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二节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北京课改版)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含氧化合物,不需要加热就能够直接产生O 2的是( )A 、H 2O 2B 、MnO 2C 、Fe 2O 3D 、KClO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溶于水B 、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C 、不加二氧化锰,氯酸钾受热不会生成氧气D 、氧气可用来急救病人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如果不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能产生氧气 B、生成氧气的速率慢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 D、反应就不能进行4、下列各组变化中,后者一定包含前者的是 ( )A、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 B、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 D、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5、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B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C 、氧化汞汞+氧气D 、乙炔+氧气 二氧化碳+水 6、有关催化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B 、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减慢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D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必须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7、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B .②③①④⑤C .④②①③⑤D .④①②⑤③8、实验室制取氧气不正确的操作是( )A 、装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C 、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D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9、如下图所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10、潜水艇里需要配备氧气的发生装置,以保证长时间潜航。
下列反应都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在潜水艇里供给氧气的反应是 ( )A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B .水 氢气+氧气通电 加热点燃 加热点燃 点燃C.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D.过氧化氢水+氧气二.实验题(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2分,共32分)11、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根据图形回答有关问题:(1)指出图形中的明显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图形中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错误改正后,进行实验:(3)往容器中装入高锰酸钾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试管加热的方法正确的是: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收集氧气最适宜的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氧气瓶收集满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收集氧气完毕,停止实验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13、常温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碳不能)。
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固体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Na2SO3+2HCl===2NaCl+SO2↑+H2O)。
二氧化锰A B C(1) ○1现用亚硫酸钠(Na 2SO 3)固体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硫,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A ”或“B ”);用装置C 收集二氧化硫时,导管的下端应放在______(填“a ”或“b ”)处,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把适量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则溶液变浑浊,生成亚硫酸钙(CaSO 3)和水 ,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科同学将一片土豆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度加快。
查阅资料后她知道土豆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这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于是她设计了如下实验:常温下将几片土豆放入甲注射器,分别往甲、乙两注射器内注入相同体积与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如同所示),密封后观察注射器内气泡产生的速率。
(1)小科设计的乙装置起 作用。
(2)小科把甲注射器放在0℃的环境中,发现产生气体的速率减小,说明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与有关。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8分)15、如果A 、B 两圆分别表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请你根据两圆关系来回答下列问题。
(1)C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集合。
(2)你能举出C 反应的例子吗?写出反应的 A C B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属于____________(填“A ”、“B ”或“C ”)反应;“硫+氧气二氧化硫”属于_________(填“A ”、“B ”或“C ”)反应。
参考答案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A ,解释:MnO 2 和Fe 2O 3 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氧气,KClO 3尽管可以产生氧气,但需要加热。
2、D ,解释: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不是不溶于水,A 不对;氧化反应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跟氧气,B 不对;氯酸钾中不加二氧化锰只要温度较高一样产生氧气,只是反应较慢,C 不对。
点燃点燃3、B,解释:二氧化锰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只是能加快反应速度,不能决定反应是否发生,也不能影响生成氧气的量。
4、C,物质的变化中分物理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分化合、分解、氧化反应。
5、C,解释: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反应物必须是一种。
点拨:本题考查分解反应的概念。
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分解反应一要看是不是化学变化,二要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是否符合“一变多”的特点。
6、D,解释:催化剂是是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
这里的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两种情况。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过氧化氢发生分解可用二氧化锰做该反应的催化剂,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催化剂如还可以用氧化铜等做该反应的催化剂。
点拨:解答该题关键要理解催化剂概念中的“一变、二不变”的涵义。
7、C,步骤简单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
8、D,解释:本题主要是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是否规范正确。
实验室制取气体,都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定装置不漏气,才能加药品;用排水法收集时,刚冒出气泡器不能立即收集,因为开始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停止加热时,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而不能倒放。
点拨: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解这类问题我们不仅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而且还应了解这样操作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9、D,解释:因为广口瓶密闭,里面生成氧气,压强增大,所以气球变小,红墨水向左移。
点拨:对于这类理化综合题,一定要分析清楚考查的本质,本题主要是利用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压强增大。
10、C,解释:因为A和B都要消耗能源,D尽管不消耗能源,但不如C既不消耗能源又能消耗潜水艇中工作人员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
点拨:这类评价题一定要从多方面进行评价,一般从原理是否科学、严谨、合理,装置和操作是否安全、简便、现象明显,药品是否易得、经济、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评价,还要结合特殊情况进行特殊分析。
二.实验题(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2分,共32分)11、答案:(1)○1不应用酒精灯内焰加热○2试管口不应向上倾斜○3铁夹不应夹在试管中部○4导管口未放棉花(2)○1酒精灯○2铁架台○3试管○4水槽(3)将试管倾斜,用药匙将药品伸入试管底部,直立试管防止药品粘在试管壁上(4)先预热试管固定在试管底部给药品加热防止试管局部温度过高炸裂(5)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开始冒出的气体都是空气(6)水槽中(集气瓶口边缘)有大气泡冒出(7)取出导管熄灭酒精灯水倒流进试管引起试管炸裂解释:图中的错误从反应装置可以看出,首先要注意找明显的地方,不应用酒精灯内焰加热,试管口不应向上倾斜,铁夹不应夹在试管中部,导管口未放棉花;仪器名称依次为酒精灯、铁架台、试管、水槽;往试管内装固体粉末要把握“一斜,二送,三直立”为了防止固体粉末粘在试管内壁;给试管加热一定要先预热,再集中对准药品部位加热,为了防止试管炸裂;因为开始是试管内空气受热膨胀冒出的气泡,所以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瓶已满;实验结束时要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这样是为了防止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少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12、答案:(1)B ; 催化 (2).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3)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解释: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是固体与液体混合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所以应该选择B ,装置,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文字表达式要注意条件加热;E 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利用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验满的方法是用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点拨:反应装置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收集方法是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检验和验满方法是根据气体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