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考复习氓离骚复习
守贫、忠贞、 勤劳、刚强 B、氓婚前婚后态度的对比 氓:婚前表面忠厚、殷勤主动,性情暴躁 婚后用情不专、始乱终弃,性情暴虐
2、比兴手法: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以“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美丽,也指两人恋爱时
情意浓密;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与男子 过分迷恋爱情。 B、“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 文学知识填空:
• (2).《 》是中国文学史上继诗经》之后第 二部诗歌总集,由 (朝代) 编辑,收录了战国时 代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 》为代表的“楚 辞”开创了中国诗歌浪 主义的传统。
• (3.)《离骚》是我国古代 的 诗,也可说
是诗人的自叙传;题目的意思是 。在诗中诗人
表现了
、
的高尚节操,抒发
情节 感情基调
恋爱
热情 幸福
•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比、兴)
•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比、兴)
• 第五章:补叙多年苦楚、处 境(赋)
•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感受和 决心(赋)
婚变 决绝
沉痛 怨恨
清醒 刚强
1、对比手法: A、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生活经历、思想感情的
对比 女主人公:温柔、痴情、
• 1、选出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句( ) •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 D.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 2.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 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 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 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 浪漫主义长篇抒情诗。(共373句 )
“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 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后人还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 。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 优良传统的源头。)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 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
• A.每句四字,两字一顿,重章叠唱,形成回环往 复的韵律。
• B.以桑比兴,让人联想到女子年华老去、备受冷 落的不幸。
• C.女子感叹斑鸠贪食桑葚,痛悔遇人不淑,落到 悲惨境地。
• D.“女也不爽”四句暗示女子的过错:私奔而婚, 终被抛弃。
1、“风”(即15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 2、“雅”(又分“大雅”、“小雅”,多为
贵族创作的宫廷乐曲歌词)、 3、“颂”(宗庙祭祀乐歌)三大类。
“风骚”: 《诗经》里的“国风”;屈原的《离骚》
二、赋比兴(表现手法)
①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作用——整齐匀称,有气势。 往往“形象逼真、细节细腻”。
理解性默写
• 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
是:
,
。
,
。
•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
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
句子是:
,
。
•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
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
是:
,
。
•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
了
、
的爱国情感。
• (2).《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继《诗经》之后 第二部诗歌总集,由西汉人刘向编辑,收录了战国 时代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离骚》为代表的 “楚辞”开创了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传统。
• (3).《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可 说是诗人的自叙传;题目的意思是遭遇忧愁。在诗 中诗人表现了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 发了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②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 作用——使特征鲜明突出。
③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即由此物引起他物。 作用——发端,增强诗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 比兴连用: 联想、象征、烘托气氛和增加韵味的作用,加强诗
歌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品读赏析
结构图
• 第一章:求婚、许婚(赋) • 第二章:相思、结婚(赋)
人 。他在 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诗体, 名叫 体或 体,句式灵活,句子可长可短, 不同于《诗经》的四言,多用 字,便于抒情。 他的代表作还有《 》《 》《 》等。
• 本文的作者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诗人屈原。 他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诗体,名叫 楚辞体或骚体,句式灵活,句子可长可短,不同 于《诗经》的四言,多用兮字,便于抒情。他的 代表作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诗经简介
• 1、地位: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
• 2、时间: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 歌, 反映了500年间的社会生活。
• 3、名称:《诗》《诗三百》《诗经》 • 4、篇数:共305篇。
“风”160篇;“雅”105篇;“颂”40 篇。
《诗经》六义
一、风雅颂(表现内容)
以“其黄而陨”喻女子年老色衰,也指氓变心感情 枯竭。 ——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 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女子的形象
对爱情与幸福有诚挚的追求、 勤劳、温柔
无辜被弃、无奈,不能抗争命 运,但刚强面对这一切
本诗的主题
诗歌叙述了女子 从恋爱到被遗弃 的经过,批判男 子的负心,揭示 当时不合理的婚 姻带给妇女深刻 的痛苦。
句子是:
,
。
• 5、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
是:
,
。
•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 谋。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屈原
• 文学知识填空: • (1.)本文的作者是 时期楚国的政治家、诗
• C.“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将子无怒,秋以为 期”:用了赋的手法,叙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 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 3.下列对《氓》(节选)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 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