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国1~40回大题小结

三国1~40回大题小结

1.许攸为曹操献了不少好计策,可是最后却被杀收场,请简述许攸被杀的因果曹军攻克冀州后,有一日,大将许褚在邺城东门处碰见许攸,许攸傲慢地对许褚说:“你们如果没有我,怎能从此门出入。

”许褚一听非常生气,回答说:“我们出生入死,经过血战,夺得城池,你夸什么口!”许攸骂道:“你们这些人都是匹夫之勇,何足道哉!”许褚大怒,拔剑杀攸,提头来见曹操,诉说许攸无礼之极。

2.俗语说,“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请简述这一典故。

在单福的辅佐下,刘备连连得胜。

曹操得知单福就是徐庶,于是想得到他。

程昱献计,将徐庶的老母接来,并模仿她的笔迹写信给徐庶,徐庶无奈,只能到曹营。

临走的时候,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徐庶来到曹营见到母亲,母亲说他弃明投暗而自缢。

徐庶葬了母亲。

曹操来吊唁并上祭品,徐庶坚决不受。

徐庶身在曹营,却终身不为曹操献一计。

3.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对刘备道出了著名的“隆中对”,请简述何谓“隆中对”。

诸葛亮为刘备礼贤下士的精神所感,遂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他为刘备定了三分天下的决策,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刘备占人和。

还送给刘备一幅西川五十四州的地图,建议刘备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再取中原。

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4.简述“赵子龙单骑救主”的故事新野一战之后,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

追击刘备至当阳长坂,护卫刘备家小的赵云发现乱军冲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

在一截断墙后面的枯井旁找到糜夫人母子。

,糜夫人伤重不愿为云之累赘,将阿斗交给赵云后跳井身亡。

曹兵杀来,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抱起阿斗,持枪上马,在曹操军阵中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觑曹军百万之众如草芥。

正在山上观战的曹操见赵云势不可挡,夸其“真虎将也!”,传令一定要活捉。

赵云利用这个机会冲出包围,连杀50员曹将,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

当赵云把阿斗递到刘备怀里时,刘备却把刘禅摔到地上,说:“为汝这儒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见此,赵云大为感动,一生尽忠蜀汉。

5.简述“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故事赤壁之战前,蒋干自告奋勇,充当曹操说客,企图劝说周瑜投降。

而当时,周瑜正担心新降曹操的蔡瑁和张允帮助曹操训练好水军,于是就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接待蒋干。

周瑜先在大会群英的宴席上,定下了“但叙朋友交情”,不提“军旅之事”的规矩,封住蒋干的口。

进而周瑜又向蒋干显示江东英杰云集,“兵精粮足”的实力,炫耀自己“遇知己之主”,受到信任重用的地位。

断绝蒋干说降的念头。

并佯醉与蒋干周瑜与蒋干“抵足而眠”,诱导蒋干盗走事先伪造的张、蔡二人的“投降书”。

急于立功的蒋干和生性多疑的曹操果然中计,蔡瑁和张允被杀,周瑜反间计大获成功。

6.简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孙、刘联合抗曹,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便以联军用箭为名,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赶造十万支箭,想以此来除去诸葛亮。

诸葛亮却立下军令状,只要三天便可完成任务。

之后,诸葛亮在鲁肃的配合下,利用大雾天气的掩护,以草船靠近曹军水寨,擂鼓呐喊,从而骗得曹军乱箭齐发,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天明后清点草船上的箭,总数已超十万支。

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

10万支箭“借”到了手。

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不如。

7.简述“张松献图”的故事益州太守刘璋派张松到许昌请曹操派兵攻打汉中王张鲁,曹操见张松其貌不扬,对自己不恭敬,便拒绝他。

张松随身带了张详细的西川地型图,本打算献给曹操,可曹操却赶走他,张松又听说刘备礼贤下士,有雄心大志,便投奔荆州刘备。

刘备以周到的礼节接待张松,张松很感动,把那张地图献给刘备。

8.简述“三气周瑜”第三气的故事。

周瑜一心想夺回荆州,便派鲁肃去向刘备要荆州。

刘备一听鲁肃提起荆州就假装越哭越伤心,诸葛亮解释到刘备想归还荆州但又不忍攻打自己的弟弟益州牧刘表。

周瑜提出东吴攻打益州,并用其交换荆州,实则想借灭益州之便一同夺回荆州。

诸葛亮看破他的计策,预先让赵云守城候周瑜,周瑜见计破欲强攻,旧伤复发,昏倒。

诸葛亮又写了封信劝告周瑜,周瑜看后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死了。

9.简述“曹操割须弃袍”的故事曹操听说周瑜死了,率领三十万大军攻打东吴。

孙权让刘备帮忙,刘备写了一封信给西凉太守马超让他出兵从后方攻击曹操,马超为报杀父之仇,立即出兵,直逼许昌迫使曹操放弃南征,抗击马超。

西凉兵与曹军在潼关开战。

曹军大败,曹操混在败兵中逃走,马超大喊,那个穿红袍的人是曹操,西凉兵争先恐后的去捉拿曹操,曹操一听,急了,急忙脱下红袍,马超又喊,留长胡子的人就是曹操,曹操又把胡子割掉。

那个短胡茬的就是曹操,曹操顾不了许多,狼狈逃路。

10.简述“赵云截江夺阿斗”的故事孙权欲乘刘备出征西川时夺回荆州,便用张昭之计,谎称吴国太病重要见女儿和外孙,想把妹妹和刘备唯一的血脉阿斗骗回江东,孙尚香不知计带阿斗回江东,巧被赵云知道单枪匹马追之,至江边借一渔夫小船,孤身一人摇浆而追,追上后奋勇杀退东吴敌人,夺回阿斗,但背靠江水情况危急,所幸此时张飞赶来,帮忙带回阿斗。

11.简述“关公单刀赴会”的故事。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三计气死周瑜得了荆湘九郡,刘备为完成三足鼎立之势需夺取西川,故派关羽镇守要地荆州。

吴国为了得到失去的土地,设酒宴招待关羽,宴请关于到东吴,席间埋伏刀斧手想杀了关羽。

关于早知道是计,便只带十几个随从单刀赴会。

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叙旧为由。

拉着他不放手,互相敬酒,实以鲁为人质,使刀斧手不敢轻易下手。

12.说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一典故曹操与孙权对坐濡须,初次交战,曹军大败。

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

孙权轻舟行进五、六舍并鼓乐齐鸣,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

谓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肠犬耳!13请简述许攸献计夺冀州袁绍死后,其子袁尚兵退冀州。

为助曹操夺取冀州,许攸献计,令曹操决漳河之水淹城。

守城审配闻此仅是暗笑,不作防备。

不想,当夜,曹操添十倍军力并力发掘,等到天亮,竟挖出两丈深的战壕。

然后引漳河水灌之,水淹冀州。

以致城内弹尽粮绝,军士饿死殆尽。

终而被曹军攻破,审配被斩,陈琳投降。

14刘备之“髀肉复生”[成语解释: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

]刘表邀刘备荆州相会。

席间,刘备反对刘表废长立幼,自觉语失,起身如厕。

因见髀肉复生而潸然流涕。

刘表怪之,刘备解释说是因为久不骑马,导致髀里肉生,又感慨老之将至,功业未建。

刘表以“煮酒论英雄”之事安慰刘备,不料刘备竟乘酒兴失口言说天下碌碌之辈,不足为虑。

刘表默然。

15请简述刘皇叔跃马过檀溪刘表夫人蔡氏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遂与其弟蔡瑁密谋,以刘表名义在襄阳设宴欲害刘备。

宴上,荆州幕宾伊籍将蔡氏阴谋密报刘备,并引其从西门逃脱。

蔡瑁闻讯,追至檀溪,刘备纵马下溪,马前蹄忽陷。

刘备大呼“的卢,的卢,今日妨吾”,马遂纵身而起,跃过檀溪。

刘备脱险。

(131字)16简述刘备的治理新野(这是很能说明刘备明君“仁德”之心的事例。

)刘备受命屯驻新野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刘备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接受“水镜先生”的批评,更加重视争取民心,为重新崛起准备条件。

他以安民为务,因此“军民皆喜,政治一新。

”新野百姓欣然讴歌道:“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17简述元直走马荐诸葛徐庶之母被曹操取许都,程昱仿徐母字叫徐庶归曹。

徐庶接信后念母,与刘备别,刘备置酒饯行,泣留不肯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

徐庶匆匆离去。

后因树林隔断视线,刘备命尽伐之,以免阻挡自己望徐庶之目。

忽徐庶拍马而回,荐诸葛亮后再别刘备,之后刘备便有三顾茅庐之美谈。

18简述三顾茅庐由于徐庶的推荐,求贤若渴的刘备便带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小僮说诸葛亮外出。

第二次,刘备他们冒雪来访,只见到诸葛亮的弟弟。

备留信表敬慕之情。

第三次,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拱手立于阶下一直等到诸葛亮睡醒。

诸葛亮为刘备的诚心所感动,终于答应出山。

(129字)19简述火烧博望坡三国前期,势力强大的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南下攻打刘备。

此时刘备投靠刘表,驻在新野。

曹操派大将夏侯惇进攻新野。

这时刘备已经请出了诸葛亮。

诸葛亮在博望坡设下埋伏,令赵云去诱敌深入,然后火攻。

夏侯惇果然中计。

大败而归。

这是孔明出山后打的第一仗。

20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曹操十万大军进攻荆州,刘备带领几千士兵和数万百姓南逃,赵云负责保护刘备家小。

曹军四下涌来,赵云把刘备小儿子阿斗裹在怀中,出生入死,终于杀出重围,回到刘备身边。

当赵云把阿斗递到刘备怀里时,刘备却把阿斗摔到地上,说为这儒子,差点损他一员大将。

赵云见此大为感动,一生尽忠蜀汉。

21张翼德大闹长坂桥(这是《三国演义》是最能体现张飞“勇猛”的片断。

)为给兵败势危的刘备赢得喘息之机,张飞当阳长坂桥上仅凭身边二十余骑布成疑阵,自己则在大队曹军赶来之时,倒竖虎须,圆睁环眼,紧握蛇矛,稳稳地立马于桥头,用三次大喝,喝破了曹操身边将士夏侯杰的肝胆,当场倒撞马下,并使曹操大惊失色回马而走,刘备得以脱身。

22诸葛亮舌战群儒(这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外交故事。

)在曹操拥兵南下的危急关头,诸葛亮自请出使东吴,意在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抵抗曹操。

在东吴的朝堂上,诸葛亮沉着冷静,通过分析天下形势,分析敌我军事实力,以雄辩的口才舌战群儒,有力批驳了东吴儒生的“降曹”论,并最终智激孙权周瑜,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统一战线。

23请简述苦肉计为了让曹操上当,以便火攻曹军,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

黄盖愿行此计,并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故意大唱反调。

尤其是在曹操奸细蔡中、蔡和面前为战、降问题争吵。

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

随后黄盖诈降曹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立下大功。

24请简述“连环计”的故事(120字左右)赤壁之战前夕,庞统向周瑜献连环计,瑜设计使蒋干邀庞统到曹营。

操与统同观营寨,又共论兵法。

统对答如流使操敬服。

统乘机提出:大江中风浪不息使北兵易生疾病。

可将大小船配搭,首尾用铁环连锁,铺阔板以便人马行走。

操闻之大喜,派人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

这为周瑜火攻曹军提供有利条件。

25请简述曹操横槊赋诗建安十三年冬,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抵江北,欲灭孙刘,统一天下。

明月皎洁之夜, 操在江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

操请诸将为统一同心协力,日后共享富贵。

酒酣,操取槊立船头,慷慨而唱《短歌行》,表达对贤才的渴慕。

歌罢,刺史刘馥说此歌不祥,操乘醉用槊将其刺死,后果乐极生悲,险些在赤壁一战丢性命。

26请简述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的故事赤壁战后,周瑜任南郡太守,坐镇荆州,而刘备驻守地小物薄的公安,不利发展。

于是刘备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

孙权采纳周瑜的建议,非但不借,反利用联姻软禁刘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