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简述湿地的主要功能答:(1)湿地的生态效益a 维持生物多样性。

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B 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

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方面功能十分显著。

C 降解污染物。

(2)湿地的经济效益a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

b提供水资源。

c提供矿物资源。

d能源和水运。

3)湿地的社会效益a观光与旅游。

b教育与科研价值。

2、简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答:(1)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Fairness)内涵。

“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

然而,在人类需求方面存在很多不公平因素。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涵义是:一是本代人的公平。

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

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代际间的公平。

这一代不要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2)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Sustainability)内涵。

布伦特兰夫人在论述可持续发展“需求”内涵的同时,还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可持续发展不应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大气、水、土壤、生物……”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3)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Common)内涵。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

3、形成酸雨的主要条件是什么?答:1.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转换条件一般说来,某地SO2污染越严重,降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就越高,导致PH值越低。

2. 大气中的氨大气中的氨(NH3)对酸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氨是大气中唯一溶于水后显碱性的气体。

由于它的水溶性,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中的酸反应,起中和作用而降低酸度3. 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大气中的污染物除酸性气体SO2和NO2外,还有一个重要成员——颗粒物。

颗粒物的来源很复杂。

主要有煤尘和风沙扬尘。

4.天气形势的影响如果气象条件和地形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则大气中污染物浓度降低,酸雨就减弱,反之则加重(如逆温现象)4、臭氧层及其保护途径有哪些?答:爱护臭氧层,要求我们每个人都采取实际行动去少用或者不用对臭氧层有损害的氟氯碳、哈龙、氯氟烃、甲基溴等物质,因为使用包含这些物质的产品会导致对臭氧层的消耗。

下面列举在日常生活中含有消耗臭氧层物质或生产中使用这些物质的物品: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包括家电、运输制冷、工商制冷)、泡沫(大量存在于沙发、一次性发泡餐盒、汽车内饰发泡件、保温喷涂)、灭火剂、气雾剂(摩丝、杀虫剂、外用药喷雾剂)、清洗剂、膨胀烟丝等。

以下是有助于保护臭氧层的个人行为:爱护臭氧层的消费者购买带有"无氯氟化碳"标志的产品;爱护臭氧层的一家之主合理处理废旧冰箱和电器,在废弃电器之前,除去其中的氟氯化碳和氟氯烃制冷剂;爱护臭氧层的农民不用含甲基溴的杀虫剂,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选用适合的替代品,如果还没有使用甲基溴杀虫剂就不要开始使用它;爱护臭氧层的制冷维修师确保维护期间从空调、冰箱或冷柜中回收的冷却剂不会释放到大气中,做好常规检查和修理泄漏;爱护臭氧层的办公室员工鉴定公司现有设备如空调、清洗剂、灭火剂、涂改液、海绵垫中那些使用了消耗臭氧层的物质,并制定适当的计划,淘汰它们,用替换物品换掉它们;爱护臭氧层的公司替换在办公室和生产过程中所用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如果生产的产品含有消耗臭氧层物质,那么应该用替代物来改变产品的成分;5、什么是温室效应?产生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有哪些?1、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那么地表温度将会下降约3度或更多。

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高。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

2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自然或人为产生的的气体成分,它们能够吸收和释放地球表面、大气和云发出的热红外辐射光谱内特定波长的辐射。

该特性导致温室效应。

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和臭氧(O3)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

此外,大气中还有许多完全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如《蒙特利尔议定书》所涉及的卤烃和其它含氯和含溴的物质。

除CO2、N2O 和CH4外,《京都议定书》将六氟化硫(SF6)、氢氟碳化物(HFC)和全氟化碳(PFC)定为温室气体。

6、噪声的主要危害及其主要控制措施答一. 对人健康的影响(1).听力噪声会损伤的人听力,这种损伤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2).神经系统噪声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的基本生理过程-----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导致条件反射异常。

(3).心血管系统噪声可以使交感神经紧张,从而导致心跳加剧,心律不齐,血压高等。

(4).消化系统噪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还会引起胃肠系统的分泌和蠕动功能改变,引起代谢过程的变化,出现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的代谢失调,造成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等。

二.对人心理的影响噪声超过90分贝,人的听力将受到损伤;噪声超过70分贝,人就不能正常工作;噪声超过50分贝,人就难以入睡。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控制:噪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一)噪声源控制1,消除噪声发生的根源:改进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机械摩擦,改变喷口形状2,采用吸声,隔声装备(二)从噪声传播途径上控制1,阻断传播途径2,改变机器设备的安装方向3,原理噪声源(三)对接受者的防护对接受者进行防护,除了减少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外,可采取各种个人防护手段,如佩带耳塞,耳罩或头盔等。

7、论述水质量监测的主要内容答:(一)水质的物理指标水体环境的物理指标项目颇多,包括水温、渗透压、混浊度(透明度)、色度、悬浮固体、蒸发残渣以及其它感官指标如味觉、嗅觉属性等等。

1.温度温度是最常用的物理指标之一。

2.嗅与味被污染的水体往往具有不正常的气味,用鼻闻到的称为嗅,口尝到的称为味。

3.颜色与色度天然水经常表现出各种颜色。

4.混浊度与透明度水中若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物质,常会发生混浊现象。

5.固体含量天然水体中所含物质大部分属于固体物质,经常有必要测定其含量作为直接的水质指标。

各种固体含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总固体。

即水样在一定温度下蒸发干燥后残存的固体物质总量,也称蒸发残留物;(2)悬浮性固体。

即将水样过滤①,截留物烘干后的残存的固体物质的量,也就是悬浮物质的含量,包括不溶于水的泥土、有机物、微生物等;(3)溶解性固体。

即水样过滤后,滤液蒸干的残余固体量(二)水质化学指标利用化学反应、生物化学的反应及物理化学的原理测定的水质指标,总称为化学指标。

由于化学组成的复杂性,通常选择适当的化学特性进行检查或作定性、定量的分析。

根据不同的分析方法可以把化学指标归纳如下:1.中和的方法包括水体的碱度、酸度等;2.生成螯合物的方法如Ca2+ Mg2+及硬度等;3.加热和氧化剂分解法将含生物体在内的有机化合物的含量以加热分解时产生CO2的量[总有机碳(TOC);微粒有机碳(POC)]、分解时消耗的氧量[总耗氧量(TOD)]或消耗氧化的量[化学耗氧量(COD)]来表示的指标;4.生物化学反应的方法论以生物化学耗氧量(BOD)为代表,是测定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所需消耗的氧量,包括测定微生物在呼吸过程中产生的CO2的量以及利用脱氢酶等酶活性法来测定有效生物量等指标;5.氧化还原反应及沉淀法。

最典型为溶解氧含量及氯离子含量等指标。

6.电化学法。

有水的电导率,氯化-还原电位(pE)以及包括pH在内的离子选择电极的各种指标,如F-、NH4+以及许多金属离子;7.微量成分。

以仪器分析为主要检测手段。

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液相色谱法,中子活化分析法以及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等。

指标项目众多,如生物营养元素、各种化学形态的重金属离子及非金属微量元素、微量有机物、水已的污染物(如有机农药、油类)以及放射性元素等等。

8、论述固体废物的特点及其主要控制措施答:固体废物通常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物主要包括1、直接占用并具有一定空间2、品种繁多,数量巨大3、包括了有固体外形的危险液体及气体废物液体和用容器装的气体,如装在容器中的废酸,废碱或气体在法律上都称为危险废物,均列于危险废物的管理范畴之内。

①改革生产工艺,少排废物:提高产品质量,生产使用寿命长的产品,使物品不致很快变成废物。

采用精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排放量。

例如在选矿工序中,提高铁矿石品位,可以少加造渣剂和焦炭,从而减少高炉渣的排放量。

工业先进国家采用这种方法后,高炉渣排放量比原来可减少一半以上。

②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改革传统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使生产第一种产品的废物,成为第二种产品的原料,使生产第二种产品的废物又成为生产第三种产品的原料等等,最后只剩下少量废物排入环境,这样能取得经济的、环境的和社会的多方面的效益。

③把固体废物纳入资源管理范围:制订固体废物资源化方针和鼓励利用固体废物的政策。

建立起固体废物资源化体系,把有明确用途的废物纳入资源分配计划;暂时不能利用的废物作为后备资源储藏起来。

④制定固体废物的管理法规:有关防治固体废物的污染和利用固体废物的政策都通过立法手段体现出来。

一些国家都制定固体废物管理法规以及环境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