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西游记》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一、《西游记》历年中考真题1.【成都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在叙述中插入诗词,是《西游记》行文的一个特点。
下面是从《西游记》中摘录的有关孙悟空的诗句,请概括出相应的故事情节。
(1)渴饮嫆铜捱岁月,饥餐铁弹度时光。
天灾苦困遭磨折,人事凄凉喜命长。
(2)棒架威风长,枪来野性狂。
一个混元真大圣,一个是正果善财郎。
【答案】(1)被定五行山(2)大战红孩儿【解析】(1)根据诗句内容可知这是《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里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的故事情节。
是原文这一回中,如来佛祖吩咐看守之人:“但他饥时,与他铁丸子吃;渴食,与他溶化的铜汁饮。
”学生无需记住原著章节名,只需回忆起该情节系“大圣被压五行山”即可。
(2)“棒架威风长,枪来野性狂”是孙悟空与红孩儿之战,红孩儿的武器是一杆丈八火尖枪,“一个是混元真大圣,一个是正果善财郎”指红孩儿被收服后留在观音菩萨的身边,做了善财童子。
2.【浙江省衢州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巧妙的构思让情节引人入胜,从下列名著中选一部,结合故事分析作者的构思技巧。
A.《西游记》B.《水浒传》C.《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D.《基地》【答案】示例 1:《西游记》。
作者构思的巧妙在于:(1)采用伏笔,增强故事的可读性。
孙悟空借芭蕉扇被拒与孙悟空之前降服红孩儿有关。
(2)设置悬念,如唐僧在黄风岭被妖怪抓住即将被煮,命悬一线,另一边孙悟空正与黄风怪恶斗,孙悟空能否及时赶到令读者揪心。
(3)叙事的节奏快慢交替,重要的情节细细描述,无关紧要的内容一笔带过,贴合读者的阅读期待。
【解析】解答时,需要细致分析名著中各章节的故事情节,以及各个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事例分析作答。
作答时,注意语句通顺,语言得体,故事情节要符合原著内容。
如《西游记》通过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创造出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
《西游记》的艺术想象奇特,丰富、大胆,在古今小说作品中罕有其匹的。
孙悟空活动的世界近于童话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丰富多彩。
浪漫的幻想,源于现实生活,在奇幻的描写中折射出世态人情。
《西游记》的人物,情节,场面,乃至所用的法宝,武器,都极尽幻化之能事,但却都是凝聚着现实生活的体验而来,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气息,折射出世态人情,让读者能够理解,乐于接受。
3.【浙江省湖州市2019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请从下列两组名著中任选一组,从主题角度提炼出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并结合小说的内容阐释理由。
A组:《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B组:《西游记》《骆驼祥子》【答案】A组关键词:磨难示例:《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八十一难,凭借无畏和勇敢的斗争精神终于取得真经。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当过童工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仍坚持创作。
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经受了种种磨难,并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了磨难。
B组关键词:磨难示例:《西游记》中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历经八十一难,斩妖除魔,最终取经成功,被封为斗战胜佛。
《骆驼祥子》中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拜托悲惨命运,但是经历三起三落后,他渐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最后沦为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经受了重重磨难,但结局却截然相反。
【解析】结合小说的主旨分析,两组名著都与“磨难”“意志”“信仰”有关。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八十一难,凭借无畏和勇敢的斗争精神终于取得真经。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历经磨难最终成为一名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
《骆驼祥子》中祥子试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命运,但是经历三起三落后,他渐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最后沦为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然后选择一组结合关键词分别分析即可。
4.【2019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火的历练】学校开展读名著活动,让学生认识了诸多特征鲜明的人物。
请在横线上填人恰当的词语。
(每空不超过4个字)在火焰山,面对一心复仇的罗刹女,孙悟空“三调芭蕉扇”,表现了其 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火烧瓦罐寺,怒杀肆意妄为的恶人,体现了鲁智深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经过战火的洗礼,保尔•柯察金成长为时代英雄,我们要学习他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志品质。
【答案】机智勇敢;嫉恶如仇;顽强拼搏【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1)需要根据《西游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相关情节去回答。
5.【2019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正行之际,忽闻得有人言语。
八戒仔细看时,看来是行者在山凹里,聚集群妖。
……②那呆子有些怕他,又不敢明明的见他,却往草崖边,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当中挤着,也跟那些猴子磕头。
③不知孙大圣坐得高,眼又乖滑,看得他明白,便问:“那班部中乱拜的是个夷人,是那里来的?拿上来!”说不了,那些小猴一窝蜂把个八戒推将上来,按倒在地。
行者道:“你是那里来的夷人?”八戒低着头道:“不敢,承问了。
不是夷人,是熟人熟人。
”行者道:“我这大圣部下的群猴,都是一般模样。
你这嘴脸生得各样,相貌有些雷堆,定是别处来的妖魔。
既是别处来的,若要投我部下,先来递个脚色手本,报了名字,我好留你在这随班点扎。
若不留你,你敢在这里乱拜!”八戒低着头,拱着嘴道:“不羞,就拿出这副嘴脸来了!我和你兄弟也做了几年,又推认不得,说是什么夷人!”行者笑道:“抬起头来我看。
”那呆子把嘴往上一伸道:“你看么!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行者忍不住笑道:“猪八戒。
”他听见一声叫,就一毂辘跳将起来道:“正是,正是!我是猪八戒!”他又思量道:“认得就好说话了。
”④行者道:“你不跟唐僧取经去,却来这里怎的?想是你冲撞了师父,师父也贬你回来了?有甚贬书,拿来我看。
”八戒道:“不曾冲撞他,他也没什么贬书,也不曾赶我。
”行者道:“既无贬书,又不曾赶你,你来我这里怎的?”八戒道:“师父想你,着我来请你的。
”(节选自《西游记》)20. 选文第③段中的“这里”是指______,猪八戒来到此地是为了请孙悟空去降服______。
21. 《西游记》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请从选文中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22. 《西游记》中很多人物既保持着动物性,又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请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简要分析。
【答案】20. (1). 花果山 (2). 黄袍怪21. 示例一:如“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当中挤着”中,“溜”和“挤”等动作滑稽可笑,把八戒不敢见悟空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示例二:如“你看么!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中的“好道认得嘴”,通过俏皮的语言,突出猪八戒的外貌特征,表现出其憨厚可爱,让人忍俊不禁。
22. 孙悟空:(1)动物性:长得一副猴相,雷公嘴、毛脸,具有猴子机敏乖巧、好动的习性;(2)神的本领(神性):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神奇本领;(3)人的特点(人性):心高气傲,容易冲动,爱捉弄人,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
猪八戒:(1)动物性:猪八戒嘴脸和猪相似,有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等特点;(2)神的本领(神性):天蓬元帅出身,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3)人的特点(人性):爱耍小聪明,爱在师父面前进孙悟空的谗言、动不动就喊“散伙”等。
【解析】20.由语段内容可知此语段出自《西游记》第30回《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后,唐僧误以为孙悟空误伤人命,将他赶回了花果山。
取经途中,路过碗子山时被黄袍怪抓住,八戒与沙僧不敌黄袍怪,八戒于是跑到花果山寻回孙悟空,打跑了黄袍怪。
21.本题考查《西游记》的语言风格。
诙谐幽默指说话或行为风趣,引人发笑。
《西游记》中八戒的性格最是诙谐幽默,语言上,如“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八戒打趣自己突出的外貌特征,表现了八戒的憨厚可爱,俏皮的语言让人忍俊不禁;行为上,“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当中挤着”,滑稽可笑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八戒不敢见悟空的心理。
2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要结合题意,从“动物性”“神的本领”“人的特点”三个方面,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中任选其一分析即可。
动物性主要指他们的外在形象和性格,如孙悟空的雷公嘴、毛脸等猴相及性急等性格;猪八戒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的猪相,且有猪的憨厚、力气大、贪吃、贪睡、懒惰等特点。
神的本领:孙悟空神通广大,会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长生不老等高超的法术;猪八戒是天蓬元帅出身,会三十六般变化,能腾云驾雾。
人的特点:孙悟空心高气傲,容易冲动、爱捉弄人,忠诚、嫉恶如仇;猪八戒爱耍小聪明,爱搬弄是非、动不动就喊“散伙”等。
6.【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可以采取多部联读的方法。
下面是《西游记义》《镜花缘》《格列佛游记》三部作品的阅读任务,请你完成。
【任务一】探究《西游记》《镜花缘》中的“女儿国”。
(1)简要概述唐僧和林之洋在“女儿国”的经历。
(2)作者写两人在“女儿国”的经历有何用意?请简要说说。
【任务二】探究孙悟空、唐敖、格列佛三个人物形象。
(3)同学们在探究这三个人物形象时,有的认为他们都很机智。
有的认为他们都根勇敢,你支持哪种观点?请结合作品相关内容简要阐述。
【答案】:(1)《西游记》女儿国国王相中唐僧后准备留他为国王,自己不惜屈尊为王后,唐僧不答应,最后孙悟空用计获得通关文牒并帮助唐僧脱身。
《镜花缘》中女儿国国王相中林之洋后准备招他为妃林之洋想尽办法却脱不了身,受尽折磨最后在唐敖的帮助下才得以脱身。
(2)《西游记》叙述唐僧在女儿国的经历,意在突出唐僧西天取经途中不受外界诱惑的坚定意志。
《镜花缘》叙述林之洋在女儿国的经历,描述女子所受的痛苦,意在表现女儿国的风俗习惯。
(3)【示例1】我认为他们都很机智。
孙悟空路上与妖魔鬼怪斗智,如三借芭蕉扇这一情节中,不断与铁扇公主斗智;唐敖在女儿国,揭檄文治水智敦林之洋;格列佛在小人国机智地用一泡尿浇灭宫廷大火。
【示例2】我认为他们都很勇敢。
孙悟空大闹天宫勇敢地与天庭对抗;唐敖在淑士国挺身面出,救出身处险境的徐承志;格列佛不畏艰险,一次次勇敢地冒险出航。
【解析】(1)《西游记》中唐僧在女儿国是因为女儿国国王看中了他,最后孙悟空巧妙地运用计谋获得了通关文牒,使唐僧顺利脱身而离开。
《镜花缘》中林之洋也是被女儿国国王看中,林之洋是在受尽折磨后,在唐敖的帮助下得以脱身。
(2)唐僧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作品旨在以他克服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表现他意志坚定,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设置女儿国的经历,也就是为了突出他不为金钱、女色所动,意志力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