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元素分析和总有机碳测定

第九章 元素分析和总有机碳测定


还原 燃烧 进 样 O2 He
混 合 室
He+H2O +CO2+N2
H2O 热导池
He+CO2+N2
记 录 系 统
CO2 热导池
He+N2
燃烧: 燃烧:950℃ ℃ 还原: 还原成N 吸收去除多余O 还原:NOx还原成 2,吸收去除多余 2 还原成
混合:将燃烧产物 混合:将燃烧产物CO2、 H2O 、 N2与 N 2 He混合均匀 混合均匀
新型元素分析仪器不再用化学吸附剂, 新型元素分析仪器不再用化学吸附剂, 而用静态前沿色谱法分离。 而用静态前沿色谱法分离。
9.2 总有机碳测定仪的基本原理
水样中的有机物催化燃烧或湿法氧化后生成CO 水样中的有机物催化燃烧或湿法氧化后生成CO2, 利用非分散红外测定CO 生成的CO 利用非分散红外测定CO2。生成的CO2量直接与水样 中的C有关。 中的C有关。
• 在此条件下的水既具有与气体相当的扩散系数(比 在此条件下的水既具有与气体相当的扩散系数( 一般液体高10 10倍 100倍 和较低的黏度, 一般液体高10倍~ 100倍)和较低的黏度,又具有 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对物质良好的溶解能力。 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对物质良好的溶解能力。 • 有机物和氧气都溶于其中,使超临界水氧化反应 有机物和氧气都溶于其中, 成为均相反应,大大减少相间传质、传热阻力。 成为均相反应,大大减少相间传质、传热阻力。 • 正是由于SCW的溶剂化特性,使其成为有机物氧 正是由于SCW的溶剂化特性, SCW的溶剂化特性 化的理想介质。 化的理想介质。 • 由于在均相体系中氧化态自由基的独立活性更高, 由于在均相体系中氧化态自由基的独立活性更高, 氧化程度随之提高,高温高压加快了反应速度, 氧化程度随之提高,高温高压加快了反应速度, 在几秒钟内即可实现对有机物的高度破坏。 在几秒钟内即可实现对有机物的高度破坏。
第九章 元素分析和总有机碳测定
9.1 元素分析仪的基本原理
已知重量的含C、 、 的有机化合物样 已知重量的含 、H、N的有机化合物样 品在一定条件下在纯氧中燃烧 , 燃烧产物 CO2 、 H2O、 N2 分别由热导分析器定量, 从 、 分别由热导分析器定量 , 而得出样品的C、 、 含量 含量。 而得出样品的 、H、N含量。或通过色谱法 分离检测。 分离检测。
• DOC 溶解有机碳 • 测DOC需要膜过滤(滤膜须处理),其 余同TOC。
Co催化剂
水 样
计量 O2
高温燃烧管
900-950℃
CO2
冷却器
总C
TC
H3PO4催化剂
低温燃烧管
150-160℃
CO2
冷却器
无机C
切 换 装 置
非 分 散 红 外
IC
TOC=TC-IC = -
超临界水氧 化技术 (SCWO)
• 纯水在温度 纯水在温度374℃、压力22.1 MPa时,达到其临 ℃ 压力 时 界状态,该温度压力点称为纯水的临界点。 界状态,临界点的水称为超临界水。 温度和压力均超过该临界点的水称为超临界水。
热导池
检测:3对热导池串联,分别检测CO2 , 检测: 对热导池串联,分别检测 对热导池串联 H2O和N2 和 W
一般元素分析仪的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 • 检测元素:CHNS/O 检测元素: • 准确度:0.3% 准确度: • 样品要求:固态或半固态 样品要求: 元素分析范围(毫克) 元素分析范围(毫克) • C:0.001~3.6 : ~ • H:0.001~1.0 : ~ • N:0.001~6.0 : ~ • S:0.001~2.0 : ~ • O:0.001~2.0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