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课件
• 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 湖南、广西、海南、四川、重庆高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1亿 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所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2000万元 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
• 吉林、黑龙江、江西、云南、陕西、新疆高级人民法院和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分院,管辖诉讼标的额5000万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所辖中 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1000万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
(四)关联案件不断增多。建设工程案件往往涉及 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金融借款 纠纷、以物抵债纠纷、执行异议之诉纠纷、劳动 争议纠纷等。
• 与建设工程纠纷相关联的上下游案件也呈逐渐增多趋势, 比如:2015年房地产开发经营合同纠纷22.6万件,上升 36.43%;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16.19万件,上升37.67%; 建设用地使用权合同纠纷3079件,上升18.56%
• 2.《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第二条 “登记立案范围”进一步明确:(一)与本案有直接利害 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有明确的 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属于人民法院主管和 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应当登记立案。
• 符合法律规定的,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对当场 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 决定是否立案。
2015审结14.50万件,上
案件数量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升33.94%。
• 2015年全国法院审结民事一审案件构成图
• 案件数据是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状况的“晴雨表”
• 民商事案件一定程度反映国家经济运行的健康状况、经济 社会关系和谐程度。
2014年 全国法院新收民商事一审、二审、再审案件906万 件,同比上升7.41%;2015年近1100万件,同比上升21.8%。
案件类型新特点
• 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 经济发展表现出三个特点: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 • (1)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
型转向质量效率型;(2)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 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3)发展动力从主要依 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劳动争议、民间借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房地产开发纠 纷。
•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标的额不断增大。(2012年至 2014年江苏法院受理的建设工程合同案件标的额分别 达535873万元、755583万元、1119401万元,年增 长率超过40% )
(二)事实认定越来越复杂,建筑市场中违法建筑、明 招暗定、黑白合同、转包、违法分包现象普遍。随着国 家PPP模式推行,对于BOT、BT等模式性质认定法律 依据不足。案件上诉率高、二审发改率高、再审改判数 量高。
• 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 湖南、广西、海南、四川高院,管辖诉讼标的额3亿元以上一审民商 事案件,所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3000万元以上一审民商事 案件。
• 吉林、黑龙江、江西、云南、陕西、高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管辖诉讼标的额2亿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所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诉讼标的额1000万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
• 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宁夏高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1亿 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所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500万元 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
• 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受理法院所处省级行政辖区的第一审民商事案 件
•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高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3亿 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所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500纷的直接影响
(一)立案登记制 1.《民诉法司法解释》第208条:人民法院接到当 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 119条规定,且不属于124条规定情形的,应当登 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 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 需要补充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 人,再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 案。
(三)涉及法律、技术专业性强。法律规定层级效力不 一。涉及工程专业知识,对于工程造价、质量鉴定、 工期顺延、修复费用等需要借助专业人士。
建筑市场出现新的发展趋势:从注重政府调控向政府调控与市场 调节并重转变,建筑市场发展从数量扩张向质量精进转型,建 筑企业发展从传统模式向新型业态发展。
比如:6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先从工程建设领域入手,清 理规范过多过繁的保证金。除保留依法依规设立的农民工工资、 投标、履约、工程质量4项保证金外,其他保证金一律取消。转 变保证金缴纳方式,建筑企业可以银行保函方式缴纳。对工程 质量保证金的预留比例上限不得高于工程价款总额5%,在工程 项目竣工前已经缴纳的履约保证金的,建设单位不得同时预留 工程质量保证金。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法律适用及 疑难问题研究
2016年
第一部分 目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 现状及特点
(一)案件在民事案件总量
中比重下降但数量、标的
110000
呈逐年上升、且短期有快 100000
速增长趋势。2014年建设 90000
工程合同纠纷案件审结
80000
70000
118649件,增长18.70%; 60000
• 实行一次性全面告知和补正。起诉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 应当及时释明,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 料和期限。
3.调整高院中院一审民商事案件管辖
• 一、当事人住所地均在受理法院所处省级行政辖区的第一审民商事案 件
•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高院,管辖诉讼标的额5亿元以上一审民 商事案件,所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1亿元以上一审民商事 案件。
• 当涂县国土局与中明置业公司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 纷案
• (五)示范合同文本愈发规范
• 2013年4月3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印 发《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简称2013版施工 合同)。与1999版相比,增加了双向担保、合理调价、缺 陷责任期、工程系列保险、索赔期限、双倍赔偿、争议评 审等八项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