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四
任务7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
【案例】
胡先生,28岁,2小时前游花卉园时突然张口喘息、大汗淋漓,入院后查:T 36.5℃,P 130次/分,R 32次/分,Bp 110/70mmHg,神志清醒,端坐位,口唇发绀,双肺叩诊过清音,呼气明显延长,双肺野闻及广泛哮鸣音,有奇脉。
病人自幼常于春季发生阵发性呼吸困难,其母患有支气管哮喘。
初步诊断:支气管哮喘。
思考:
1. 该患者突发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诱因是什么?
2. 支气管哮喘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对痰液粘稠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操作的能力、对咳痰无效患者使用负压吸痰器的能力、对低氧血症患者进行氧疗操作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支气管哮喘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指导。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评估的能力,尤其是对窒息先兆的判断及抢救配合能力、能够指导患者正确运用MDI;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为哮喘患者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
【新课讲解】
一、定义(图片)
是一种有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其特征是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
二、病因
1.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变应原:
花粉、虫螨、真菌、动物毛屑、工业粉尘、刺激性气体等。
2. 感染史: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
3. 食物:鱼、虾、蟹、蛋类、牛奶等。
4. 药物:普萘洛尔、阿司匹林等。
5. 其他因素:气候变化、受凉、剧烈运动、妊娠、激动、烦躁不安、焦虑,遗传等。
三、临床表现(视频、小组讨论)
1. 症状:先兆:鼻及眼睑发痒、干咳、打喷嚏、流泪。
症状: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
...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
端坐呼吸,咳大量白色泡沫样痰,发绀。
2. 体征:双肺广泛哮鸣音。
3. 支气管哮喘分期:急性发作期,以呼气流量降低为特征,多有诱发因素;慢性持续期,无急性发作但有哮喘症状;缓解期,未经治疗症状消失持续4周以上。
四、辅助检查
1.肺功能检查:可了解病情程度和观察治疗效果。
必要时作气道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呼气峰流速。
2.血气分析:呼吸衰竭判断。
3.胸片检查:排除其它疾病,有无并发气胸。
4.变应原检测:结合病史有助于对患者的病因诊断和脱离致敏因素的接触。
5.其它:如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痰检等。
五、治疗原则
防治原则为消除病因、控制发作及预防复发。
(一)消除病因去除过敏原及引起哮喘的刺激因素。
(二)应用支气管解痉剂
1.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为轻度哮喘首选药,平喘效果迅速,可口服或吸入。
2.茶碱类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是中效支气管扩张剂。
常用口服,必要时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注入或滴注。
本药有较强的碱性,局部刺激性强,不宜肌内注射。
静脉用药速度过快或浓度过高,可强烈兴奋心脏,引起头晕、心悸、心律失常、血压剧降,严重者可致心跳骤停。
急性心肌梗死及血压降低者禁用。
3.抗胆碱药物主要抑制分布于气道平滑肌的迷走神经释放,使平滑肌松弛,如异丙基阿托品雾化吸入。
(三)抗炎药物
1、糖皮质激素用于中、重度哮喘,其作用是抑制气道变应性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常用泼尼松,重症先静脉给予病情控制后改为口服激素,一般不宜长期应用。
2、色甘酸钠可稳定肥大细胞膜,对预防运动和过敏原诱发的哮喘最有效。
主要不良反应为对呼吸道的刺激,个别病人可引起恶心、胸闷等不适感。
3、抗生素伴有呼吸道感染者,可用磺胺类药物或青霉素等。
六、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支气管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有关。
2. 恐惧与哮喘发作时出现呼吸困难、濒死感有关。
3. 知识缺乏缺乏使用气雾剂的知识和技能,与缺乏指导或缺少信息来源有关。
七、护理措施(情景模拟)
(一)改善通气,缓解呼吸困难
1.为病人调整舒适的坐位或半坐位,或于床上放置一横跨病人腿部的小桌,令其伏于桌上。
2.协助排痰指导病人咳嗽时坐起、身体前倾,尽量将痰咯出。
痰液黏稠时多饮水,每日进液量至少为2500m1,或使用蒸汽吸入,或遵医嘱给予祛痰药物,并定期为病人翻身、拍背,促使痰液排出。
哮喘持续状态者每日宜静脉补液2500~3000m1,滴速为40~50滴/分。
哮喘病人不宜用超声雾化吸入,因雾液刺激可使支气管痉挛使哮喘症状加重。
3.给氧呼吸困难明显者遵医嘱给病人低流量鼻导管持续吸氧,注意湿化吸氧。
4.按医嘱使用支气管解痉药物和抗炎药物。
(二)加强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
密切观察咳嗽、咳痰情况,及时发现窒息等并发症并处理;按医嘱使用支气管解痉药物和抗炎药物,嘱病人在生活中留意观察与自我疾病有关的物质,如药物、食物、花粉及油漆等,避免接触可能过敏的物质和诱因。
减少发作次数,起到控制哮喘的作用。
八、健康指导(小先生)
1. 宣传哮喘知识,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向病人讲解和传授哮喘的有关知识,如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过敏原、冬春季节戴口罩、均可起到预防作用。
让病人知道哮喘虽不能根治,但可以预防,可以临床治愈。
帮助病人树立信心、战胜疾病,控制哮喘。
2. 寻找过敏原:嘱病人在生活中留意观察与自我疾病有关的物质,如药物、食物、花粉及油漆等,避免接触可能过敏的物质和诱因。
减少发作次数,起到控制哮喘的作用。
3. 康复指导:哮喘病人在缓解期应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但避免剧烈运动。
劝吸烟者戒烟,保持情绪乐观,避免劳累及感冒,减少哮喘发作次数,自由呼吸,提高生活质量。
【课堂小结】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有:吸入性过敏、感染、食物、药物等,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控制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抗炎药物首选糖皮质激素,预防运动性哮喘效果较好的药物是色甘酸钠,氨茶碱在使用时应严格观察心率变化。
【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中,该患者游花卉园时突然张口喘息、大汗淋漓等表现。
及辅助检查:T 36.5℃,P 130次/分,R 32次/分,Bp 110/70mmHg,神志清醒,端坐位,口唇发绀,双肺叩诊过清音,呼气明显延长,双肺野闻及广泛哮鸣音,有奇脉。
分析得出:该患者突发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诱因是吸入性花粉过敏,该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过敏原、冬春季节戴口罩;在生活中留意观察与自我疾病有关的物质,如药物、食物、花粉及油漆等,避免接触可能过敏的物质和诱因。
【护考模拟】
()1. 预防外源性哮喘发作最关键的措施是
A. 监测病情
B. 避免接触过敏原
C. 避免感染
D. 应用支气管扩张剂
E. 坚持服药
()2. 哮喘的典型症状是
A. 反复发作的吸气性呼吸困难
B. 反复发作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C. 反复发作的混合性呼吸困难
D. 逐渐加重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E. 一过性的混合性呼吸困难
()3. 支气管哮喘长期反复发作,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肺结核
B. 肺癌
C. 阻塞性肺气肿
D. 上呼吸道感染
E. 呼吸衰竭
()4. 哮喘持续状态是指严重哮喘持续时间达
A. 6小时
B. 10小时
C. 12小时
D. 16小时
E. 24小时
()5.关于氨茶碱的应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是中效支气管扩张剂
B. 常用给药途径为肌肉注射
C. 静脉注射时应稀释后慢推
D. 速度过快可引起头晕、心律失常
E. 浓度过高可导致血压下降、心跳骤停
()6.患者女性,45岁,有哮喘史5年,近来每当给爱犬洗澡后出现咳嗽、咳痰伴喘息,护士为其宣传教时应指出其最可能的过敏原是
A. 花粉
B. 尘螨
C. 动物的毛屑
D. 病毒感染
E. 精神因素
()7.病人男性,20岁,因反复喘息而求医自述发病常在春季,为突然发作的呼吸困难、咳嗽,咳出白色粘痰后气促减轻,喘息停止。
血象检查有嗜酸粒细胞增多
IgE增高,应诊断为
A.内源性哮喘 B.喘息型支气管炎 C.外源性哮喘
D.混合性哮喘 E. 肺气肿
()8.病人,女,21岁,哮喘史2年,前一日在植物园游玩时因突发喘憋、大汗来诊,此时肺部听诊最可能听到的是
A.双肺满布哮鸣音 B.双肺满布小水泡音 C.双肺底散在湿罗音
D.右下肺固定湿罗音 E. 胸膜摩擦音
()9. 色甘酸钠主要用于
A.控制哮喘发作 B.预防哮喘发作 C.改善通气功能
D.抗感染 E.止咳化痰
()10. 吴某,男,67岁,感冒后呼吸困难,有轻微发绀,神志清醒。
原有支气管哮喘发作史。
该患者采用的合适体位是
A.坐位 B.侧卧位 C.仰卧位 D.头高足低位 E.随意卧位【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布置几位同学重点说一说肺炎的诱因及护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