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数据的整理、收集、描述
知识概念
抽样与样本
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调查部分数据,根据部分来估计总体的调查方
式称为抽样调查。
3.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4.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5.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6.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频率分布
1、频率分布的意义
在许多问题中,只知道平均数和方差还不够,还需要知道
样本中数据在各个小范围所占的比例的大小,这就需要研究
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得到它的频率分布。
2、研究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及有关概念
(1)研究样本的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是:
①计算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决定组距与组数
③决定分点
④列频率分布表
⑤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2)频率分布的有关概念
①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
③频率:每一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样本容量n)的比
值叫做这一小组的频率。
第八章:认识概率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1、确定事件
必然发生的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在每
次试验中必然会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有的事件在每次试验中都不会发生,
这样的事件叫做不可能的事件。
2、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放声的事件,称为随机
事件。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我们利用反复试验所获
取一定的经验数据可以预测它们发生机会的大小。要评判一
些游戏规则对参与游戏者是否公平,就是看它们发生的可能
性是否一样。所谓判断事件可能性是否相同,就是要看各事
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否一样,用数据来说明问题。
概率的意义与表示方法
1、概率的意义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
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
率。
2、事件和概率的表示方法
一般地,事件用英文大写字母A,B,C,…,表示事件A
的概率p,可记为P(A)=P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1、确定事件概率
e(2)当A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时,P(A)=0
2、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不可能事件 随机事
件 必然事件
古典概型
1、古典概型的定义
某个试验若具有:①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构有有
限多个;②在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我
们把具有这两个特点的试验称为古典概型。
2、古典概型的概率的求法
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
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中结果,那么
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
列表法求概率
1、列表法
用列出表格的方法来分析和求解某些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叫
做列表法。
2、列表法的应用场合
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
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
法。
树状图法求概率
1、树状图法
就是通过列树状图列出某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其
概率的方法叫做树状图法。
2、运用树状图法求概率的条件
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三个或更多的因素时,用列表法就不方
便了,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树状
图法求概率。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1、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在同样条件下,做大量的重复试验,利用一个随机事件发
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可以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
率。
2、在统计学中,常用较为简单的试验方法代替实际操作中
复杂的试验来完成概率估计,这样的试验称为模拟实验。
3、随机数
在随机事件中,需要用大量重复试验产生一串随机的数据
来开展统计工作。把这些随机产生的数据称为随机数。
第九章: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
1.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图形按某个方向转动
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
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
一点在平面上绕着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
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
的大小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2.旋转对称中心: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
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
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角小于
0°,大于360°)。
3.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
与自身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
一个图形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4.中心对称的性质: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
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者在同一直线
上)且相等。
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
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4、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推论:夹在平行线间的平
行线段相等。
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
平分。
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
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
形是平行四边形。
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
形是平行四边形。
说明:(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是研究
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基础。同时又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或
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重要方法。
(2)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即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
质,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
三、矩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从运动变化的观点来
看,当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变为90°时,其它的边、角位
置也都随之变化。因此矩形的性质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
扩充的。
1、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通常也叫做长方形)
2、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4、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
形。
说明:因为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度,已知有三
个角都是直角,那么第四个角必定是直角。
5、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
形。
说明:要判定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是:
法一:先证明出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出有一个直角
(这是用定义证明)
法二:先证明出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出对角线相等(这是
判定定理1)
法三:只需证出三个角都是直角。(这是判定定理
2)
四、菱形
菱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当平行四边形的两个
邻边发生变化时,即当两个邻边相等时,平行四边形变成了
菱形。
1、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3、菱形的性质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
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