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综合实践教案一年级下册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新矿小学:吕玮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教材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是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经验、文化以及自然条件的总和,按照空间上的分布来划分,主要有:1.学校内部资源。

学校内部资源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的教师,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及其他各种专用设施和场地。

学校师生在长期活动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成果以及学校文化和办学传统也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

2.社区活动资源。

社区活动资源包括各种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和场所,如纪念馆、展览馆、风景名胜等;包括各类学校、政府机关等;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技能技艺的专家和居民;还包括地方、社区的文化传统、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实、社区一般环境等。

3.学生家庭资源。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应是孩子综合实践活动的启蒙老师,有条件指导孩子探索自然、了解社会、发展自我。

在家庭中,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学习家政常识,了解社会职能。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调查,让学生认识自己、善待他人、加强合作、学会分享,知道这是21世纪少年儿童应有的优良品格。

让学生在”心灵驿站”中,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并掌握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做到公正、互助、诚信。

2.通过观察,访问,认识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这里有与我们息息相生的山川河流,也有我们的朋友----各种动植物,它们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发展的源泉。

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在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欣赏自然的同时,理应自觉地保护自然。

3.通过访问,调查,让学生认识社会这个大舞台。

社会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它为学习提供了鲜活的材料,为活动拓展了感性、生动和富有人情味的空间。

4.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在动手动脑,探究科学奥妙的平台上,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创新与实践中去感受创作、劳动的艰辛,体会乐趣、收获成功。

四、教学措施:本课程以活动为载体、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重点。

主要采用如下形式:1.以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调查、测量、文献资料搜集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通过实验、实证等研究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并撰写小论文。

2.以实际应用为基本形式的设计性学习活动。

设计性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开发性,着重解决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它强调操作性、针对性,更注重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3.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

体验性学习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为目标,参观、考察、访问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活动方式。

2014.2一年级综合实践教案新矿小学吕玮教孩子学会怎么玩儿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综合实践活动”也好、“做中学”也好,都是玩。

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是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科技咨询不是要在孩子的玩耍中教育孩子。

在一年级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是十分有利的。

儿童都愿意参加游戏,只有遵守规则才能玩好。

从小在游戏中形成遵守规则的习惯,长大了就会成为守纪律的人。

其实成人做事、做人都要遵守做事、做人的规则,要遵守法律,遵守纪律,这和玩儿的时候遵守游戏规则是一个道理。

在一年级的《活动资料》里,有《小水滴找妈妈》、《地球的姐妹》等棋类游戏,这些游戏都制定了规则,这些规则城有不少科学内涵。

玩这些游戏,搞清楚这些规则,也就搞清楚了有关的科学原理。

人类从事的技术活动要遵守自然界的规律,不然就不能成功,这是技术的科学属性,也是劳动技术教育的精髓。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设计与制作也是玩耍。

“做个玩意儿玩一玩”,有的孩子就做出来了,有的孩子却做不出来,为什么?会不会“玩儿”是关键。

当孩子做不出来的时候他的心里是很着急的,要诱导孩子从中体会到怎样摸索制作的正确方法“学会怎么玩儿”,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里的劳动技术教育,这就是做中学,当孩子经过努力做成了“神舟”模型的时候,他会得到成功的喜悦,也就等到了教育。

人类从事科学探索和技术发明活动,更要遵守科学和技术的基本规律要实事求是,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在玩中探索动画片的原理,研究水、火、冰的一些规律,探讨发明的“定一定”方法,都是从事初步的科技活动。

让孩子在这种“玩儿”当中直接体验到“只有按照规律办事才能成功”“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成功”,诱导孩子学会怎样“玩科学”,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比获得具体的科学知识更重要。

1.冰、水、火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认识道理的意识: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分清哪个是吸热物体,哪个是放热物体,以及吸热物体与放热物体的摆放位置。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相信趔来自实践和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活动课时:1-2课时活动重点:分清在热传递过程中的吸热物体与放热物体,了解把吸热物体放在放热物体的上面的摆放方式。

活动过程:一、板书导入二、活动一教材1-1、1、2、1-3中把汽水与冰放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哪个汽水凉得最快?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冰块放在汽水上面时,汽水凉得最快,冰块吸收了汽水的热,汽水变凉了,是放热物体,吸热物体要放在放热物体的上面才行。

三、活动二引导学生看图:哪锅水能烧开?学生独立观察后,小组讨论,交流看法,提出个人见解。

汇报结果:图6中水能烧开,图4中的水热不了。

讨论:为什么图6能烧开水,图4中的水热不了。

小结:在烧水过程中,水是吸热物体,炉中的火是放热物体;吸热物体要放在放热物体的上面,图6的水才能烧开。

讨论:(1)烧水中的锅把热传递给了谁?(2)取暖用的暖气片,就装在装在房间的上部还是下部?(3)用来制冷的空调,要放在房间的上部还是下部?四、延伸:纸锅烧水讨论:在约盒烧水过程中什么是吸热物体?什么是放热物体?纸盒起什么作用?点烧纸盒能着火,而烧水纸盒为什么没有点燃?小结:水是吸热物体,酒精灯的火焰是放热物体,纸锅是传热物体。

直接点纸时,很容易达到纸燃烧的温度易点着,用纸锅烧水时,水和纸锅的温度是一样的,就是水开了也只达到100摄氏度,还是没达到纸的燃烧温度,所以纸锅没有燃烧。

五、举一反三:冰和水怎样吸热六、课堂小结2.眼睛与动画片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动画片是怎么动起来的,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接着动手能力。

2.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其对新知识的理解,使经验提升为认识。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自制动画片,扇子一把。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色笔。

活动重点:使制作好的动画片产生动感效果。

活动过程:一、导入在家都看过动画片《狮子王》吧,动画片里的辛巴是怎么动起来的呢?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眼睛与动画片》。

观看教师制作的动画片。

二、自制卡通片1.阅读本篇活动资料上的制作。

2.教师演示制作过程。

3.分组讨论制作方法。

4.学生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5.教师总结概括:①剪②粘③卷④推拉6.学生自制卡通片(1)初步实践做的方法理解做的方法。

(2)观察两幅图中的小熊猫有哪些地方不同。

(3)学生动手制作。

三、拓展延伸1.卡通片中的熊猫为什么会动起来呢?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秘密。

2.看教室里的国旗10秒钟,马上闭上眼感觉眼前有些什么?扇子看10秒后,又马上闭眼,感觉一下眼前又有些什么?3.总结:我们看了国旗和扇子后,眼前立即有国旗和扇子影像,像这样人看物体时,能把物体的影像暂时留在视觉中一会儿叫“视觉暂留“。

卡通片所画的连续动作画面一秒钟大约播放18-24幅,画面在视觉中不断闪烁变化,看上去画面就会动起来。

4.思考:画片中的小熊猫为什么会动起来?(1)分组讨论(2)交流汇报四、举一反三自己画新卡通片五、总结制作动画片要有认真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

3.读写姿势红绿灯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某些约定俗成的规定,让学生知道“和田12创造技法”中“定一定”的技法。

2.指导学生完成读写姿势红绿灯的制作,在做做试试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知道“红绿灯”放在面前的最佳位置,能提醒人们纠正不正确的读写姿势。

3.通过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实物,进一步认识“定一定”的用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创造的兴趣。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读写姿势红绿灯材料。

活动过程:一、看一看、说一说,初识“定一定”技法1.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回答:图中哪个小朋友的读写姿势好?为什么要有正确的读写姿势?2.小结:为了保护小朋友的眼睛和使其身体健康成长,教师规定学生要有正确的读写姿势。

二、做一做、试一试,找出“红绿灯”放在面剪报最佳位置1.情景引导,激发兴趣有位同学平时读写姿势不太正确,听了教师的话后总是马上改正,但过不了一会儿,他的眼睛与书本又靠得很近了,怎么办?2.了解读写姿势红绿灯的制作过程。

3.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4.学生交流:“红绿灯”放在面前的什么位置最合适?5、小结:“读写姿势红绿灯”帮助我们有了正确的读写姿势,保护了我们的眼睛,我们把这种规定叫做“定一定”。

三、创设情景,找一找生活中的“定一定”1、出示情景图,学生思考。

2、小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定一定”3、交流,师生互评。

四、举一反三“定一定”的用途1、活动资料,学生思考。

2、开展讨论,交流,小结。

五、总结总结学习内容,回家完成一个有关“定一定”的小设想。

4、怎样交朋友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朋友。

2、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知道交朋友的原则是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活动过程:1.找朋友,感受找到朋友的愉快。

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起来动起来。

2.组织幼儿看电视讨论怎么样交朋友。

出示视频实录三段:(1)一个小朋友玩玩具时和好朋友争抢玩具。

(2)喝水时,一个小朋友在推挤其他小朋友,抢着先喝。

(3)小朋友有了困难他也不去帮忙。

大家都不和他做好朋友。

为什么他找不到好朋友?怎么样做才能找到好朋友?(讨论)3.说说自己的好朋友。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谁?为什么喜欢他们做你的好朋友?4.引导幼儿共同讨论交朋友的乐趣。

交了这么多的朋友,你心里感到怎么样?5.师小结:朋友多了就会觉得觉得快乐,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礼貌地交朋友,有的和好朋友共同学习,有的互相谦让,有的帮助别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许许多多的好朋友。

6.发散幼儿思维:那么除了人类是我们的好朋友,在大自然中还有谁是你的好朋友?7.听着音乐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跳舞,并和好朋友做一些抱一抱、亲一亲的动作,增进朋友间的友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