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开学后要教初一了,经过一轮的教育教学,我深刻体会到初一阶段的重要性,我认为初
一年级的管理目标是:尽快适应小升初后的转变,树立学习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会
自我管理、自主学习;掌握基本交往能力,合理调控情绪,树立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围绕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扎实开展行为规范养成,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营造积极向上的舆
论导向,逐渐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从而形成个人和集体发展的巨大教育力量,引导学生进
行自我教育,有力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同时,我校初一新生在学习习惯、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及学习成绩都存在着极大欠缺。首
先,我积极引导,围绕小学和初中的衔接的问题,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觉养成预习、认真听
讲和记课堂笔记、及时复习的良好习惯。其次要结合我校学情特点,培养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信心,勤奋、扎实、全力以赴,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再次加强方法
辅导,特别是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如语文坚持练笔、数学解题尝试举一反三、英语的听力、
阅读训练等,都是好办法。同时要鼓励并帮助孩子分析错例原因,既而发现学习或考试中的
缺陷。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克服初一学生唯我独尊、孤芳自赏、远离集体、人际关系紧
张等自私幼稚心理,克服叛逆心理和放纵情绪,通过入学教育、班会、课堂教学等途径,细
致进行心理教育、调适和疏导,摒弃独生子女在一定程度上所共有娇惯、脆弱、以自我为中
心等缺点,学会宽容、互助、自省、交流、自我批评、诚实守信,认真处理好同学关系、师
生关系,培养合作意识,树立团队精神,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大家庭氛围。
创试班级小组合作竞争管理模式,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能力。主要做法:
1、点将激将——选好小组长。选小组长,除了考察这个学生的成绩外,他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表达能力、责任心、荣誉感和亲和力都要顾及到。遣将不如激将。首先从班级成绩名列前茅
的学生中找出有能力的同学,把他们聚集在一起开会,进行动员,我把他们比喻成班级的先
锋官,未来的管理者、决策者甚至是CEO,要他们组建自己的小团队,管理自己的团队,打造
自己的团队,创出自己团队的名牌和口碑!至此,点将激将成功,进入组建小组阶段。
2、挑兵换将——分好小组成员。好的小组的建立是一个优秀班级建设的基础,所以分组至关
重要,每个小组长都想把那些学习好、习惯好、好管理的学生揽入麾下,班级的学生人数是 55
人,先除去13个小组长,其余42人按成绩分成13组。为尽可能做到小组间的均衡搭配,增
进组内成员的和谐相处,采取组长挑选组员的方法。依据期中考试成绩,请小组长按13—1
名的顺序完成第一轮挑选,第一轮挑选的成员为副组长,再按1—13的顺序完成第二轮挑选,
再按13—1名的顺序完成第三轮挑选。同学们觉得这样的分组挺公平的,民主、平等。最后
让组长回去想想小组的名字,计划、目标和口号等,准备在下周的班会上集体亮相。给学生
一个合适的定位和角色,他们的创新和潜能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3、约定亮相——展示小组风貌。小组成员确定后,四人分两排前后坐在一起,原则上一、四
坐在一起,二、三坐在一起,组长也可以根据组员的性格特点决定谁和谁坐同桌,每周换座
位时一个小组整体挪动。每个小组组长发动自己团队的成员,集思广益,找一个最响亮的名
字,制定团队目标和口号,并利用一周时间进行组规的制定和约束,对组名进行设计,选择
组训,规定写小组日记的顺序和方法,班会课进行“闪亮登场”,集体上台亮相,展示自己团
队的风采。
4、自评互评监督——竞争良性运行。闪亮登场后,各小组将自己团队的名字,组训,宣言,
成员介绍、组规,奋斗目标用手抄报的形式贴在了班级的墙壁上,那鲜亮的组名时时映入眼
帘,刺激和警醒着每个组员。每天除了组内的个人和小组日记者进行自评外,值日班长和班
委也要对各个小组进行评价和监督,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也要对每一节课各个小组进行监督和
评价。对给团队抹黑的组员或表现不好的组员要自我反思,自己找出自我促进的办法、措施,
组长做为监督。每天没有得到优秀小组称号的就查找原因,最终每周评选出优秀小组。这样
小组之间进入良性竞争的轨道。
5、奖励激励——互助进步双赢。小组要想动起来,减少冲动后的短时兴奋,保持持久成长的
良好态势,必要的奖励和激励是不可或缺的。别样的奖励会很受学生欢迎,小组一个月能连
续四周获得优秀小组,可以获得一次兴趣活动,如进行一次篮球赛等课外活动;学习成绩位
列前三名的小组和进步最大的小组可以积分累计到下一次;表现好的同学和进步大的同学可
以得到给家长的喜报和相应的物质奖励。周末组长给每个组员写上几句“组长寄语”,大考前
互写激励语,温馨的提示语,让人人心欢喜,感觉有奔头,进步就是成功,把个人目标和小
组目标结合起来,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相互鼓励,相互督促,使得组内同学关系
和谐,小组整体进步。
自我约束的个人小组自评、值日班长和小组之间相互监督的互评让课堂纪律大大好转,回答
问题的多了,同学间的矛盾减少了,连让老师头疼的座位问题也都会变成在小组内自行协调
解决,各个小团队为了争得荣誉想各种办法,因为只要有进步就是成功,就能得到承认和表
彰,就能体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和位置。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协调学生解决
不好的关系,想方设法欣赏和奖励那些积极进取的学生,以便带动更多的人奋发向上;帮助
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如:组织调动学生开展每日一故事活动,读书交流活动,小组书
法比赛活动,辩论会、学法交流会、演讲会、才艺展示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反过
来又让小组的凝聚力更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重视特殊生的转化,鼓励特殊生树立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坚定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
的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特殊学生,教育者必须正
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变换教育方式感化他们。转化特殊生,使他们拥有积极上进的信心、
决心,有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1、 为特殊学生建立成长档案。
为每名特殊学生建立发展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特殊学生类型”、“家庭状况
说明”、“监护人基本情况”、“学生校内外表现及主要存在问题”、“帮扶措施及教育过程记
录”等信息,全程记录特殊学生的成长发展轨迹。学生的详细情况,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
要准确把握,一起扎实做好特殊学生帮扶工作
2、 班级帮扶,进行信心教育。
(1) 及时与特殊学生沟通,了解情况。是家庭原因导致的还是环境或是其它什么原因出现
的问题,让他们感到被关心爱护。
(2)任课老师采取尊重、宽容、理解的态度,避免歧视和同情情绪的表现。同时,当发现问
题时,进行及时沟通,给予鼓励,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被老师的接受和理解,增强自身发展
的动力。
(3)组织班内同学一对一结对帮助,多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对他们表现不足的地方能够诚
恳地提出建议和意见,帮助他们不断改进自己。
(4)发现进步,及时表扬。特殊学生的改变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还会出现反复,只要发现
他们有所进步,都应不吝表扬。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向善的心理,都有内在的潜能。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就是从点滴
做起,从细节入手,引领学生走向真善美,走向乐学好学的理想境界。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要因材施教,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礼。
我们要树立“没有一个差学生”的理念,采取各种教学方式把工作做到学生心里去。“关注每
一个孩子的成长”是我们教师的天职,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本分。我们应用心用力对特殊学
生去做一切可以帮扶的工作,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尽可能多的平台。
3、家校联合,不留教育的盲点。
有的家长由于工作的原因、认识的原因、或是方法等方面的原因,跟老师联系的不够。特别
是学困生的家长,由于孩子学习不好,家长就觉得不好意思见老师,怕老师笑话,或者根本
就是觉得升学无望,根本就放弃了教育。这样一来,学生更是一点后顾之忧都没有,破罐子
破摔,上课不听讲,作业也不做,老师说什么都没有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主动跟学困生
的家长联系,取得他们的协助,这样才能对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唤起他们学习得愿望。
充分调动和利用家庭教育的能量,家校合力。 重视家长会的教育能量,积极取得 绝大部分
家长理解和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