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业研究文献综述

物流业研究文献综述

物流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现代物流业作为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物流枢纽城市作为区域物流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和物流发展的基本载体,对整个区域物流网络的效率作用至关重要。

国外的物流业发展很快,市场成熟度高,理论研究也比较完善。

国外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从“有利于商品销售”的视角来研究物流。

随着20世纪中叶世界经济开始复苏,物流地位显著提高,研究的视角明显扩大,产生出许多新理论、新学说。

其中包括:“黑大陆”说、“第三利润源泉”说和“后勤工程”说。

当前国际研究热点主要在对环境问题和绿色物流的研究、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运输系统对全球物流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国内物流理论研究始于80年代初,主要是侧重于物流学基本概念。

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物流理论研究内容开始转为开展专题性研究,一些学者从管理和技术的角度阐述了物流运行原理和运行模式等,出版了《现代物流学》、《流通经济学》、《物流学及其应用》等颇有影响的理论著作。

近期我国物流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规划技术问题、供应链理论、物流模式问题等几个方面。

我国对物流枢纽建设的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单一运输方式的货运枢纽的建设发展。

一些学者分别对于铁路、道路货运枢纽如何实现向物流中心拓展转型进行了研究。

(2)综合货运枢纽和物流枢纽建设的发展。

以多式联运等理念为基础,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提出综合货运枢纽和物流枢纽的概念。

(3)区域、城市
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4)物流枢纽城市、城市物流系统建设和发展。

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专节中提出“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

国内许多大城市对“建设大型物流枢纽”的理解是将一些地方的物流中心城市建设为物流枢纽。

(5)物流系统的协同与协调。

协同化管理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之一、是物流系统效率提升的关键,当前国内外主要从企业、行业、区域物流三个层次进行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