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线路工程复合绝缘子技术规范书(范例)200X年X月目录1总则及细则 (1)1.1工作范围 (1)1.2工艺 (1)1.3标准 (1)1.4度量单位 (2)1.5专用工具和仪表 (2)1.6投标文件 (2)1.7文件和图纸 (2)1.8检验 (3)1.9质保期 (4)2技术条件 (4)2.1概述 (4)2.2设计与制造 (5)2.3 试验和检验 (7)2.4 包装和运输 (8)2.5 供货数量 (9)1 总则及细则1.1 工作范围本技术条件适用于XX线路工程所需复合绝缘子的设计、制造、试验、检验、包装及供货要求。
1.2 工艺本技术条件和图纸所包含的复合绝缘子的工艺和精加工应符合国际最先进的制造和装配实践,提供的复合绝缘子应是全新的、未使用过的,其设计和制造应根据买方批准的图纸、设计数据和文件进行。
不能因图纸和本技术条件书的遗漏、疏忽和不明确而解脱卖方提供第一流绝缘子,质量及服务的责任,倘若发现有任何疏漏和不明确之处,卖方应及时通知买方,在问题未澄清之前的任何举措,应由卖方负责。
1.3 标准1) 除技术条件书和图纸中所提供的要求之外,卖方应遵循国家标准及有关行业标准的最新版本。
表一绝缘子产品需满足的主要标准2) 卖方可以推荐国际上接受的其它更高的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应经买方确认,并应提供相关标准或有关标准中相关部分的中、英文副本。
1.4 度量单位在设计资料、技术条件和图纸等文件中,应使用SI公制单位。
温度应以摄氏度作单位。
1.5 专用工具和仪表卖方应提供产品需附带专用仪表,这些设备应是新的并且性能良好。
1.6 投标文件投标商应在标书中提供以下信息和资料:1) 绝缘子的生产厂家相关资料。
2) 绝缘子的图纸及技术条件说明。
3) 绝缘子运行年限实例说明(包括正在运行的工程和已作复合绝缘子更新的工程)。
4) 同种或类似产品的型式试验、例行试验、抽查试验报告及鉴定证书。
5) 投标产品与本技术规范书所提的所有技术条件的对比表格,并明确标示存在的差异。
6) 产品附带专用仪表清单。
7) 详细的包装说明。
1.7 文件和图纸1.7.1 生产进度表卖方应尽快在合同签订后(不超过一个月),向买方提供生产进度表以详细说明工作开展的程序,这份文件应包括如下方面:技术装备,材料采购,制造,工厂试验及运输,及每一工作环节的情况。
今后对于任何延误的产生原因和影响以及卖方为保持原定生产进度采取的补救措施,都应及时向买方解释。
1.7.2 文件和图纸审批1) 在工作开展前,卖方应提供以下文件各六份,包括图纸、设计、资料、货物的详细说明文件及详细的试验进度表,以供买方审查,如果买方为满足技术和图纸要求作出修改,卖方应重新提供修改后的图纸和其它文件,以供买方审查。
2) 技术条件、图纸以及其它文件的修改都不能成为修改合同价格的依据,如果卖方按照未经审批的图纸和文件进行生产,则卖方应承担进行必要修改的费用。
卖方不能因图纸和文件的审批,而以任何方式解脱其满足技术条件要求和生产进度的义务,以及根据审批意见修改其图纸和文件的责任。
3) 所有报送审批的图纸,应有标注修改内容的栏目,审批过的图纸进行修改,应用红色箭头或其他方法清楚地标明修改的部分。
买方的名称、标题、卖方的负责工程师的签名、制造日期和相应的图纸编号,应在图标的右下角或适宜位置标明,图纸和文件应统一使用297mm×420mm(A3)或210mm×297mm (A4)图幅。
4) 详细的试验时间表,应在开始试验前15天提交买方,若买方未按时到达,卖方可自行试验,买方应对试验结果认可,但买方有权审阅所有试验报告,对一些试验数据有异议时,双方协商处理。
1.8 检验1.8.1 工厂检验1) 卖方在发货前负责对产品的有关质量、规格、性能、数量进行准确的和全面的检验,并出具其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出厂试验报告和买方所要求的试验项目数据和资料,除非买方书面放弃检验,凡未经检验和试验合格的产品不得从制造地点发运,在任何情况下都只有在规定的试验全部合格后,产品才能发运。
2) 卖方应在工厂检验开始的半个月前,用信件或电传通知买方,买方对每批产品派工程师到工厂,参加货物的组装、例行试验和包装。
如果买方未及时赶到,卖方按时进行工作,其结果买方应认可。
3) 买方的代表有权在合同有效期内任何时间进入工厂和绝缘子生产的所在地点,同时卖方应为代表提供充分的便利条件,以对卖方所进行的必要的试验,不受限制地进行检查。
4) 卖方应就开工时间和产品制造各阶段的进度提前与买方取得联系,以便对检验作出安排。
5)在货物发运之前,每种产品试验报告6份副本应提前送交买方。
1.8.2 到达合同交货地的检验当货物运到指定合同交货地后,买方及委托的质检单位根据装货清单检查收到货物的数量、包装情况及运输和装卸中是否引起物理损坏或丢失,若买方认为有必要还将进行抽样检验,卖方有权参加检验。
根据检验结果,如果货物数量和质量不满足合同要求,卖方应根据买方的要求对货物免费进行更换,并承担所有批次的抽样试验费用。
现场抽样的试验项目由买方确定,试验单位由买方指定或委托,如第一次抽样试验不合格,则第二次加倍抽样试验,如再不合格则此批交货绝缘子作退货处理,卖方并承担两次试验的费用,具体试验参照2.3条有关技术规定及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1.8.3 现场检验当货物到达施工现场,在拆除外包装安装前15天内,买方书面通知卖方到现场当面进行检查,若发现绝缘子质量、规格等与合同规定不符,若卖方未按通知时间到达现场或书面答复不派人参加开箱检查,发生上述情况责任属卖方承担。
1.9 质保期1) 质量保证期为投产后12个月或交货后18个月内。
2) 卖方保证其提供的产品是全新的、未使用过的,并在各个方面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卖方保证其产品在正确安装的情况下能安全可靠地运行。
在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内,卖方对因设计、制造、运输和材料缺陷等原因而导致工程或其中一部分遭受的任何破坏、缺陷或故障,一经收到买方的书面通知应立即免费向招标方补偿每种破损、缺陷的产品(包括由此发生的运输费和税费),同时买方将根据合同中有关条款对由此造成的直接损失进行索赔。
2 技术条件2.1 概述复合绝缘子应是球、碗联结型。
2.1.1 使用环境条件表二绝缘子使用环境条件(注:表二“内容”栏仅提供了一种使用环境条件的范例,当工程对使用环境条件有其它要求时,根据实际需求填写该栏。
)2.1.2 机电特性复合绝缘子机电特性,见表三。
表三复合绝缘子机电特性表子时,注意根据广西电网公司的特殊要求采用相应的“结构高度”及“最小干弧距离”。
)2.2 设计与制造复合绝缘子至少由二部分绝缘体组成,即芯棒和护套,并配以连接金具。
2.2.1 复合绝缘子的芯棒芯棒是复合绝缘子的内绝缘部分,用于保证设计的机械强度。
芯棒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棒制成。
芯棒应能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承受长期的机械负荷,同时还应承受长期的电应力和短期电峰值应力。
芯棒应能在升温条件下保持稳定,在动态负荷条件下具有高机械强度。
芯棒在纵向和横向介电强度玻璃丝含量吸湿性等方面应满足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芯棒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棒制成的耐应力腐蚀芯棒。
2.2.2 复合绝缘子的护套和伞裙。
护套是复合绝缘子的外绝缘部分,它提供所需的爬电距离和保护芯棒免受气候影响,用绝缘材料制成的伞裙是护套一部分。
伞裙是护套的突出部分以增加爬电距离。
伞裙可有伞棱也可没有伞棱。
材质应为硅橡胶。
对护套和伞裙的材料要求是:1) 耐气候性以防止氧、臭氧、紫外线辐射和水引起的快速老化。
2) 高耐漏电起痕性以防止形成导电通道。
3) 高耐腐蚀性以防止护套或伞裙击穿。
4) 长期憎水性以减少放电和老化。
5) 高抗撕裂强度以防止搬运和安装时损坏。
6) 高耐水解性以防止增大材料的导电率。
7) 在大温度范围内能保持高柔韧性和很低的(玻璃转化)温度,以防止在低温和温度急剧变化时引起裂纹或破裂。
8) 在任何情况下,有防止鸟类及虫、鼠类啄食护套和伞裙的能力。
为保证芯棒保护的有效性和持久性,连接界面(芯棒—护套,护套—金具)必须是高质量的,被覆的硅胶护套应经高压、高温、真空注射工艺成型。
2.2.3 复合绝缘子的金属连接件金属连接件是复合绝缘子的组成部分,用于与铁塔或导线连接。
金属连接件一般使用镀锌钢锻件并必须具有适当的延伸性以能与芯棒连接。
除不锈钢外的所有铁质金属零件都应按照JB/T 8177-1999《绝缘子金属附件热镀锌层:通用技术条件》进行热镀锌。
末端金具的连接区可认为是一种机械熔丝(保险丝),它决定了绝缘子的额定机械强度。
连接区的设计原则是要保证理想的应力分布以防损伤玻璃纤维而导致的芯棒特性降低。
此外还应保证复合绝缘子长期的机械和电气性能。
芯棒与金具的连接采用压接,不得采用楔型连接。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金属部件的起晕电压和无线电干扰水平应在允许值以内。
金属连接件的连接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标记16mm的要求。
为降低绝缘子内部和外部的电位梯度,并把无线电和电磁干扰降低到允许水平,绝缘子高压端需安装均压环。
均压环的材料应使用铝或铝合金。
2.2.4 标记每一复合绝缘子应标记制造厂厂名或商标、制造日期。
每一复合绝缘子应标记使用电压和额定机械荷载。
标记应采用浮雕模压在金属连接件上。
2.2.5 维护所提供的绝缘子应适合于带电检修技术,使之可方便、快速和安全地进行通常的带电操作。
卖方应提供在采用本厂相同绝缘子的相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上在带电和停电维修时使用过的方法和工具的有关资料。
2.3 试验和检验试验按IEC、GB和其他有关标准进行,本技术条件要求的试验,其试验费用由卖方承担。
未经过型式试验或抽样试验的绝缘子不得用于供货。
2.3.1 逐个试验逐个试验按下述项目进行,如发现有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则此只绝缘子不合格。
1)外观检查按GB/T 19519-2004和GB/T 775.1-2006执行。
2)拉伸负荷试验按GB/T 19519-2004和GB/T 775.1-2006执行。
3)工频耐受电压试验按GB/T 19519-2004执行。
2.3.2 抽样试验抽样试验按GB/T 19519-2004第7条执行。
2.3.3 型式试验型式试验在逐个试验后进行,试验中只要有一只绝缘子不符合试验项目中的任何一项要求,则型式试验不合格。
1) 端部附件连接区及界面试验:a) 工频干闪络试验:按GB/T 19519-2004进行,试品数量为3只。
b) 突然卸载试验:按GB/T 19519-2004进行,试品数量为a)后3只。
c) 热机试验:按GB/T 19519-2004进行,试品数量为b)后3只。
d) 水煮试验:按GB/T 19519-2004进行,试品数量为c)后3只。
e) 外观检查:按GB/T 19519-2004进行,试品数量为d)后3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