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摘要】班主任工作一直是一项繁杂而琐碎的工作,但其中又不缺乏乐趣,怎样才能积极的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每个班主任都应该探索的问题,值得每个班主任投入极大的精力,进行深刻的思考。

本文在对师生关系的现状进行比较详尽的分析后,通过实践尝试探索出自己的关系建构理念,在培养技术人才之前首先要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师生关系
班主任工作一直是一项繁杂而琐碎的工作,但其中又不缺乏乐趣,怎样才能积极的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每个班主任都应该探索的问题,值得每个班主任投入极大的精力,进行深刻的思考,没有绝对的答案,只有更好的方法。

一、师生关系的现状透析
1.学生的特点。

普遍来说,中职学校的学生与高中生和本科生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存在以下的问题,导致沟通难、教育难、构建关系难。

①学习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

相当一部分学生来到中职学校,是因为初中时成绩差,对学习没有兴趣,考不上高中,或是勉强上了高中也考不上好的大学,家长也没有指望孩子在升学到这里能变得成绩优异,只期望能够学到职业技能,三年后安安稳稳的就业。

因此学生的学习基础差,惯性的对学习提不起劲,有的上课听不懂,
有的上课玩手机、打瞌睡,对课堂的知识接受能力有限,最后学到的知识也有限。

②学习无压力不努力。

学生从初中进入到中职学校,没有了升学压力,精神上一下松懈下来,对学习也就不那么上心。

大多数学生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情面对学习,没有了主动性,不认真不努力,把心思很快转移到了其它更加有趣的事情上去。

③年龄小,冲动不成熟,逆反心理较严重。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是初中应届毕业生,十五六岁的年龄,正是青春萌动、躁动的时期,年龄小,却又以为自己成熟了,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却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他们冲动、易怒,逆反心理严重。

而中职学校大部分又是男生,加上课余时间长,精神无寄托,所以聚在一起很容易生事,寻衅滋事、打架赌博都屡见不鲜。

④目标不明确,没有进取心。

学生在这个年龄,都还处于比较懵懂的阶段,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成熟的规划,目标不明确,很多学生都只是过一天算一天,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然就没有进取心。

他们没有自信心,没有归属感,常常凭自己的个人意志行事,因此表现出明显的个人控制能力差,意志力差,持久性差。

⑤对未来的迷茫。

大部分学生在初中时由于成绩不好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所以本来缺乏自信,多数中职生是以“失败者”的心态走进中等职业学校大门的。

千里迢迢满怀希望进入中职学校后,看到学校有限的条件,产生了失望的情绪,因此对未来也充满了迷茫,不知自己将何去何从。

2.老师的特点。

由于中职学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让学生掌握各种职业技能,所以中职学校的老师一般是相关专业毕业,更注重其专业性,绝大部分都不是师范专业毕业,在学生的教育、心理方面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只能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经验。

特别是班主任工作,对老师的要求更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爱心。

主要容易产生以下问题:①年轻老师难有威信感;②少数年纪大老师较古板;③极个别老师缺乏责任感。

3.师生关系。

传统的尊师重教师生关系的渗透,使得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师生关系不亲近,甚至是有些经常被批评的学生站到了班主任的对立面,苦口婆心的教育被当成了耳旁风。

二、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师生的距离感。

学生在初中时被老师忽略较多或是批评较多,使学生在上中职后对班主任产生了距离感,要么就是表面上畏畏缩缩难以交流,要么是个性叛逆难以说服。

由于学生的心理,师生难以像朋友一样交流,也就难以深入到学生的内心,真正的去了解学生。

2.学生没有对老师的敬仰感。

3.班主任不能时刻监督学生,学生缺乏自觉性。

中职学校绝大部分学生住校,而班主任却不能二十四小时在学校监督学生,有些学生没有监督就放纵自己,缺乏自觉性,睡懒觉、上网吧、不认真学习、生活习惯差、捣乱滋事,所以训练学生的自觉性才是真正监
督学生的利器。

三、良好师生关系建构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个有热心、有责任心、有爱心、对学生有信心的班主任,在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基础上,营造和谐的师生交流氛围,成为学生的朋友、榜样、信任的人。

作为班主任,只要能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不断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风格,运用一定的方法,总会离目标越来越近,最终实现它。

1.班主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作为班主任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做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榜样。

从第一次和学生接触,就应该表现出对学生的重视、爱心,通过言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班主任是一个有原则的人,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是一个没有虚浮的高姿态的人。

经常鼓励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很重要的。

多和学生交流,不管是集体的还是个别的,在学生这段个性形成的时期,给予充分的正确的心理导向,让学生成为真正有独立人格的走向成熟的人。

2.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首先应当认识到,班干部不是班级其他学生的对立面,而应该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能够起到沟通和连接的作用,所以这座桥首先得坚固。

开学初期,班主任应仔细研究学生的档案,对学生在初中时的学习、品德、是否有班干部经验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鼓励学生自荐,在自荐中公平的抽签、轮岗的方式选出临时班干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再由学生自荐、学生推荐、全班投票的方法确定出正式的班干部队
伍,一经确定,就不再轻易改变,给这些班干部以充分的信任,在班级中明确班干部的职责,增强班干部的服务意识,让他们不要凌驾于其他学生之上,不要只起到刻板的监督作用。

同学表现好,班干部要给予鼓励,表现不好,不要指责,而是要耐心的帮助。

要明确,班干部的职责是协助老师帮助同学们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得到进步,取得长远的发展。

3.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学生从初中升到中职,从走读变成了住读,在生活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远离家人,更渴望得到关怀和爱,所以班主任应当领导班干部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不光是在教室里,还应该延伸到寝室中。

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为了让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起来,应该多组织班级内部的活动,这对培养班级的凝聚力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利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体会到班级的温暖,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处的大家庭充满了安全感,那么,在这样的氛围中培养出来的人,怎会不具有优秀的人格?而这优秀的人格,正是将来他们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所需要的重要的条件啊!
4.在班级管理上多想办法。

在班级管理上,不能实行“暴政”,要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去做好每一件事才是最有效的管理手段。

所以,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对学生多进行思想教育,而这种思想教育不是大话空话,不是三天两头反反复复的唠叨念经,而是让学生从各种生动的事例中自己去感悟、去发现、去体会。

例如,可以利用班会课给学生观看各种视频,有感恩的、感动的、哲理的,这些需要班主任进行精心的挑选,要事例鲜活、浅显易懂、深入浅出。

通过这样的方法培养出学生积极向上的行为方式,自发自觉,用心中的意念来克服自己懒惰的劣性。

只有这样从根本上引导了学生,才不愁学生不好管。

5.做好学生的心理建设,就业指导。

学生在就业问题上会过于有安全感或过于无安全感,或就业后产生心理落差感,这些情况都应该在学校期间为学生做好心理建设。

向学生介绍他们今后工作的内容、环境,讲述往届毕业生的去向和工作的情况,让他们明白自己今后要做的事以及现在要储备的相应知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就业指导讲座、模拟招聘会,认真完成每一次实习实践活动,做好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准备,调整好心态踏上社会。

总而言之,作为班主任始终要认识到,用心去关爱学生,真诚地欣赏他们的长处,赞美他们的优秀品质,就一定能够构建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带领着学生,完善他们的人格,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何雪芬.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生交往艺术[j].文教资料,2006-04.
[2]邱玲敏.浅谈班主任的五颗心[j].兰州学刊,2006-06.
[3]粟高燕.论“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j].教育探索,2003.
[4]陈爱华.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1-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