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工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区工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区工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区工业经济以“盘活存量,优化现量,扩大增量”为抓手,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贯穿于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全过程,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态势。

自2012年至2018年,我区工业经济总量及增速连年均居全市前列。

一、产业布局
我区工业产业整体布局为:南翼为**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针织服装、新型材料;西翼为**生态食品产业园区,主导产业食品加工;侧翼:各乡镇、办事处中小微企业孵化园。

二、基本概况
截至2018年,全区共有中小微工业企业127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156家,主要分布在产业集聚区(70家)、食品工业园(13家)、乡镇办事处(73家),产业类别主要分为四大类,针织服装(73家)、食品加工(29家)、电力(2家)及其他(52家),其中针织服装及食品加工为我区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6%、16%,电力占比为18%,三大板块共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0%,产值达340亿元。

三、产业发展
(一)我区传统产业主要有针织服装和食品加工两大产业。

1.针织服装产业。

始于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原**县针织内衣厂为行业内闻名全国的骨干龙头企业,生产的“银鹭”牌针织内衣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5年实施“母体裂变”改制后,一厂裂变为13家法人实体企业,至2005年,由13个实体企业发展为237家个体企业, 2015年我区针织服装及相关配套生产企业达681家。

在古城内外“家家都有内衣厂、户户成为加工厂”成为我区经济的一大特色,年产针织服装6亿件套,带动从业人员3万余人,为长江以北四大针织童装内衣生产基地之一、苏鲁豫皖针织童装内衣集散地,2014年9月被授予“中国针织服装名城”。

随着**古城开发利用、保护与展示工作的强力推进,针织童装企业“出古城,进园区”,截至目前,已入驻园区166家,尚有78家即将入驻。

2.食品产业。

1968年建厂的**酒厂历经改制、破产、重组后,原酒生产从未间断,现已储存6770吨。

1982年建厂的啤酒厂由**集团公司接续后生产规模已达26万千升,拥有400多年历史的“**”酱园为“中华老字号”,不断创新发展的**公司饮品系列产品畅销全国17个省、市,“**”香油入驻全国1172家超市,**食品公司将进军新三版上市,“'**'做良心面、'**'猪肉香”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口头禅、省内知名品牌。

(二)我区新兴产业主要为新型材料。

****新材料有限公
司设立于2014年6月,一期碳纤维锚杆、锚索生产线已于2016年7月投产运行,可年产100万根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锚杆、100万米锚索等各种矿用管材;**玻璃(**)公司设立于2013年10月,2017年12月投产运行后,可年产120万平方米LOW-E 玻璃及各种夹层玻璃、汽车玻璃等。

四、存在问题
一是传统产业后续乏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市场竞争压力逐年增加,我区老型产业未能跟上步伐,在企业规模、生产工艺、产品创新等方面缺乏市场竞争力。

通过整合提升及结构调整,我区工业企业整体规模虽有增加,但仍是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产品多为低端廉价,老企业未能发展壮大,市场占有正能力逐年下降。

二是新型产业项目缺位。

随着消费理念的改观,绿色、环保、健康产品正逐步获得消费者青睐,但我区缺少生产此类产品的新型产业,特别是食品产业,我区食品产业多为面粉加工企业,产业链短板,高端产品缺乏。

新型产业未能成为我区工业经济支撑点。

具体如下:
1.纺织服装行业:一是管理水平总体较低,高素质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集聚区1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中除**公司、**子
内衣公司、**服饰公司等极少数企业相对规范,大部分企业扔是家庭作坊式管理,与近几年针织服装行业发展速度不相适应。

二是自主研发滞后。

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低,产品更新换代慢,生产周期长,市场应变能力差。

三是品牌意识不强。

缺少国内知名品牌,全区576家纺织服装企业中,没有一家创立国内知名品牌。

四是营销模式落后。

大部分企业扔采用传统营销模式,即自我封闭、老客户、老区域,在互联网销售渠道上,扔处于观望状态。

2.食品行业:我区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中,仅**(**)啤酒有限公司、**食品有限公司等个别企业产值较大、效益较好、管理相对规范,其余如**面粉公司、**面粉公司、**食品公司等企业,产品多为普通面粉、面条等,这些产品处在产业链的前端、价值链的末端,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对新型食品、休闲食品、健康食品的消费需求。

五、下步思路
1、加快针织童装企业整合进度。

内衣城三期78家入驻实体企业,避免仅是数量的整体搬迁,重点扶持区域品牌企业,完善产业链条,产品所需原辅料由60支提高到80支以上,提升产品档次。

2、强化食品产业高端产品培育。

加快饮之健公司航空食品
研发进度,力促**(**)啤酒公司新扩产能3万千升及易拉罐及纯生啤酒生产线,**、**等企业要新上休闲食品、旅游食品、出口食品。

3、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在关键技术供给、创业规模供给、知名品牌供给三大环节上下功夫,引导企业以技术为支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保持创新创业活力,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企业产品向高端发展。

4、加快两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尽快完善水、电、暖、气、路、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

5、强力推进具备条件企业入库。

区委、区政府成立专项工作组,对全区规下企业逐一排查,凡具备入库条件企业,必须办理相关手续,一照一证,坚决防止产值、利税漏报、漏缴现象的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