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初三化学第二单元课件说课讲解

最新初三化学第二单元课件说课讲解


A 吸烟产生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质
B 水烧开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
C 劣质装修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
D 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
2(04重庆)某市的《空气质量周报》是环保部门对某地区空气
污染程度所作的监测报告,主要有:①总悬浮颗粒物,②二氧化
硫③氮的氧化物三项量化指标。下列情况中,能直接引起①②两
MnO2 △
KCl
+
O2↑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步骤:检、装、固、点、收、移、熄
1、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
注 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骤然遇冷而炸裂 意 2、用排水集气法应在 :气泡连续放出时开始收集; 事 (注: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更纯) 项 3、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否则
4、植树、种草等措施改善环境状况。
几种特殊情况: 气候变暖(主要是CO2引起)、 酸雨(主要是SO2和NO2 等引起)、臭氧层的破坏(主要为氟利昂等致冷剂引起)
空气质量日报: 污染指数 最大值首要污染物
质量级别 质量状况
练习:
1(04北京)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下列物质中,
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B )
制取 实验室制法:药品,原理、步骤、注意事项 氧气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和富氧膜分离空气(物理变化)
氧气的化学性质:
主要现象
结论
磷 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浓厚白烟
P+O2 点燃 P2O5
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硫 氧气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 S +O2 点燃 SO2
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项指标变差的是( B )
A 随意扔弃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 B 用煤炭作燃料放出大量烟气
C 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D 农业上滥用化肥和农药
3、小明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
红墨水
吸作用,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带刻度的细玻璃管中 青 的红墨水(向右移动)。由此,他 蛙
对动物的呼吸作用获得的认识是
高温高压 催化剂
NH3
制硝酸和化肥、医疗
练习:
1、下列气体中,常可以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2、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炼钢
B 铜用于制导线
C 氮气用作灯泡填充气 D 镁用于制照明弹
稀有气体:是混合物
化学性质 用途 很不活泼
(瓶内盛少量水)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 体 (瓶内盛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Fe+O2
点燃Fe3O4
铝 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Al+O2 点燃Al2O3

发出白光,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
C+O2 点燃
CO2
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
H2O2 MnO2 H2O + O2↑
分解 反应
KClO3
④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 管骤然遇冷而破裂;
⑤高锰酸钾中混入了可燃物,加热时,剧烈燃烧而发生 爆炸;
⑥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从水中取出导管; ⑦实验结束时,试管未冷却就清洗试管;
⑧试管夹夹得过紧;试管掉到地上等
《实验报告》P28例4
1、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
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污染物:有害气体(SO2、NO2、CO)和烟尘(注:CO2未例为空气污染物)
污染源: 矿物燃料的燃烧(煤、石油、天然所气)、工厂的废气、汽 车的尾气。
防治 办法
1、寻找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氢能等代 替矿物燃料提供能源。
2、燃煤脱硫;尾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3、工厂废气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分解 反应
KClO3
MnO2 △
KCl
+
O2↑
KMnO4△K2MnO4+MnO2+O2↑
讨论:
同学们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完毕后,课 代表在检查仪器时发现有多支试管破裂。请你分析造成试管破裂 的主要错误操作有哪些?
主要有下列错误操作:①试管的外壁有水; ②酒精灯芯与试管底部接触,试管受热不均匀; ③加热时没有给试管预热;
( 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澄清石 灰水
氧气的性质:
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物理 性质
2、密度比空气大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不易溶于水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化学性质: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
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识记P、S、Al、Fe、C、石蜡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 象、原理及注意事项
水将沿导管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骤然遇冷而炸裂
化学 反应
石蜡 +O2 点燃 CO2 + H2O
葡萄糖 +O2
CO2 + H2O
P + O2 点燃 P2O5
化合 S +O2 点燃 SO2 反应 Al + O2 点燃 Al2O3
氧化 反应
Fe +O2 点燃 Fe3O4
C +O2 点燃 CO2
H2O2 MnO2 H2O + O2↑
减少了( 1/5 ),这是因为( 加热时铜消耗了密闭容器内的氧气 )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 使空气中的氧气与铜充分发生反应。 ) (3)改进后的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一种方法, 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有:两支注射器之间的玻璃 管中留有气泡;铜丝不足量,未能全部耗完容器中的氧气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课件
氮气(N2): 78%(体积分数)
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集气)
3、不易溶于水 ——排水法集气
食品防腐
化学 性质
稳 定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用途保护气 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延长灯泡寿命 焊接金属
N2 + H2
焊接金属
保护气
延长寿命
电光源
激光技术
发出有色光
低温、超导等
练习: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稀有气体
B 液态氮气
C 可口可乐
D 矿石
某校户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Cu + O2 ∆CuO这一性质后,对空 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做了如 下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 密闭系统内有20mL空气。然后给 装有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 玻璃管内的铜丝变黑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停止加热后,待 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另一个注射器中。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 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