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资料(第二期)
发布日期:
一、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活动的由来
年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重要决议》明确提出:“要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制定规划,到年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性作用的文明城市和文明城区”。
年、年中央文明委先后表彰两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我市荣获了这一称号。
年月,中央文明委公布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
年月,首次命名表彰了张家港、厦门、青岛、大连、宁波、深圳、包头、中山、烟台等个文明城市和天津市和平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北京市西城区等个文明城区。
包括我市在内的个城市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二、全国文明城市的申报条件
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规定,申报全国文明城市的条件是: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城市不予申报:()申报前个月内市委、市政府(区政府)主要领导严重违纪、违法犯罪;()申报前个月内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食品药物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三、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标准
根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的规定,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标准主要有八项:()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思想教育深入细致,道德建设扎实有效;()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党政机关廉洁高效,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秩序井然;()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优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四、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方法
采取“听取汇报、材料审核、实地考察、整体观察、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六种方式进行测评。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共包含项基本指标个测评标准、项特色指标个测评标准,总共个测评标准,测评时将综合运用上述六种方式进行测评。
五、西安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基本情况和规划目标
近年来,西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态势,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全国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
围绕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广大市民思想道德素质日益提高。
西安市在创建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也形成了富有西安特色的工作品牌。
年、年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同时获得了“最佳人居城市奖”和世界“最具魅力城市”的荣誉。
年初,明确提出“四城同创”目标,即在“十一五”期间,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
今年五月,西安顺利实现国家卫生城市目标。
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取得明显成效,全市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六、西安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主要内容
、坚持执政为民,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坚持依法治市,着力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
、坚持科学管理,着力建设“诚信西安”,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
、坚持务实创新,着力推进城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坚持建管结合,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品味,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坚持重点建设,着力开展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城市社会文明程度。
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基本途径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作用。
九、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年月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是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十、“三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把创建文明城市与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并称“三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十一、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基本要求
学习型城市由学习型社会演化而来,是对学习型社会的进一步深化,是世界城市发展到世纪末世纪初脱颖而出的一种具有学习性的新形态和新形势,是以组织和个人知识学习为基础、以构建学习文化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标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城市生存方式。
建设学习型城市,就是要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帮助人们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激发个人和各类组织发展的活力和创新力,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十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
是指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行业、部门和单位,公开服务内容、标准、程序、时限和责任,并设立监督机构和举报电话,明确赔偿标准,违背承诺要按规定向服务对象作出赔偿。
它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和较强的规范性和约束力。
十三、文明单位的评选标准
文明单位是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绩,经过自愿申报,群众认可,有关主管部门考核、推荐,各级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审定,由区级以上党委和政府批准命名的先进单位,是同级命名的各种荣誉称号中的最高荣誉称号。
文明单位评选标准有以下八个方面:()领导班子坚强团结,勤正廉洁务实高效;()组织机构健全有力,开展活动扎实有效;()思想道德教育经常,单位风气健康向上;()重视科技文化建设,形成浓厚学习氛围;()业务工作成绩显著,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内外环境整洁优美,卫生环保达到标准;()遵纪守法安定团结,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带头示范作用显著。
十四、廉洁家庭“五不”公约的内容
省纪委、省妇联联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廉政建设进家庭活动中,提出的廉洁家庭“五不”公约的内容是:()不以职权谋取私利;()不用公款举家消费;()不借婚丧收钱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