化和计算需要即时反映,如:设备故障影响发、供电、供热量等 指标要及时做到现象的反映和量的确定。

二、二 O 一八年统计重点工作 二一八年,落实公司走动式管理、末梢管理的要求,以夯““”“ O ” 实统计基础,规范统计管理,提高统计质量为重点,主要开展以下几” 方面工作: 、规范日常统计信息的报送。一是各部门认真做好《统计工作标1 准》要求的各类报表的报送;二是协调相关报表单位的报送渠道的畅 通;三是对生产经营中的敏感指标及计算方法加以规范,使信息指标 的收集口径、计算方法一致减少统计核算过程中指标数值的差异;四 是进一步完善日常报表报送,安技部值长室做好日损失电量报送,影 响水耗等重要能耗指标变化原因,同时明确日运行方式变化。供热事 业部每月度进行供热基本情况报表报送;西联、阳光项目部每月按时 进行重点项目节点、资金进度报表报送。 、夯实统计基础工作。各生产单位、能源(物资)供应单位,根据2 自身在生产经营中的实际情况,建立、建全、完善统计台账如指标统, 计台帐、能源管理台帐,台账分为纸质台账和电子台账两种,电子版 统一以系统为依托,各单位依据统计管理的实际需求删改,建 Excel 立、完善台账。按照公司常态化走动式管理、末梢管理的要求,每””““ 月将对各单位建立并完善统计台帐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规范统计管理工作。按照走动式、未稍管理要求,企计部争”3“ 取定期、不定期的方式对各部门日常统计管理从制度建立,职责分工, 日常统计工作开展,统计台帐建立基础工作等方面进行走动检查,对 统计管理开展督导,促进部门统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开展。 、开展统计培训工作,提高业务素质。根据统计管理要求,重点4 就统计分析管理基本知识、燃气炉统计基本知识等开展统计培训工 作次。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工作认识,提高业务水平。 2 三、统计要求

3. 各部门要按照各自担负统计任务,严格统计工作纪律,遵守统计 法规,每月按时、准确、客观的进行各项报表和报告报送。不能弄虚作 假,不能虚报、瞒报。 企业统计工作是真实反映经营状况和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工作。 各部门按照各自担负统计职责共同将企业统计工作做好,为公司生产 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不断提升做出努力。 统计分析基础知识 一、开展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统计工作是一门专业的学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展的基础, 统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统计是企业、单位正确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采集数据、整理数 据、分析数据和由此得出结论的实际操作过程。统计活动的中心问

4. 题就是通过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得出需要的结论,为企业生产经营 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二、统计工作的特点: 按专业要求,统计工作四个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变异 性。 、数量性:大家都知道,说到统计就是数字、数据、报表。统计工1 作第一大特点就是通过研究对象、需要解决问题系统运行数据的统计、 分析,掌握规律、发现问题,进行制定措施。 、总体性:所谓总体性,就是统计数量研究的对社会或企业总体2 普遍存在着的事实进行大量统计、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 体数量特征和资料规律。也就是说,统计工作研究不是具有特殊性和 偶然性的社会个别现象。 、具体性:是指开展谋项统计工作应针对具体统计对象。这点很3 好理解。比如我们要进行电量统计,针对重点耗电设备;水量统计针 对重点工艺环节、设备耗水。如为节水,加强对锅炉冲渣水的监测,达 到不溢流和节水目的。为降低给水耗电,对给水泵开展电量平衡,制 定给水泵经济运行措施。供热管网降低线损,专门针对供热管网保温 质量的测温等,都是具体性。根据企业需要,进行针对性系统、设备运 行数据统计。 、变异性:统计数据变异性指构成统计研究对象的总体各单位,4 除了在某一方面必须是同质的以外,在其它方面又有差异。对我们企 业来说,差异性就是针对公司生产经营特点,各职能部门担负职能不 同,在企业经营环节分工不同,统计数据性质存在不同。发电部统计 运行参数、电量、燃油消耗情况;检修公司统计设备检修质量等参数; 阳光热力公司统计供热相关参数、物管部统计燃煤、材料消耗相关参 数,物供统计物资采购相关数据等。 三、统计工作的职能和作用: 《统计法》对统计基本任务是这样规定的: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 实行统计监督。这是国家对政府统计工职能的规定。对我们一般企” 业来说,统计工作具有认识职能、分析职能、和决策职能。三者相辅相 成。

5.

、认识职能:认识职能指企业通过统计体系有序开展统计活动来1 认识其中研究对象、系统运行特点和规律的职能。企业从事物的数量 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认识活动,是我们获取以客观事物数量方面认识 的最基本的途径。 、分析职能:是指将统计方法用于对统计对象相关统计信息进行2 分析研究的过程,从而得出更加全面、具体、更深刻的认识,是进行定 量分析的基本工具。统计分析职能是统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 阶段。分析职能是统计环节重要内容。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对认识 统计对象运行规律、特点起重要作用。分析工作应包括三方面内容, 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通过统计数据反映统计对象表现的特有性(如特 点、运行状况)统计对象运行中存在问题或异常。 、决策职能:统计决策职能便是针对分析原因、问题如何制定措3 施,进行相关指标、数据改善,最终达到统计要求和管理要求目标。 四、统计分析职能: 统计分析在统计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以下我们就统计分析做 具体说明: 、什么叫统计分析1 统计分析:指运用统计方法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从定量与 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统计分析是统计人员参与企业生产经 营管理的最有效手段,它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统计分析方法2 方法一、指标对比分析法。 又称比较分析法,是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有关指标 对比来反映事物数量上差异和变化的方法。静态比较是同一时间条件 下不同总体指标比较,如不同部门的比较,也叫横向比较;动态比较 是同一总体条件不同时期指标数值的比较,也叫纵向比较。比较的结 果可用相对数,也可用相差的绝对数和相关的百分点来表示。 方法二、分组分析法。 统计分析不仅要对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还要深入 总体的内部进行分组分析。统计分组法的关键问题在于正确选择分组 标值和划分各组界限。

6. 方法三、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法。 时间数列是将同一指标在时间上变化和发展的一系列数值,按时 间先后顺序排列,就形成时间数列,又称动态数列。在统计分析中,如 果只有孤立的一个时期指标值,是很难作出判断的。如果编制了时间 数列,就可以进行动态分析,反映其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变化规律。 进行动态分析,要注意数列中各个指标具有的可比性。总体范围、 指标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都应该前后一致。 方法四、指数分析法。 指数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变动情况的相对数。用指数进行因素 分析,因素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分解为各个因素,把研究对象的总体 看成是各因素变动共同的结果,通过对各个因素的分析,对研究对象 总变动中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测定。 方法五、平衡分析法。 平衡分析是把对立统一的双方按其构成要素一一排列起来,给人 以整体的概念,以便于全局来观察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利用平衡分 析可以比对各种比例关系相适应状况;利用平衡关系可以从各项已知 指标中推算未知的个别指标。 、统计分析的特点3 第一、准确性:准确是统计分析报告乃至整个统计工作的生命。 统计分析要坚持客观公允态度,讲实话、报实情,以科学求实的精神, 对当前生产经营运行状况提出恰当的分析。 第二、目的性:统计分析是统计设计、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的延 续和深化,目的就是为管理者服务。通过分析,帮助管理者正确认识 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自身的生产经营秩序,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第三、可操作性:提出的建议要有可操作性,就是把想实招落”“ 到实处。它不只是简单的提出问题和局限在数字化、文字化的表述上, 要在深刻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有一定量化依据和可操作的具体实施意 见。 第四、针对性:要针对企业当前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热点、焦 点问题进行分析,才能有的放矢;

7. 第五、时效性:瞬息万变的经营形势,决定了统计分析的时效性。 统计人员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分析报告的撰写,迅速及时地向管 理者发送各种动态信息和经济运行状况。 、统计分析的基本步骤4 第一、收集数据、发现问题。收集数据是统计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整理数据、提出问题。整理数据就是按一定的标准,对数据 进行归类汇总的过程。 第三、分析数据、分析问题。分析数据指在整理数据的基础上,通 过图表、分析方法、统计运算等,得出结论的过程,它是统计分析的核 心和关键。通过数据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达到分析问题的 目的。 第四、反馈信息、解决问题。将以上数据分析结论、发现的问题进 行归纳总结,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案,形成统计分析报告,及时 汇报决策层,根据新的决策实施改进。

、做好统计分析工作的前提条件5 第一、培养个人兴趣。态度决定水平,对所干的工作有兴趣,才会 用心思考。 第二、要有责任感、有主人翁意识。 第三、平常注意多收集素材。平时注意多记录,多观察,多思考, 掌握第一手材料,善于积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