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化学原理-吴金平-2013第六章603-1-wu

电化学原理-吴金平-2013第六章603-1-wu


此时的电极反应处于“部分可逆”状态。
生产和科学实验中: j:10-6-1Acm-2
例如:当j0≥10-100 Acm-2时,电化学平衡几乎不可能 受到严重破坏。
当j0≤10-8 Acm-2时,测得的极化曲线几乎总是 半 对数型的。
低过电 位区
<10mV
弱极化区间
η一般在25-100mV
高过电位区
>100mV
r j
j0
exp
F
RT
c
当a很大时:ja
s j
j0
exp
F
RT
a
适用条件:η很大(>100mV)
在c很大时,(实)线c ~ log
jc与(虚)线c ~ log
r j
重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2.3RT
F
log
j0
2.3RT
F
log
jc (虚线
r j)
高过电 位区
a
2.3RT
F
log
j0
2.3RT
F
log
ja (虚线
作业:P357-359 4、5、6、7、8、
思考题:
P354-355: 8、11、12、13、
§6、3稳态电化学极化规律
本节学习目的:
掌握高过电位下的巴特勒-伏尔摩(Batler-Volmer)方程 的近似表达式-对数关系式(塔菲尔关系式)和低过电位 下的巴特勒-伏尔摩(Batler-Volmer)方程的近似表达式线性关系式及其适用的前提和条件,重点是塔菲尔关系式。 掌握稳态电化学极化规律、看懂稳态极化曲线图、能 根据近似公式和有关图表进行等的计算。
是电子转移步骤,传递系数α=0.45及1mol/L ZnSO4 溶液的平均
活度系数
。试问25℃ 时该电极反应的交换电流密
度是多少?
已知: 电极反应:
分析:根据题意知此电极过程的控制步骤是电子转移步骤,所
以,可以用巴特勒-伏尔摩方程来计算,能否用塔菲尔公式来计 算?需通过ηc的大小来判断, ηc=?
解: 电极反应: Zn2 2e Zn
公式的适用范围:适用于j较大时的情形。
2、线性关系式
实验指出: ω为常数,其值与金属电极的性质有关。 公式的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j很小的情形
当 j 很小时: η与 j 呈线性关系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和这样的规律?需要从 理论上作出解释!
二、巴特勒-伏尔摩方程
当电子转移步骤成为电极过程的控制步骤时,电极的 极化称为电化学极化。
三、高过电位下的电化学极化规律
jc
r j
s j
j0
exp
Fc
RT
-exp
Fc
RT
ja
sr j j
j0
exp
Fa
RT
-exp
Fa
RT
当 ηc 很大时:
exp
F
RT
c
exp
F
RT
c
,
rs j j
当 ηa 很大时:
exp
F
RT
a
exp
F
RT
a
,
sr j j
当c很大时:jc

s j
r j,
则净的电流为氧化反应电流,电极为阳极极(anode),
sr
即电极反应速度为阳极极化电流密度 ja,即:ja j净 =j j
j =j 0
exp
F
RT
j
j0
exp
F
RT
阴极极化电流密度:jc j j
jc
j0
exp
F
RT
-exp
F
RT
阳极极化电流密度:ja j j
有三个电极反应,其交换电流密度之间有如下关
系:
,试比较
(1)当通过各电极的极化电流相同时,过电位的相对大 小;
(2)当过电位相同时, 通过各电极的极化电流的相对大小.
阴极极化电流密度:
jc
j0
exp
Fc
RT
-exp
Fc
RT
阳极极化电流密度:
ja
j0
exp
Fa
RT
-exp
Fa
RT
jc
j0
exp
Fc
RT
-exp
Fc
RT
ja
j0
exp
Fa
RT
-exp
Fa
RT
• j 0 的大小反映了电极(氧化还原)反应的难易程度:
j 0 越大,电极反应进行越快,在给定极化过电位下, 电流密度越大。
-/V
1.000 1.055 1.080 1.122 1.171 1.220 1.266 1.310
jc /(A/cm2) 0.0000 0.0005 0.0010 0.0030 0.0100 0.0300 0.1000 0.3000
若已知速度控制步骤是电化学反应步骤,试求:
(1)该电极反应在 20 ℃时的交换电流密度。 (2)该极化曲线塔菲尔区的 a 值和 b 值。
单电子电极反应巴特勒-伏尔摩(Batler-Volmer)方程
高过电位区(塔菲尔区):η很大(>100mV)
低过电位区(线性区): η很小(<10mV)
生产和科学实验中: j:10-6~1Acm-2
高过电位
低过电位
六、稳态极化曲线法测量基本动力学参数
1、根据实验测定的阴极 和阳极极化曲线求j0值
F
F
阳极极化时: a 2.3RT log j0 , b 2.3RT
F
F
1、塔菲尔公式:
a b log j
a、b为两个常数。 a:为电流密度j等于单位数值时的过电位值η,其大小 与电极材料的性质、电极表面状况、溶液的组成、及 实验的温度有关。
b:其数值对大多数金属而言相差不多,在常温下约为0.12V
Q c 0.210V 100mV,c ( jc )满足塔菲方程,即有
c=-
2.3RT
nF
log
jo+ 2.3RT
nF
log
jc
log
j o=log
j-
nF
2.3RT
c
=log(0.03) 0.45 2 0.210 -4.72 0.0591
j0=1.9 10-5 A/cm2
四、低过电位下的电化学极化规律
Rr
RT j0F
j
j0F RT
c
斜率 j0F RT
j ()
0
j0F RT
Rr
c
j
RT j0F
1 斜率
方法一:
j 0 FKco cR
K
j0 Fco cR
方法二:
Q
j0
F
K
cO
exp
F (平
RT
0 )
K
FcO
exp
j0
F (平
0)
RT
9. 20℃时测得铂电极在1mol/LKOH溶液中的阴极极化试验数据 如下表:
稳态时:j外 j j =电子转移步骤的净反应速度
稳态条件下的电化学极化规律
rs j净 j j
j =j 0
exp
F
RT
j
j0
exp
F
RT

r j
s j,
则净的电流为还原反应电流,电极为阴极(cathode),
rs
即电极反应速度为阴极极化电流密度 jc,即:jc j净 j j
Q Rr
RT j0F
Rr
8.314 298.15 2105 96500
cm-2
642cm-2
答:250C时,电极反应的极化电阻值为642Ωcm-2。
若再测得极化过电位a,则即可算得腐蚀电流密度:ja
a
Rr
于是就可预测锌板的寿命
五、弱极化区间的电化学极化规律
j处于两种极端情况之间时,
均不能忽略
此时,η一般在25-100mV(n=1时)
一定大小的外电流通过电极的初期,单位时间内流入 电极的电子来不及被还原反应完全消耗掉,或者单位 时间内来不及通过氧化反应完全补充流出电极的电子, 电极表面出现附加的剩余电荷,改变了双电层结构, 使电极电位偏离通电前的电位,即电极发生了极化。
电极电位的改变又将改变该电极上进行的还原反应速 度和氧化反应速度,这种变化一直持续到还原反应电 流和氧化反应电流的差值与外电流密度相等为止,即 电极过程达到了稳定状态。
平 a b log j
2 1
1.35-φ/V/V 1.3 1.25 1.2 1.15 1.1 1.05
log j0 3.83 j0 1.48104 Acm2
a 平
1.00V (1.362V)
0.362V
斜率b
c,2 c,1
(log j)2 (log j)1
0.093
j 0 越小,电极反应进行越慢,在给定极化过电位下, 电流密度越小。
稳态条件下的电化学极化规律:
jc
j0
exp
Fc
RT
-exp
Fc
RT
ja
j0
exp
Fa
RT
-exp
Fa
RT
两种极端情况下电化学极化规律
η>100mV
高过电位下 电化学极化规律
η<10mV
低过电位下 电化学极化规律
平=
o+
2.3RT 2F
log
aZn2+
在1mol / L ZnSO4溶液中,aZn2+= CZn2+=0.044 1=0.044, 又查表知 o=-0.763V,所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