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金刚石
烧结

结晶
高低差
好 结晶
应用
手动工具 低速工具 复杂刀具
脆性金属
通用 塑性金属 连续切塑
性材料 精密加工 精密加工
42
l 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1) 粗加工时,为提高机械加工效率,首先选择较大的 切削深度,其次是较大的进给量,最后选择中低切削速 度,以保证刀具寿命。 2) 精加工时,为保证加工质量,首先选择较小的切削 深度(保证加工尺寸精度),其次选择较小的进给量 (保证表面粗糙度要求),最后选择低速(高速钢刀具) 或高速(硬质合金刀具)切削,以保证刀具寿命。
30 h
3 切削平面中测量的角度
l 刃倾角λs 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当主切削刃与基面平行时λs=0°; 当刀尖点相对基面处于主切削刃上的最高点时 λs >0°;反之λs ≤0°。
31 h
刃倾角的作用
l λS >0 ° 切屑排向待加工表面 ; l λS <0 ° 切屑排向已加工表面; l λS =0 ° 切屑前刀面上卷曲
面和基面相垂直的平面。
12 h
l 刀具标角度的定义
l 刀具的标注角度是指静止状态下,在工程图上标注的 刀具角度。(下面以车刀为例介绍刀具的标注角度)
1. 刀具标注前角γ0: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
面的夹角。
加工表面
前角的标注:
主运动
前角的作用:前角↑ 切屑变形↓ 切削力↓ 刃口强度↓ 基面
前刀面磨损↓ 导热体积↓
热体积↓ 径向分力↓
主运动
刀具主偏角的选用:一般为30~75°
加工细长工件采用90~93 °
副偏角的作用:副偏角↑ 副后面与工件已加工表面摩擦↓
刀尖强度↓ 表面粗糙度↑
进给运动
刀具副偏角的选用:一般为5~20° 正交平面
特殊要求可采用Kr‘=0 °的修光刃
15 h
5. 刃倾角λS: 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的夹角。
h
主切削刃S 副切削刃S
刀尖
11
加工表面
l 刀具的静止参考系(Pr—Ps—Po系—主运正动 交平面参照系)
(1)静止参照系的假设条件:
假定运动条件:进给量f=0 假定安装条件:刀尖与工件回转中心等高;
刀杆方向与进给方向垂直。
切削平面
进给运动 正交平面
(2)辅助平面:
切削平面Ps:过切削刃上一点,与加工表面相切的平面。 基面Pr:过切削刃上同一点,与切削速度相垂直的平面。 正交平面Po(主剖面):过切削刃上同一点,与切削平
主运动
主运动
加加工工表 表面面 已加已工加表工面表面
基面
基面
切削平面
切削平面
进给运动 正交平面
进给运向动 正交平面
34 h
基面 基面 向
主运动主运动
待加工待表加面工表面 切削平切面削平面 切削Kr 平面 Kr
已加工已表加面工表面 加工表加面工表面
进给运进动给运动
Kr' Kr'
K 正交平正面交平面
35 h
车外圆刀尖安装偏高(低):
工作前角增大(小),工作后角减小(大);
镗内孔刀尖安装偏高(低):
工作前角减小(大) ,工作后角增大(小) 。
(3)刀杆中心线与进给方向不垂直时工作角度变化 40 h
1.2.2 刀具材料 l 刀具材料的基本性能 1) 高硬度 2) 高耐热性 3) 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4) 高耐磨性 5) 良好的工艺性 五个基本性能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应根据
刃倾角的标注:
刃倾角的作用:
主运动
(1)影响排屑方向: λS >0 ° 排向待加工表面 ;
λS <0 ° 排向已加工表面;
切削平面
(2)影响切入切出的稳λS定=0性° 前刀面上卷曲
进给运动
(3)影响背向分力大小
பைடு நூலகம்
正交平面

刀具刃倾角的选用:
精加工取λS ≥0 ° 粗加工取λS <0 °
加工细长工件采用λS >0 °
16 h
17 h
一、刀具结构
18 h
切削部分组成
三面
两刃
前刀面Ar
主后面 A副a后面Aa’
主切削刃S 副切削刃S’
一尖
刀尖
19 h
二、刀具静止参考系
1 假设条件
假定运动条件:进给量f=0
假定安装条件:刀尖与工件回转中 心等高;
向垂直。
刀杆方向与进给方
20 h
2 辅助平面
21 h
l 切削平面Ps:过切削刃上一点,与 加工表面相切的平面。
a)轨迹法
h
b)成形法
c)相切法
d)展成法
3
1.1.2 切削运动
l 概念:用以切除多余金属的刀具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 l 分类:
主运动:切除切屑所需的基本运动。 3个特点:速度最快;消耗功率最大;唯一性。 进给运动:使金属层不断投入被切削的运动。 3个特点:速度较慢;消耗功率较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其它运动:吃刀运动
rε≠0
9
h
rε=0 时 在⊿ABD和⊿ACD中
BD=H ctgKr’ DC=H ctgKr
BD+DC=f
H(ctgKr+ctgKr’)=f 所以:H=f/( ctgKr+ctgKr’)
rε≠0 时 H=BD=BE-DE
r O1D 2 O1E 2
r
r 2
(
f 2
)2
移项后两边平方,并忽略H2
r
刀具前角的选用:加工塑性材料选大前角 切削平面
加工脆性材料、断续进切给 运削动 选小前角 加工硬材料选用负前角正 交 平 面
13 h
2.刀具标注注后角α0: 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后刀面与切削面的夹角。
后角的标注:
加工表面
后角的作用:后主角运 动↑ 后刀面与加工表面间的摩擦↓ 后刀 面磨损↓ 刃口强度↓ 导热体积↓
2)精加工时,一般选择较大后角α0,较小的前角γ0,非 负的刃倾角(λs≥0°),加工细长轴时选择大主偏角 Kr。
38 h
•刀具工作角度
1. 刀具工作参考系(Pre—Pse—Poe)
刀具工作角度又称刀具切削角度:刀具实际切削条件下的 实际角度。
工作参考系与静止参考系的差别:工作条件下,合成切削 速度为主运动与进给运动的合成速度;而静止条件下合成 速度与切削速度是一致的。
✓粒状(单元)切屑:菱形单元分离体,较低 vc,较大ap,f 加
工硬度较高塑性较差金属时产生。
✓崩碎切屑:不规则屑片,较低 vc,较大ap,f 加工脆性金属时产
生。
44 h
l 切屑变形
(1)第I变形区(剪切区、 塑性变形区):从开始 发生塑性变形到晶粒剪 切滑移基本完成。
具体加工条件,抓主要性能,兼顾其它。
41 h
l 常用刀具材料的种类及应用
类型
工具钢
碳素工具钢 合金工具钢
高速钢
硬 强 韧 耐耐 度 度 性 热磨
工艺
低 高 好 低 差 切削加
工、热
处理、 刃磨
硬质 合金
钨钴类 (YG)k 通用类(YW)M
钨钛钴(YT)P
粉末冶 金烧结
刃磨
非金属 高性能
h
陶瓷 立方氮化硼
☆ 平面:是以直线为母线作直线运动形成的表面;如机床导轨 面、轴端面等,成型方法主要有:铣削、刨削、平面磨削等。
☆ 曲面:是以曲线为母线作旋转或平移所形成的表面;如螺 旋桨、汽车外型面等,成型主要方法有:铣削、成形磨削、数 控铣削、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等
2 h
零件表面的形成方法有:
图1 表面的形成方法
工件往复移动,砂轮横向、垂直移动
镗刀轴向移动、工件轴向移动
5 h
l 加工表面:
已加工表面 加工表面(过渡表面) 待加工表面
待加工表面
主运动
主运动
已加工表面
加工表面
加工表面
已加工表面
待加工表面
进给运动
进给运动
6 h
主运动 待加工表面
已加工表面
已加工表面 加工表面
主运动
待加工表面 加工表面
进给运动
进给运动
43 h
1.3 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1.3.1 切削过程
l 切屑的形成: 推挤作用
切割作用 l 切屑的种类(不考虑刀具断屑等因素的影响)
✓小带ap状,f切加屑工:塑上性表金面属时毛产茸生状。,下表面光滑的连续切屑,大γ0,高vc, ✓节状(挤裂)切屑:上表面锯齿状,下表面光滑的连续切屑,
较低 vc,较大ap,f 加工中等硬度塑性金属时产生。
1)主偏角Kr 主切削刃与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 2)副偏角Kr’ 副切削刃与进给反方向之间的夹角。
27 h
主运动
加工表面
进给运动 正交平面
28 h
主偏角的作用
主偏角的作用: 影响切削刃工作长度、背向 力和刀具寿命,一般为30~75°,加工细长工 件采用90~93 °。
29 h
副偏角的作用
l 副偏角的作用:影响表面粗糙度
(H<< rε):
r2-2H rH2r2frf42
所以: H=f2/8rε 10 h
1.2 金属切削刀具
1.2.1 刀具切削部分的基本定义
l 刀具结构及其几何形状
刀具分类:按工种:车刀、铣刀、刨刀、滚刀等。 按功能:车刀、切断刀、螺纹刀、偏刀、尖
刀、镗孔刀、成形刀等。
切削部分: 前刀面Ar 主后面Aa 副后面Aa ‘
23 h
1 正交平面中测量的角度
1)前角γ0 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2)后角α0 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