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问题的方法 以下的几个练习的方法,可以帮助读者训练和加强自己对直觉的运用,从而提高我们的直觉分析能力,如果你已经很会利用直觉,你也可以利用这些练习,让自己更有效地使用这个能力。
1.放松法 一个比较容易让直觉出现的方法就是放松。
所谓放松,就是静静地坐着,从容地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
时间的长短并不一定,短则只要5分钟,长则可以是20分钟或是更长的时间,而且也不限定地点,你可以选择坐在椅子上,或是在浴缸里。
放松就像一种解码器,可以帮助人们的思想从各自的理智思考和分析中解放出来,产生直觉。
这个方法可以让决策者心中所有的有意识活动,去聆听潜意识发出的声音。
正如纽曼宁丽·肖纳丽亚在她的书《启发直觉》中所解释的:“你要学习去聆听心里的答案。
为了能听得到心里的声音,你必须先让自己的思想静下来,而不是在脑海中装满了各种你觉得需要去了解的信息。
” 在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这项练习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尤其是当你面对非常紧急的状况时,做这种练习简直是一种奢侈。
但是,当你容许自己花一点点的时间,让自己从各种表面的信息中跳出来,你的潜意识思考过程就不会被阻挡,而你也会有机会了解自己心灵隐藏的声音。
让自己放松的其中一个最佳方法,是留意自己的呼吸。
你只要静下来听一听自己呼吸的声音,如果你发现自己分了心,不再专注于听自己的呼吸,你必须把心再拉回来。
有些人也许会抗拒这样的练习,即使是最基础的练习他们也做不下去。
这些人可能心里会想:“天哪,万一有人闯进来,看到我在做这种傻事情怎么办?他们搞不好会以为我在搞迷信活动呢!”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么不妨把门锁起来。
要让直觉自然地出现,重要的诀窍就是要走出第一步。
一旦你跨出第一步,接下来的过程就会容易许多。
把身体放松,然后倾听自己内在声音的同时,你也可以感受肢体节奏带给你的启示。
有些人甚至可以发现,他们从来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对外界会有这样的反应。
总之,一旦你的思绪可以完全静下来,即使只是很短的时间,在你心灵深处的各种“东西”就会获得解放。
2.易位思考法 要想产生正确的直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不要有所筛选。
下面这个练习可以帮助你不筛选外界信息。
拿一叠小便条、一张纸或直接用电脑,让自己完全平静下来后,找出一个对你最有正面影响的人,可以是你的一位长辈,也可以是一位老师、一位神父。
然后问他:“你喜欢我的哪一点?”接着把自己当作是对方,回答这个问题,并且写下答案。
记住:要一五一十的,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能只挑你喜欢的去写。
透过这种想到就写的过程,可以培养你广纳各种信息的能力,不会受到脑海里既存意识的影响而有选择性地接收信息。
在整个过程中你是主人,但是你不控制信息,信息可以自由地进入你脑海,而你必须把它们都记下。
当你觉得再也想不出可以回答第一问题的答案时,你要接着问自己第二个问题。
和第一个问题一样,你必须把自己当做是那位对你影响最深远的人,然后问自己:“我还可以从你那里学到些什么?”跟前一个问题一样,把答案全写下来。
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激发想像力,并且进一步挖掘你的直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个游戏。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虽然你让所有信息自由地进入你脑海,你仍然是整个过程中的主人。
这个练习做得越多,你就越能听到心灵深处一些平常听不到的声音,而且也就越能摆脱过去选择性地接受信息的习惯。
3.脑力激荡法 脑力激荡对于一群有共同目标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团体练习。
要进行脑力激荡的练习,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图表和一枝笔。
做这种练习的目的,是要让一群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出最多的构想。
进行脑力激荡练习的方法很简单:当一群人坐下来后,大家找出一个问题或现象,然后在图表的最上端写上现象,接着,参加的人要在现象之下提出各自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很重要的是,必须要有一个人把所有的意见都完整地记录下来。
在这一轮的脑力激荡中,所有的意见都不会被遗漏,也不会被批评或评断。
而且参加的人只要想到新的意见,就可以随时提出,不必等前一个人发言完毕后才讲。
这种脑力激荡最好时间不要太长,5~10分钟 是最理想的。
当所有构想都被记录在图表上后,接下来的工作是要分出重要性的优先顺序。
首先,在构想边上标上“一”或“二”。
一代表“优先”,二表示“没那么优先”。
当所有在表上的构想都被标示为“一”时,就可以开始第二步,也就是将这些构想以更严格的标准评估一遍。
脑力激荡必须在一个大家都愿意把想法说出来的环境下进行,必须鼓励参加的人听自己的直觉,并且和别人分享。
然后,透过把所有被提出的意见和构想写下来,让每一位提出构想的人都觉得受到重视,觉得有成就感。
人们宁可见到自己的构想比别人的差,也不愿意自己的想法完全不被考虑。
这个方法,可以激发更多的直觉产生。
4.睡眠思考法 你也许会觉得,当你必须在短时间内作决定时,“等着让决定自己出现”是件很奢侈的事情。
然而,强迫自己作出来的决定,代价也可能很高。
下面这个方法,就是锻炼你在睡觉前专心想某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然后在睡醒后找出答案。
在晚上就寝前,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深呼吸几下,然后开始集中注意力,想一个你要解决的问题。
先不要试着去解决各种相互冲突的想法,只需要让自己想着那个决定,然后告诉自己:“我要在起床的时候找出答案。
”接着,再深呼吸几下,然后把注意力放松。
如果你 无法让自己把注意力完全放松,试着想像你最想去度假的地方,并想像自己已经到了那里。
做这项练习的基本前提,是你必须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相信你所知道的事。
当你在隔天早上醒来时,问你自己:“我该怎么做?”然后,仔细地把你的想法和决定写下来。
5.具象思考法 约克利亚公司的阿力瓦西姆提出两种建议练习的方法。
第一个练习是把事物具象化的练习。
你必须找个安静的地方,把过去一年发生的事,尤其是那些对你具有深刻影响的事一一具象化。
接着,想像你希望在明年年底能达到的目标,然后把它具象化,再一步一步地追溯到目前的你。
阿力瓦西姆建议,这么做不是要你实际上照着这个练习的程序一步一步地去做,只是要你把它当做一种思考的方向。
他所建议的第二个练习,是用掷铜板来作决定。
这个练习的重点,也不是要你在面对问题时真的用掷铜板来作决定,而是要你观察自己从掷出铜板到作出决定过程中的反应,这个反应能帮助你了解自己在想什么。
6.捕捉法 这个方法是要帮助你找到和捕捉到自己的直觉。
做这个练习要花一整天的时间。
打开一本小的口袋型记事本,把你脑海中所有闪过的直觉(或是你觉得是直觉的直觉)写下来。
记住,不要筛选任何的想法,只要把它们都写下来。
这些想法可能包括:开车时要不要变换车道(等你下了车再写,不要一面开一面写)、突然想买束花给自己心爱的人、突然想买一本平常不买的杂志、突然要买一款手表送给客户作纪念等等。
这个练习只是让你知道直觉的“跳动节奏”,至于你最后换不换车道、买不买花,买不买手表都随你,不过,不管你最后决定怎么做,都不要忘了写下结果。
到了一天结束后,拿出笔记本,算一算今天你发现自己有几次直觉。
然后,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不必作记录,只要注意自己的直觉就好。
隔一个礼拜后,再重复上周做过的练习,然后,比较两次的结果。
你可能会发现,直觉产生的次数增加了,而且更能和你的需求配合。
7.配对法 有一种叫“集中注意力”的扑克牌游戏,对于直觉的产生很有帮助。
如果你有小孩,也可以和他们玩这个游戏,既有趣又能开启他们的直觉。
玩法是这样的: 拿一副扑克牌,分成4列,每列13张,发牌时牌面朝上。
牌发完后,快速地回到最前面,把牌一张张地翻过来变成牌面朝下。
然后,根据你对牌的记忆,开始把同花色的牌拼凑在一起。
记住,当你觉得哪张牌该换个位子时,就让它换。
如果你是和小孩玩这个游戏,观察他们的反应,看他们如何作出不可思议的配对。
这不是智力测验,只是一种帮助你扩展能力极限的练习。
8.缩小放大法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
把眼睛闭上,保持正常的呼吸。
想像你所能想到的最小的东西,然后把这个东西的样子在你脑海中放大,一直大到像豌豆一般大小,再大到像棒球、篮球、大雪球、大圆石、一座城市、地球、太阳系、整个宇宙以及好几个宇宙…… 然后,跨越宇宙,让脑海中一片漆黑,接着问你自己:“现在我想要看什么东西?”记得把你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图像记录下来——即使你可能当时还搞不清楚那是什么东西。
以上种种方法都是用来训练你的直觉分析力的,你不妨试试吧。
五、直觉法 直觉在分析问题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实,直觉是离不开实践经验的,对于那些经验丰富的人,这种理性分析的过程是发生在潜意识中的,是十分迅速、来不及感受到的,所以表现为产生于瞬间的直觉。
韦特海默说:“根据我的体验,我认为真正解题的要点是:不要为习惯所束缚、蒙蔽;不能像奴隶一般重复所学过的东西;进行分析时,脑子不要太机械化;不要有片面的态度;不要注意琐碎方面的东西;也不要进行零敲碎打的运算。
而是要自由地、没有成见地观察全局,设法发现问题与情境怎样互相联系;设法深入、发现并找出问题的形式与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最好的情况下,接触到情境的根源,冲破困难,将有规则的……结构上的特点揭示得一清二楚。
”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对思维对象的结构进行整体的把握和直接的理解,不是靠分析性思维,而是靠整体思维才能够得到事物对象的整体图像。
为了得到真正的图像,我们必须对分析对象提出如下的问题: ·这些运算是怎样产生的? ·它们怎样参加到情境之中? ·在实际过程中,它们起了什么作用? ·它们只是偶然得来的吗? ·这个过程只是一系列幸运的偶然事件吗? ·为什么恰恰是这些运算呢? 格式塔心理学家对整体方法、结构方法的强调自有其合理之处,但他们无法对结构方法给出明确的具体的步骤。
这无疑会妨碍人们对它的理解和应用。
根据西奇维克的观点,把直觉分为3类: 第一,诉诸特定事例的直觉; 第二,诉诸一般命题的直觉; 第三,诉诸根本原则的直觉。
西奇维克认为,哲学反思的基本题材,不是关于特例的直觉,而是关于一般原则的直觉。
有一位名叫卡斯特的管理学家曾经十分明确地指出:“管理者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很少使用逻辑分析与推理。
我的研究表明,83个战略决策,仅有18个是明晰而符合逻辑的,其余大部分是直觉的、即兴式的。
” 卡斯特所说的“研究”实例,都是大型企业,许多是世界上一流的跨国公司。
这就是说,即使大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明晰而符合逻辑的”,才仅仅占18 83,即21.7%;而78.3%的决策制定是由直觉分析引发的。
那么,对于中小企业或个人来说,直觉分析和直觉判断引发的决策所占的比例一定要大得多。
不过,我们必须提醒读者,直觉分析和直觉决断,绝不是头脑一热的分析,更不是赌博心理所引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