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沥青心墙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新疆乌恰县康苏水库枢纽工程大坝为沥青砼心墙砂砾石坝,其等级为3级建筑物。
坝顶高程坝顶高程2525.30m,防浪墙顶高程2526.50m,坝顶长度365.0m,坝顶宽8.0m,最大坝高51.30m。
坝前水库正常蓄水位、设计水位 2520.20m,校核洪水位2524.12m,死水位为 2514.00m。
沥青砼心墙为非标准断面设计,与砼基座连接处水平厚为1.5m,相对基座顶面高程以上3m处渐变厚度为0.7m。
2503.3高程为心墙0.5m厚变换高程,如图1-1所示。
图1-1沥青砼心墙断面示意图三、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1、施工准备沥青混凝土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定沥青混凝土正式施工的配合比及施工工艺参数,主要工作内容为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检测及沥青混凝土室内配合比设计,场外沥青混凝土铺筑实验和生产性实验三大部分。
1.1沥青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检测1.1.1沥青根据招标设计要求沥青材料采用道路70(A)当采用同一种沥青不能满足满足设计要求时,可采用两种以上不同型号的沥青在现场进行掺配,必要时加入改性剂。
每批沥青出厂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品质检测报告,如下表所示SG70质量技术要求1.1.2骨料⑴粗骨料采用下游砂石系统筛分的天然砂砾石筛分骨料,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后的沥青混凝土铺筑厚度的1/3且不得大于25mm,骨料根据其粒径大小分为2~4级,在施工过程中严格保持级配的稳定性。
粗骨料的质量要求严格按照下表所示执行⑵细骨料细骨料采用下游料场经筛分水洗后的河沙,细骨料的质量要求严格按照下表执行表x-x细骨料质量要求⑶填料本工程采用粒径小于0.075mm碱性矿粉石灰岩粉做为填料,填料的质量要求严格按照下表所示执行表x-x填料质量要求1.2沥青混凝土室内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凝土室内配合比设计是根据设计要求,对选定的原材料进行多种配合比选择试验,选出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确定适用于现场铺筑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沥青混凝土室内配合比主要的试验项目有:①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试验;②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的选择试验;③沥青混凝土物理力学及变形性能试验;④资料分析,确定适用于现场沥青混凝土标准配合比;⑤沥青玛蹄脂试验。
1.2.1矿料级配的选择室内配合比参照表x-x确定表x-x水工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表⑴参照表x-x水工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表推荐使用的级配范围选择一条或几条级配曲线作为矿料标准级配,再根据标准级配曲线确定各种矿料的配合组成,使合成级配尽可能与标准级配相近。
⑵根据现场取样,对粗骨料、细骨料和矿粉进行筛分实验,参考表x-x水工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表筛分结果分别给出组成材料的筛分曲线,同时测出各种组成材料的相对密度。
⑶计算组成材料的配合比,根据各种组成材料筛分实验资料,计算复合要求级配的各种组成材料的用量比例。
⑷调整级配。
计算的合成级配应根据要求做必要的级配调整。
⑸矿料级配用最大粒径Dmax 、级配指数n、填料用量P0.075三个参数来表征,即0.075mm筛的总通过率。
对任一孔径di 筛上的总通过率Pi下式计算:P i=P0.075+(100−P0.075)(d i)n−(0.075n) (D max)n−(0.075)n式中:Pi—孔径为di筛上的总通过率;P0.075—填料用量,%;n—矿料级配指数;di—某一筛孔尺寸,mm;Dmax—矿料最大粒径;1.2.2沥青用量的确定⑴根据已经确定的配合比,计算各种矿质材料的用量,选择2~3种矿料级配,根据表x-x的沥青用量范围,估计适宜的沥青用量。
⑵以估计沥青用量为中值,以0.3%间隔上下变化沥青用量制备马歇尔试件不少于5组,然后测定密度、稳定度和流值,同时计算孔隙率、饱和度和矿料间隙率。
⑶以估计填料用量为中值,以1%间隔上下变化填料用量制备马歇尔试件不少于5组,然后测定密度、稳定度和流值,同时计算孔隙率、饱和度和矿料间隙率。
⑷建立沥青用量、填料用量与沥青混凝土各项指标的关系曲线,根据试验成果选择合适的沥青用量。
1.2.3沥青混凝土的性能试验⑴根据沥青混凝土沥青用量、填料用量后,进行沥青混凝土性能二次验证试验。
以确定的沥青用量为中值,按照0.3%的间隔上下变化沥青用量,进行沥青混凝土的不透水性、稳定性、柔性、蠕变、破坏变形、三轴压缩C、¢、k等指标和耐久性的试验。
⑵分析试验成果,如果通过二次试验验证选定的沥青含量能满足设计要求,则将次配合比作为标准配合比进行现场铺筑实验,如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重新进行沥青含量的选择。
1.3场外沥青混凝土铺筑实验和生产性实验1.3.1沥青混凝土铺筑实验通过沥青混凝土场外铺筑试验对沥青混凝土室内配合比进行验证,掌握沥青混凝土的材料制备、贮存、拌和、运输、铺筑(浇筑)或碾压及检测等一套试验的工艺流程,取得并确定各种有关的施工工艺参数,以指导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施工。
⑴原材料加热1)桶装沥青脱桶、脱水采用内燃式加热锅,内燃式加热锅采用柴油作为燃料,为了使燃料充分燃烧,施工人员严格控制好风门、油门,油料加热时必须注意点火和熄火的操作规程,油路、风路经常检查,发现漏油、漏气及时检修。
2)沥青采用导热油间接加热,沥青加热时控制好加热温度,沥青加热温度根据沥青混合料出机口温度确定,一般控制在160℃±10℃。
加热过程中沥青针入度的降低不宜超过10%,保温时间控制在24h以内。
3)融化沥青时,为避免溢出锅外,施工人员一要控制好沥青量,使锅的容积留有余地,二要控制好温度,使水分气化不致过快,4)骨料的加热烘干采用内热式加热滚筒,骨料的加热控制根据季节、气温的变化进行调整,骨料加热温度控制在不高出热沥青的20℃,加热温度控制在180℃±10℃,为防止骨料出料快,加热温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加热滚筒倾角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3°~6°。
5)填料需要加热时,在油量、风量一定时,主要取决于填料在烘干筒内的停留时间,通过调整加料速度和烘干筒的倾角加以控制,烘干筒的倾角调整较为费事,一般通过调整加料速度,控制填料温度,填料的加热温度控制在70℃~90℃。
6)根据我单位以往类似施工经验总结出:一是提高骨料温度对沥青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将使针入度、延伸度值减少,软化点提高,当骨料温度150℃时即与沥青温度相近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影响,随着骨料的温度增高,对沥青的影响加剧。
二是填料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很大,为了与沥青结合良好,拌合所用的填料应干燥,不含水分,分散均匀,不成团结块。
沥青混合料中的填料用量较少,一般在10%左右,填料温度不是影响沥青混合料温度的主要因素,只要将骨料的温度略微提高就足以补偿填料升温所需要的热量。
⑵沥青混合料的配料1)试验前对拌和楼的称量误差进行检验,满足要求后,方能进行配料。
场外铺筑试验采用室内配合比,场外铺筑试验根据试验室签发的室内配合比进行配料,矿料以干燥状态的质量为准,沥青按照质量进行配料。
配合比中各原材料的允许偏差按照表x-x所示。
⑶沥青混合料的拌合1)为保证拌和前几盘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满足规定要求,在拌制沥青混合料前,提前对拌和系统进行预热,预热的方式通过热骨料进入拌和系统预拌,预拌后机内温度不低于100℃。
2)施工人员定期对拌和设备的进行动、静态检定,沥青混合料在生产过程中称量精度严格控制在±0.5%以内。
3)沥青混合料拌和时,先将骨料和填料干拌15s-25s,再加入热沥青一起拌和,拌和时间暂定45s,具体拌和时间现场根据试验确定。
沥青混合料应确保色泽均匀,稀稠一致,无花白料、黄烟及其他异常现象,卸料时不产生离析。
4)沥青混合料的出机口温度考虑到运输、摊铺、温度波动的影响应满足起始碾压温度的要求,并不得超过180℃。
不同针入度的沥青,其适宜的出机温度,参考表x-x。
表x-x不同针入度沥青适宜的出机温度5)当搅拌机停机后,或由于机械发生故障等其他原因临时停机超过30min,应将沥青混合料及时排出,并用热矿料搅拌清理干净。
6)沥青混合料采用重量配合比,骨料以干燥状态下的重量为标准,并确保计量准确,精确计量每种骨料同时做好记录。
每批沥青混凝土的物理均安级配配制,并且总量相符。
测温设备对热储仓中的沥青、称量前的沥青,干燥筒出口的骨料、热料藏中的骨料及拌和楼出口出的混合料温度进行检查记录,所有称量、指示、记录及控制设备均有防尘措施,避免受高温影响。
⑷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要求:1)不离析。
因水工沥青混合料的含沥青量大,应确保运输路面平整防止沥青混合料离析。
2)热量损失小。
要使沥青混合料铺面充分压实,必须碾压时保持适当的温度,沥青混合料的出机口温度是根据碾压温度要求、运输、摊铺过程的热量损失确定的,因此减少热量损失至关重要。
沥青混合料运输时间参考表x-x执行,当气温低于15℃运时大于20min对运输车辆采取保温措施,确保沥青混合料满足施工要求。
3)沥青混合料从保温罐内下料到运输车辆,运输车辆卸料到摊铺设备或摊铺仓面,出口沥青混合料的自由落差应小于 1.5m,以防止沥青混合料离析。
运输车辆下料时,下料速度应均匀,每卸一部分沥青混合料,挪动一下运输车辆的位置。
⑸试验场地的布设1)碾压式沥青混凝土试验场地铺筑长度为50m,用C20混凝土浇筑成总宽1.5m的基座,并在一段设置1:1.5的混凝土坡度,高度50cm,并进行混凝土表面冲毛处理,喷洒冷底子油,铺筑沥青玛蹄脂。
2)试验项目及程序见表x-x4)过渡料填筑碾压式沥青混凝土过渡料与沥青混凝土同步摊铺,先碾压过渡料,后碾压沥青混合料,并进行过渡料碾压质量检测。
5)心墙与过渡料的连接选取心墙两侧各两处,挖开过渡料,观测心墙与过渡料的结合情况。
6)试验成果报告试验报告内容包括:现场试验概况;现场试验方案、施工方法及处理措施;试验成果,包括出机口温度、摊铺温度、碾压温度之间的关系。
碾压温度与碾压遍数、碾压遍数与沥青混凝土容重、孔隙率、渗透系数的关系;碾压宽度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碾压厚度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连续铺筑与间断铺筑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等。
通过现场试验而确定的沥青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及施工工艺参数。
1.3.2生产性试验⑴试验目的沥青混凝土上坝试生产、验证施工配合比及相应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与控制过程。
⑵试验内容1)拌和工艺验证试验包括:原材料加工与质量检测,拌和及配料参数,出机口沥青混合料质量检测。
2)沥青混合料运输包括: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损失,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情况检测。
3)层面处理。
4)沥青混合料摊铺及碾压工艺控制5)沥青混凝土质量检测包括:容重、孔隙率无损检测,取芯样检测。
⑶检测项目检测项目见表x-x⑷沥青混凝土生产试验设备投入投入沥青混凝土试验的仪器和设备分别见表x-x 表x-x沥青混凝土试验仪器设备投入表四、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1、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1.1工艺流程图图x-x 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工艺流程图1.2施工方法1.2.1沥青混凝土矿料加工与贮存⑴矿料加工:矿料由大坝下游沥青混凝土骨料加工系统加工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