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文献综述

谈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文献综述

建筑成本研究综述专业:工程造价姓名:***学号:*********二O一三年10月24号谈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 about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st management本文献综述从介绍成本控制的概念展开,通过对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和特点、意义和目的及项目成本控制原则的论述,指出了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This literature review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cost control, through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of meaning and purpose and principles of project cost control,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at present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project cost control, and the superficial discussion to solve these problems关键词:成本,施工企业管理成本控制一、正文1、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概述1.1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和特点建筑企业成本控制,指在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始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对象是工程项目,由于项目是一次性的,而项目成本由于其结构、规模和施工环境各不相同,各项目成本之间又缺乏可比性,各项目随着这个工程的完工而结束其历史使命,因此工程项目部是施工企业效益的源头。

其主要内容应包括:计划管理、施工组织管理、劳务费用管理、机械及周转材料租赁费用的管理、材料采购及消耗的管理、管理费用的管理、合同的管理、成本核算这八个方面。

这八个方面不难看出前七个都是属于“过程管理”,涉及的人员多,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可变的,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的工程的成本开支,所以称为主动控制;最后一方面的成本核算,是静态的、不变的、无法改变的结果,只能对今后管理起指导与借鉴作用,因而称之为被动控制。

1.2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和目的目前建筑企业市场全面开放,全面推行招投标制,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的空间已经很小,施工企业要想创造效益,唯一的出路就是强化内部管理,苦练内功,向内部挖潜要效益。

因此,加强企业项目成本控制是目前非常现实的途径。

建筑企业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1.3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任务(1)做好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①划清工作成本与其他费用的界限②做好施工定额及施工预算的管理③建立并做好各项成本信息工作④建立与健全各项制度⑤做好各级成本管理人员的培训(2)做好成本计划工作,严格进行成本控制加强预算管理,做好量算分析对比,编制成本计划,严格进行成本控制。

(3)加强成本的核算和分析及时总结经验,促进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普遍提高。

1.4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原则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原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项目部在对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管理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成本最低化原则建筑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不断降低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

在实现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

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市场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案,并通过主观努力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2)全面成本管理原则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亦称“三全”管理。

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无责,人人不管。

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3)动态控制原则建筑企业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定局,即使发生了纠差,也已来不及纠正。

(4)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即PDCA循环。

一个工程项目是由许多个单项工程组成的,每个单项工程也应具有相应的成本目标。

因此,应将一个工程项目的总成本目标逐个细化,落实到施工班组,签订成本管理责任书,使成本管理自上而下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达到参与工程施工的部门、个人从第一道工序起就注重成本管理的目的。

2、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施工企业全面推行项目法施工管理,项目管理转型后实行了“五项费用包干、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以及“承包责任制管理”等等,项目部在施工生产和队伍素质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但毋容置疑的是只管干活,不管算账的生产模式仍然存在。

有的项目部只管生产任务的完成,成本意识淡薄,把成本管理看作可有可无。

近两年来在抓项目部达标升级,企业考核项目部的指标时,重点放在生产任务完成上,降低了对施工质量、效益的考核,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许多问题3、强化建筑企业成本控制的措施及对策3.1近期对策①做好成本预测,加强前期成本控制成本预测就是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在采取相应降低成本措施做出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施工技术条件和发展目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一定时期或一个成本项目的成本水平、成本目标进行测算、分析和预见。

成本预测是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

通过预测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指明方向和途径,为此选择最优计划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②加强成本的事中控制成本的事中控制是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环节,除了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外,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控制:ⅰ人工费的控制ⅱ材料费的控制ⅲ机械使用费的控制ⅳ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的控制ⅴ安全事故的预防及措施ⅵ分包工程的成本控制措施ⅶ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ⅷ加强合同管理ⅸ提高财务人员素质3.2远期对策①建立一个完善的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成本控制体系在成本管理依据上,要制定一套符合市场实际的内部施工定额,用来结合已签订的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材料市场价格等相关资料,编制成本计划和下达成本控制指标,同时用来作为成本责任指标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组织上,首先要确定公司层面成本管理的牵头部门和责任人,代表企业行使成本控制职权。

其次要分别明确项目部、施工机组以及各专业成本管理的责任人,下达成本控制责任指标。

因为施工项目成本还涉及到其他与施工项目有关的部门、单位及职工,所以要把成本指标分解到所有部门和个人,实行全员控制。

要坚决克服责任不落实,成本只在口头上控制的现象。

在政策上,要实行责、权、利相结合,这是成本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及各专业管理人员都负有成本责任感,相应地应享有一定的权限,包括用人权、财权等。

如物质采购人员在采购材料时,在保证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应享有选择供应商的权利,以确保材料成本相对较低。

企业领导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考评,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要与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制订和完善成本管理责任制,制定出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成本控制的责任落实到施工管理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人。

②建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当前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中心任务项目部用制度规定成本核算的内容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核算,是成本控制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和手段。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经理运用经济手段履行职责的前提条件,也是施工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直接来源。

只有通过严肃认真、切实可行的项目成本核算,才能驱动各方面利益。

所以,项目成本核算既是调动企业内部各方面积极性的动力,又是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源泉。

正确制定项目成本核算的考核目标。

企业对项目经理部成本考核的目标应该是企业下达的计划成本。

要逐步克服项目部粗放型的承包模式,依据企业的有关管理制度、费用核定的内容和范围,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确定施工项目的计划成本。

以计划成本作为对项目部成本降低和超支的考核、控制依据。

准确把握项目成本核算的管理重点。

项目成本核算的管理重点是项目成本的过程控制。

它包括项目部本身为实现成本目标而进行的自我控制和企业为监督项目成本目标的实施情况而进行跟踪控制。

其主要管理点有:一是指导思想明确,建章立制,使项目成本控制有制可依,形成项目成本核算的制度体系。

二是进一步落实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使目标成本层层分解,横向要分解到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等不同施工部位的费用控制,纵向要分解到施工准备、主体施工、收尾交付等不同阶段的费用控制。

三是加大事中检查,事后审计的力度,保证项目成本控制落实到实处。

企业必须定期对项目成本进行跟踪分析,无论盈亏,均应做到有理有据,对亏损因素必须找出原因,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项目成本的大起大落。

项目完工交付后,必须进行债权债务清理和项目审计,确保项目经营成果的真实可靠。

③规避客观因素引起项目成本增加的对策客观因素引起施工企业项目成本增加并不是企业自身的原因,因此,承包商应合理规避风险损失,将风险转移。

从施工一开始,就要认真研究设计文件、图纸、合同条款和现场条件等,找准索赔的切入点,抓住机会,及时编制索赔资料,据理力争,把索赔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提高索赔效果。

索赔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

因此要强化索赔观念,加强索赔管理。

各项目经理部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索赔是经常发生的。

项目各参加者属于不同的单位,其经济利益并不一致。

而合同是在工程实施前签订的,合同规定的工期和价格是基于对环境状况预测基础上的,同时又假设合同各方都正确地履合同所规定的责任。

而在工程实施中常常发生承包商和业主之间索赔纠纷。

即索赔是承包商和业主之间承担风险比例的合理再分配。

在提出索赔要求时,必须提供索赔证据。

索赔证据必须具备真实性。

索赔证据必须是在实际实施工合同过程中出现的,必须完全反映实际情况,能经得住对方推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