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重要性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重要性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重要性------如何加强管理一、应收账款形成的潜因以及分析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

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

形成这种债权的主要原因是赊销,当然赊销主要动机有:一是扩大销售,增加利润;二是减少库存,降低成本。

另外应收账款也是企业的一项资金投放,是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和增加盈利而进行的投资。

针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有相应的管理对策。

1、应收账款的现状及形成原因: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

企业之间尤其是国有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造成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

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

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归纳。

①、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是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赊销成为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竞争手段。

另一方面是很多企业故意拖欠账款,社会普遍缺乏诚信。

②、企业自身的问题从主观上我国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销售而忽视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在内的内部管理,而客观上他们对于应收账款管理无论是经验还是理论都十分缺乏。

2、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来自两方面:①、高额的应收款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直接引发财务危机。

企业通过赊销不断扩大销售,而赊销的背后就是不断上升的应收账款,很多企业在具有良好的盈利状况下,因应收账款管理不善而面临财务危机。

我国许多企业包括一些经营状况良好的上市公司经常出现有利润、无资金,账面状况不错却资金匮乏的状况。

②、应收账款的坏帐风险对企业盈利状况的影响。

逾期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危害直接体现在坏帐风险上,据统计逾期应收账款在一年以上的,其追帐成功率在50%以下,而在我国逾期应收账款已达到60%以上。

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实际已成坏帐但未作坏帐处理的情况普遍存在。

企业有了应收账款,就有了坏帐损失的可能。

不仅如此,应收账款的增加还会造成资金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增加。

着力应收账款投资的规划与控制,制定有利企业的信用政策应收账款投资成本与收益并存。

企业采用赊销方式,虽要耗费一定代价,但也可以开拓并占领市场,降低产成品的仓储费用、管理费用。

为双边衡量应收帐款的边际产出与边际投入,提高应收帐款的投资效益,企业从实际出发,制定以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帐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信用政策十分必要。

企业应收账款数额太大,又不能及时收回,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将会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从近年来我国企业总的情况来看,应收账款虽然逐年减少,但由于市场经济萎缩,应收账收回艰难,其数额仍然是比较大的。

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便具有了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它是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

货款回笼取决于结算方式,也取决于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若放松管理,一味片面追求销售额,其资金将会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正常的再生产活动。

其次,它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由于加强了管理,应收账款收回及时,企业无须因资金不足而大量贷款,从而减少了利息的支出,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应收账款的管理重点应收账款是企业采用赊销方式销售商品或劳务而应向顾客收取的款项,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正确运用赊销,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应收账款管理应从应收账款防范机制的建立和逾期债权的处理两方面入手。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并与销售、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进行发生监控、跟踪服务和反馈分析,并由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

对于存在的逾期应收账款,企业应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催讨,并积极寻找债务重组、出售债权的可能,争取及时收回债权。

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

如何监控应收账款发生以及如何处理企业的不良债权等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企业管理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该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呢?本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企业信用政策管理应收账款赊销效果的好坏,依赖与企业的信用政策。

有关调查表明,真正的赊销风险不在于客户而在企业内部。

只有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信用政策,才能防范坏账于未然。

信用政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

①、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给予客户最低的信用条件,一般用预期的坏帐损失率表示。

企业确定信用标准要力争在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与降低违约风险、收帐费用这二者之间作出一个双赢选择,调适应收帐款的风险、收益与成本的对称性关系,企业通过设定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利用既有或潜在客户的报表数据,计算各自的指标值,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详尽地对客户的拒付风险作出准确的判断,以利企业提高应收帐款投资决策的效果。

②、实施具体的信用条件信用标准是决定给予或拒绝容户信用的依据。

一旦企业决定给予容户信用优惠时,就需要考虑具体的使用条件。

企业在接收容户信用订单时,要向其明白提出付款时间及其他相关要求,包括信用期限、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方面的约定。

企业允许客户购货款赊欠一定时间,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售、增加毛利。

但不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会引起应收帐款机会成本和收帐费用的增加,也许还会造成坏帐损失。

因此,企业必须要求因信用期限的延长带来边际收入的新增量大于边际成本的上升数。

企业在延长信用期限的同时,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及时收回货款、减少坏帐损失,对在规定期限内提前偿付货款的容户可以按销售收入的适当比率给予折扣。

采取现金折扣的前提就是只要企业通过加速收款带来的机会收益能够多剩有余地补偿现金折扣的付出。

至于给予客户现金折扣优惠的期限和程度应根据企业自身需要,在信用成本前后收益比较基础上,择定一个期量结合的最佳数据方案。

③、不断完善收账政策客户违反与企业约定的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帐款时,从理论上讲,履约付款是客户不容推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企业正当、合法权益所在。

但是如果企业对所有客户拖欠或拒付帐款的行为都对簿公堂、付诸法律手段加以解决,往往不是最好的办法。

因为企业解决与客户帐款纠纷的目的,主要不是争论谁对谁错的问题,而在于怎样最有成效地将帐款收回。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各位客户拖欠、拒付帐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使信用表现一贯良好的客户也会因某些客观原因而无法如期付款。

特别是在宏观经济环境偏紧、国家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时期,客户受大气候影响,资金短缺、拖欠债权企业帐款的现象时有发生。

此时,如果企业直接向法院起诉追债,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诉讼费,而且除非法院裁决被告破产,强制执行,否则,效果也不理想。

所以,通过法院收回帐款一般是企业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办法。

基于这种考虑,企业能够同客户商量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通过实施债务重组,也许就能够将大部分帐款收回。

当企业应收帐款遭到客户拖欠或拒付时,企业应当首先分析现行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然后对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重新调查摸底,进行再认识。

对于恶意拖欠、信用品质差劣的客户应当从信用清单中除名,不再对其赊销,并加紧催收所欠,态度要强硬。

催收无果,可与其他经常被该客户拖欠或拒付帐款的同伴企业联合向法院起诉,以增强其信誉不佳的有力证据。

对于信用记录一向正常甚至良好的客户,在去电发函的基础上,再派人与其面对面地沟通,协商一致,争取在延续、增进相互业务关系中妥善地解决帐款拖欠的问题。

企业在制定收帐政策时,要在增加收帐费用与减少坏帐损失、减少应收帐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比较、权衡,以前者小于后者为基本目标,掌握好宽严界限,拟定可取的收帐计划。

2、谨慎选择结算方式。

在充分调查了客户的资信情况后,接下来便要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它是决定能否安全、及时收回款项的主要因素。

企业通常采用的结算方式有支票、银行本票、委托收款、托收承付、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等。

对于盈利能力较强、资信度较好的客户,企业可适当放宽政策,采取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等结算方式;而对于盈利能力较弱、资信度较差的客户,企业则应该选择支票或银行承兑汇票。

决不能只为了单纯地提高销售额,而去迁就客户提出的不合理要求。

针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结算方式,才能有效地降低应收帐款带来的风险。

3、明确应收账款的管理部门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应收账款由销售部门或销售人员自己管。

但是这样做存在管理漏洞,缺少必要的控制环节,销售人员的行为应该由谁来监督呢?因此,仅由销售部门自己来管理并不妥当。

一种观点认为该由企业财会人员来管理。

会计人员纵然对账务处理比较清楚,但对具体客户情况并不了解,简单归由会计人员来管理也并不合适。

事实上应收账款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全程信用管理的核心所在。

由此可见,在企业的内部组织管理中就应该有这样一个专门研究营销策略、研究客户资信的机构来管理应收账款,建立起适合自身特点的信用管理制度。

4、建立切实可行的对账制度在进行对账工作时,企业应根据业务量大小及时间等因素对应收账款定期进行核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章,作为有效的对账依据;如发生差错应及时处理。

应收账款的对账工作包括两个方面:①、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②、明细账与有关客户单位往来账的核对。

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本单位明细账余额与客户单位往来余额对不上的现象。

这主要是对账工作脱节所致。

销售部门往往只管将产品销售出去,而不管款项是否能收回,认为收款是财务部门的工作。

但是目前许多企业因为应收账款都很大,牵扯的单位也很多,加之平时财务人员的记账、编报表等工作本来就已经很繁忙,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与客户对账,而一般对账工作均是债权单位主动实施。

这样一来,企业的应收账款对账工作就陷于停顿状态,使得客户有借口说往来账目不清楚拒绝付款或拖延付款,给企业造成损失。

因此,应收账款的对账工作应从销售业务的第一笔起就应由销售人员定期与客户对账,并将收款情况及时反馈给财务部门。

营销人员可以按其管理的单位对产品发出、发票开具及货款的回笼进行序时登记,并定期与客户对账,由对方确认,从而为及时清收应收账款打好基础。

作为企业经营者,应将销售与货款回笼同销售者的业绩结合起来考察,使他们意识到不但要使产品销售出去,更要使货款能及时回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5、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程度的分析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款项。

对还未收回的款项,应做好应收账款风险程度的分析,必要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度。

在此笔者借用存货管理中的ABC分类管理法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分析。

①、根据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

一类客户是基于将在赊销期间的货款看成是从企业获取的一笔无息或低息贷款,这一类客户往往会想尽办法延长付款时间,从而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成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