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戏剧鉴赏

中外戏剧鉴赏

中外戏剧鉴赏
课程导读 课程介绍: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人类最具趣味性的精神创造之一,也是 人类极具普遍性的娱乐方式。戏剧经历千百年的发展,是人类普遍拥有的文化财富。 本学期主要立足于东西方戏剧的鉴赏,宏观地介绍东西方两国不同时间段的戏剧状况, 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剧目加以深入剖析,深入感受经典剧作的华彩与魅力,从而打开戏剧的 大门。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在讲述过程中将运用到大量的案例、图片和影像视频,由于影 像资料非常丰富,在增添趣味性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掌握所学课程,从而提高 对中外戏剧的鉴赏能力。 主要分为两个篇章:西方和东方,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戏剧、为什么呢要进行鉴赏?因为 看戏仅仅局限于喜欢,事物的表层,缺乏对戏剧更深层次的解读,鉴赏戏剧,却是能够理解 戏剧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丰富内涵,突破对戏剧视听的限制,通过对视听之间的联系方式,戏 剧的种种形式规范,乃至现象和隐喻的解读,去破译对戏剧艺术的审美认知。
中国戏剧的歌舞成分比较多,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歌舞。 中国戏剧中喜剧基本比较多,而那种借助语言、动作、诙谐笑虐的戏剧传统,主要是 来自古代的优人,所以古优也是中国戏剧之源。 中国戏剧是多种艺术的综合,有歌、舞、乐、杂技、武术和表演等因素。
戏剧的构成
戏剧构成的五要素是剧本、导演、演员(俗称“编、导、演”)、剧场、观众。这五者是 戏剧的“本体性”要素,或称主导要素;其余诸方面,如作曲、舞台美术、音响效果等等, 可视为戏剧的附属性要素,或者叫做戏剧的次要元素。如果把戏剧分为“观、演”两端,上 述五要素的前三者——编、导、演属于“演”这一段,观众是“观”的这一端,剧场则是将 “演”与“观”连接起来的纽带。
种。自从产生了话剧,中国戏剧的“戏曲一元化”格局就被打破了,从而形成了全新的 “戏曲—话剧”二元格局,这是中国戏剧现代化进程中的所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 2、歌剧——表演艺术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以技巧性的美声为主要表演手段,音 乐具有决定性的地位。 注意:音乐剧——歌剧的现代变种,与舞蹈结合,具有通俗性,场面性,大众性。 3、舞剧——表演艺术与舞蹈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 4、傀儡剧——表演艺术与造型艺术的结合,当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动画片,卡通片。 5、哑剧——演员表演艺术的单项变体,以肢体语言来表现剧本。(靠身姿、手势和面部 表情,来传达剧情、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戏曲——表演艺术与多种因素的结合,是中国民族特色的戏剧,具有写意化、程式化、 自由化等高度的综合性。
多幕剧 多幕剧:多幕剧是按作品形式规模、划分的戏剧类别之一。与独幕剧相对应,舞台口的
大幕起闭一次为一幕,在全剧演出过程中,大幕启闭两次以上者,称为多幕剧。 中国古典戏曲剧目分本,分折、分出而不分幕;古希腊戏剧及莎士比亚时期的戏剧演出
分场而不分幕。 多幕剧的艺术特征:篇幅长、容量大、人物多、剧情复杂、反映社会生活。剧情发展的
戏剧的情节 ①亚里士多德把戏剧分为六个部分: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唱段,他认为情
节是最重要的。 ②情节:具有适当的长度,这个长度要容纳表现出人物从逆败之境转入顺达之境或顺达
之境转入逆败之境的一系列按照可然或必然的原则依次组织起来的事件。在戏剧中把一 个完整的情节表达出来需要一定的长度,要有一定的容量才能表达曲折的故事。“美取 决于体积和顺序”
戏剧的缘起 古希腊戏剧是西方戏剧的源头,也是戏剧发展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学界认为古希腊戏 剧起源于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祭祀。狄俄尼索斯是葡萄之神,当时古希腊酿酒的主要原材料 是葡萄,所以称为酒神。 酒神节有两个:①每年 3 月祭祀的节日称为大酒神节 ②每年 12 月份在乡村举办的为小 酒神节。那么,戏剧演出都是祭祀的一部分,表示对酒神的崇拜,祭祀的时候还要唱酒神歌, 称为酒神颂。
二 从剧情构成内容三要素不同
1、情节、性格、思想这三者成为构成戏剧作品内容的三大要素,因其在剧中的所占比
奇剧、通俗剧、佳够剧。此类剧以离奇的情节取胜。
3、问题剧、政治剧、理念剧:都是重思想 轻情节与性格。
问题剧:易卜生的四大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
戏剧的定义 戏剧的定义: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 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它融合了文学、绘画、音乐、雕塑、 建筑、舞蹈等艺术门类。戏剧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由演员直接面对观众表 演某种能够引起戏剧美感的艺术。因此,戏剧艺术体现了一种演+观的交流关系。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话剧主要运用对话和动作来表演;在中国,戏剧是戏曲(戏 曲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艺术创作。
独幕剧 独幕剧:独幕剧是戏剧作品的一种形式,即独成一幕的短剧。全剧情节在一幕内完成。
篇幅较短、情节单纯、结构紧凑,要求戏剧冲突迅速展开、形成高潮。多数不分场、也 不换布景。 17 世纪,莫里哀写过一些独幕喜剧《可笑的女才子》《逼婚》。19 世纪后期流行起来, 契科夫《求婚》、格雷戈里夫人《月出》,都是著名的佳作。中国早期话剧有很多独幕剧 佳作,如田汉的《名优之死》、丁西林的《压迫》。
演员的表演也必须夸张,大声朗读台词,大幅度的做各种手势,这样能保证全场能听到他们 的声音和看到表演。因此,在表演中,使用的面具尺寸都比较大。古希腊戏剧通常只有两个 或三个演员,一个演员要饰演不同的角色,还要带上面具。在每一部戏中,演员都有自己独 特的面具,或者颜色鲜艳的手套,方便所有人能看到手势。悲剧中所带的面具是痛苦或哀悼 的,喜剧中的面具是面带微笑的表情,有点邪恶的意思。这些面具有助于传声,使得他们的 声音更有穿透力。
政治剧:《三江好》、《最后一计》)和《放下你的鞭子》
4、性格剧和心理剧:分别一情节或思想作为剧情构成的重心。像一些莎士比亚的悲剧
和喜剧
三 从题材反应的时代来区分 科幻剧+神话剧+儿童剧+现代剧+历史剧( 含“革命历史剧” )三个特征:历史的真实
性、具有历史主义精神、对当代现实生活的启示性。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再现在舞台 上。
戏剧的特征 一、叙事性。戏剧讲得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故事是其表现的核心内容。 二、扮演性。戏剧是通过扮演的方式讲述故事的,这也就使得戏剧区别于史诗、小说等同样 为核心的典型叙事文本。这种扮演使得参与者暂时放弃自我的真实社会身份,转化为戏剧中 的人物,模仿戏剧中人物的行为、动作和生活。演员通过假定性扮演另一种人生,使人们获 得极大满足感,满足好奇心。 三、公开性。戏剧中的演员通过假定性的表演,创造一个虚拟性的情境,所有人一起来维护 这个艺术果实。其一戏剧的演出是向公众开放的,使得观众与演员之间有这密切的互动,也、 其二是戏剧演出的场合,城市剧院或者露天舞台,遍及不同的层次的人群,使得人们可以分
戏剧的分类 一、舞台的呈现样式 二、剧情构成内容 三、题材的选择 四、矛盾冲突的性质与表现手法
五、剧情的繁简与结构
一 从舞台呈现的样式来看 戏剧主要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构成,下面着重从舞台呈现样式这个角度来把握。
戏剧可分为: 1、话剧——表演艺术与语言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各种戏剧样式中文学性最强的一
享艺术的盛宴。
戏剧的要素 戏剧的几大要素: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语言。 1)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事项。说明的内容
有关时间、地点、人物、布景,有关登场人物的表情怎么样、动作是什么、有关登场人 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关于开幕、闭幕的。 2)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来推进故事的发展,塑造人 物形象。戏剧中的矛盾冲突应该要比现实生活中更集中、更强烈、更典型,更富有戏剧 性。 3)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是富有动作性的,是个性化的。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特点。
严格意义上的戏剧,普遍认为是从埃斯库罗斯开始的,因为他把演员人数增加到了两 个,逐渐减少了歌舞叙事,增加了戏剧的因素,有了两个演员就有了真正的舞台交流,戏 剧因此成型。
同西方戏剧的起源相比,中国的戏剧起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中国的戏剧也是起 源于民间,它的形式比较特殊,包括:唱、念、做、打等因素,因此是多元化的,比西方 戏剧复杂,因此不向西方戏剧那么明确和单一。
历史剧的特点 查阅大量历史资料、考证+选取典型事件+想象、虚构+戏剧冲突===再现历史的真实 历史剧所表现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以及环境、风俗都要符合历史真实,但是这种真
实是 一种假定性、虚拟性的真实。中国经典剧目中,如郭沫若的《屈原》《蔡文姬》;田汉的
《文成公主》;曹禺的《胆剑篇》,都是著名的历史剧。 现代剧:现代剧一般指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创作的戏剧。基本上是对象现代生活的
课程目标 开设中外戏剧鉴赏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在中西方戏剧的对比之中 欣赏戏剧艺术的魅力,领略各国丰富的文化景观,健全人格修养和丰富精神生活。通过学习, 力图使学生能够掌握戏剧的基本知识、戏剧鉴赏的要素及中西方在不同时期的经典力作,并 能够熟练识记各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并能够熟练的对作品进行赏析,从而提高自身的审 美鉴赏能力。
台词: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 联系在一起的。有助于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揭示主题、要求语言个性化,能够准 确塑造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
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白、独白(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 (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 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古希腊剧场
古希腊剧场一般是露天的,包括三个部分(乐池(拟或主厅、舞池)、景屋和观众席。 乐池是建于舞台中央,也就是舞台,是一个周长为 150 米的圆形区域,是演员表演和歌队 吟唱的地方,也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容纳一万五千观众。剧场是开放式的,观众可以看 到演员表演及剧场周围的风光。景屋:是一个矩形的建筑,意为帐篷或棚屋,相当于剧场的 后台,在这里演员可以更换服装和面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