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物理压强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一、压强1.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作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A.沸点B.熔点C.温度D.凝固点【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题目提供的生活实际情况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现象,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常温下汽化现象说明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故选A.2.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错误的是A.高原反应﹣﹣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答案】C【解析】【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详解】A.高原反应是由于海拔越高气压越小,而造成的不适,故A正确;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是因为飞机的机翼的特殊形状,使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利用了流体压强一流速的关系,获得升力,故B正确;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利用了物体的浮沉条件,而不是压强的关系,故C错误;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是因为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故D正确.【点睛】关键是学生对相关力学知识的的掌握,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大气压、压强、浮力都是中招的热点.3.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其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
用p表示圆柱体底部受到水的压强,F浮表示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它们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象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圆柱体露出水面前,二是露出水面后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
【详解】AB、由于圆柱体被匀速提起,故而深度h与时间t成一次函数关系,由p=ρgh可得:圆柱体底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成一次函数关系,故而A正确,B错误;CD、圆柱体露出水面前,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的密度不变,由F浮=ρ水gV排知道,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不变;在圆柱体刚露出水面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水的密度不变,由F浮=ρ水gV排知道,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变小,所以,整个过程中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先不变、后变小,故C、D错误,故选A。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压锅较厚,要较高的温度才能沸腾 B.高压锅传热快C.高压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的沸点升高 D.高压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的沸点降低【答案】C【解析】【分析】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食物在温度高的情况下更容易变熟。
【详解】高压锅的密封性强,使用时增大气压,提高水的沸点,食物在高温下,短时间内容易熟。
故选:C。
【点睛】液面上的气压升高,液体的沸点增大。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质量相等、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薄壁容器A 和B ,分别盛有甲、乙液体,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
现将完全相同的两小球分别放入甲、乙液体中,液体未溢出,静止时,甲液体中的小球漂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液体质量比乙液体质量大B .小球在乙液体中静止时沉在容器底部C .投入小球之后,A 、B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相等D .投入小球之后,A 、B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不相等【答案】D【解析】【详解】A .因为甲、乙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圆柱容器中液体压力等于重力,甲液体压力等于乙液体压力。
所以它们的重力也相等,质量也相等,故A 错误;B .因为=m m 甲乙,V V >甲乙,所以ρρ<甲乙,小球在甲中漂浮,那么放到密度更大的液体乙中也是漂浮,故B 错误;CD .投入小球之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桌面上物体的总重,因为容器、液体和小球总重两图相等,所以压力也相等。
由于受力面积S S >甲乙,所以A 容器压强小于B 容器压强,故C 错误,D 正确。
6.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A .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B .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C .图(丙)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D .图(丁)切苹果器的刀片做得较薄是为了增大压强【答案】C【解析】【详解】A、甲图,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了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正确;B、乙图,向外拉活塞,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可以使烧瓶内刚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故B正确;C、丙图,用吸管喝饮料时,吸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饮料压入嘴里,所以用吸管吸饮料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C错误;D、丁图,切苹果器的刀片做得较薄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正确;故选C.7.如图所示的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切鸡蛋的钢丝很细B.书包带做得比较宽C.刀刃磨得很锋利D.图钉头做得很尖锐【答案】B【解析】【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详解】A、用很细的钢丝切鸡蛋,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不合题意;B、书包带做的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故B符合题意;C、刀刃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不合题意;D、图钉头做得很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8.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分别在甲、乙正方体上截去一部分,且截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如图所示,则所截去的高度h甲、h乙的关系是A.h甲一定大于h乙B.h甲一定小于h乙C.h甲可能大于h乙D.h甲可能等于h 乙【答案】B【解析】【详解】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FS=G mgS S==Vg SLgS Sρρ==ρgL,因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所以,ρ甲gL甲=ρ乙gL乙,即ρ甲L甲=ρ乙L乙,………①由ρ甲>ρ乙可知,L甲<L乙,……②设截去的高度为h,截去的部分的质量m=ρV=ρSh=ρL2h,因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质量m,则有:ρ甲L甲2h甲=ρ乙L乙2h乙,……③由①③两式可得:L甲h甲=L乙h乙,由L甲<L乙可知,h甲>h乙.故选A.9.如图所示,A、B两长方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m A<m B、S A>S B、h A=h B).将两物体水平截去相同高度,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A、p B和压力F A、F B的关系为A.p A<p B,F A=F BB.p A<p B,F A<F BC.p A>p B,F A=F BD.p A>p B,F A>F B【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道,m A<m B、S A>S B、h A=h B,所以,V A>V B,由知道,ρA<ρB;因为是规则的长方体,所以对地面的压强是:当将两物体水平截去相同高度时,因为ρA<ρB,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是:由m A<m B知道G A<G B,即对地面的压力是:F A<F B,当将两物体水平截去相同高度时,即截去部分A的质量仍然大于B的质量,所以剩余部分的质量还是m A<m B,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是:F A<F B综上所述,只有B正确。
10.医院在体检抽血时,普遍使用真空采血管,如图所示.使用时,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试管,血液便会自动流入试管.血液能够流进真空管的原因是A.被血压压入真空管B.靠自身重力流入真空管C.被真空管吸入真空管D.被空气压入真空管【答案】A【解析】【详解】由于采血管内是真空,内部没有压强,我们身体血管中的血液是液体,存在着压强,虽然人的静脉血压很低,针头插入检查者的静脉,血液在检查者血压的作用下流入真空管;由于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通常采血管比血液位置关,靠重力作用不可能流到采血管中,故只有A正确,故选A.11.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
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1/3, 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B.对桌面的压力不变C.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D.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答案】B【解析】木板被拉出3L 距离的过程中,其仍然压在桌面上,所以对桌面的压力仍等于木板A 重力,则压力大小不变,但此时的接触面积变小,根据p =F S得到,A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12.小华利用带钉的木块、沙土、钩码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分析比较下图,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通过比较钉子陷入沙土中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B .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C .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D .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答案】B【解析】【详解】A .压力的作用效果就是压强,钉子陷入的越深,说明受到的压强越大,钉陷入的越浅,说明受到的压强越小,故A 正确;BD .图中的受力面积大小相等,只是压力大小不同,所以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故B 错误,D 正确;C .本题是保持受力面积不变,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所以是控制变量法,故C 正确.13.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图中,这位扮相为孙悟空的京剧演员连续地展示了两个亮相动作,他对地面的压力及压强分别为F 甲、F 乙、p 甲、p 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F 甲=F 乙,p 甲=p 乙B .F 甲=F 乙,p 甲>p 乙C .F 甲<F 乙,p 甲>p 乙D.F甲>F乙,p甲>p乙【答案】B【解析】【详解】演员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所以F甲=F乙,甲动作演员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根据压强公式FpS得,p甲>p乙,故B符合题意.14.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着的氢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
以下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裂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B.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C.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D.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答案】C【解析】【详解】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外界的气压减小,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15.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刀切芒果B.线切鸡蛋C.用针绣花D .厚纸片垫提手处【答案】D【解析】【详解】 ABC .都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D .提塑料袋时,用厚纸片垫在提手处,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符合题意.16.如图所示,由三块材质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拼成的正方体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在B 上方中央再放置一边长较大的正方体A .若将B 中间的长方体抽掉后,正方体A 对B 压强的变化量为△P 1 ,地面所受压强的变化量为△P 2 ,则关于 △P 1与 △P 2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P 1一定大于△P 2B .△P 1一定等于△P 2C .△P 1可能大于 △P 2D .△P 1一定小于 △P 2【答案】B【解析】 将B 中间的长方体抽掉前,A 对B 的压强:P1A G F S S==,B 对地面的压强:P2A B G G F S S +==', 将B 中间的长方体抽掉后,A 对B 的压强:'1P A G F S S ='=',B 对地面的压强:'‘2P A B G G F S S +=='''',1P ∆= P1'1P A A G G S S -=-',2P ∆= P2'‘2P A B A B G G G G S S ++-=-','21 A B A B G G G G P P S S ++∆-∆='--(A A G G S S -')'B B G G S S=-',长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 hg ρgh F G Vg S S S S S ρρ=====,'21 ρgh ρgh 0B B G G P P S S∆-∆=-=-'=则,,故B 正确.点睛:利用公式推到P hg ρgh F G Vg S S S S Sρρ=====,分析21 P P ∆-∆的结果为0,故1P ∆一定等于2P ∆.17.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 .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B .水柱高度h 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C .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D .水柱高度h 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答案】A【解析】【详解】A .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所以竖直玻璃管中的水位将上升,且瓶内外气压差越大,水柱高度h 也越大,故A 错误;BD .由表格数据知道,随着高度增加,管内的水面变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变小,故BD 正确;C .由于热胀冷缩会引起玻璃管中水柱的变化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在拿着它上下楼时,应保持瓶中的水的温度不变,故C 正确.18.关于大气压强,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有重力而产生的,所以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 .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所以高原地区气压比平原低C .同一地点位置和海拔高度不变,所以大气压是不变的D .空气也是流体,所以也可以利用公式p=ρgh 计算大气层的厚度压强【答案】B【解析】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有重力而产生的,但大气具有流动性,所以它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