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天气和气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天气的概念;知道什么是气温,以及测量和度量气温的常
用仪器和方法;学会测量气温;了解气温与人们的生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天气的概念观察并描述生活中的天气情况;会使用温度
计测量气温或其他物体的温度;能根据生活中的动物的行为判断天气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将所学的有关天气的知识善于应用,观察生活中的天
气变化,培养学生将知识融合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怎样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难点:对百叶箱内与箱外的气温进行对比,理解为什么要将温度计放在百叶
箱内测量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材分析: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第二节“天气和气温”
五、教学方法:提问法
六、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看动画《天气预报员》
师:天气的变化与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今天我们来学习天气和气温。
1、天气的概念
师:首先来看一则永嘉的天气预报,讨论天气预报涉及哪些方面?
生:降水、风、气温、湿度等。
师:这些是天气的要素。
所以天气就是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天气现象。
师:看图描述天气情况
生:大风、暴雪、严寒的天气
微风、晴朗、高温的天气
师:下列哪些词语是描述天气的?
阴转多云、冬暖夏凉、晴空万里、秋高气爽、和风细雨、终年高温、冬雨夏干、雷电交加
生:阴转多云、晴空万里、和风细雨、雷电交加
师:你能说说今天的天气状况吗?
生:……
师:接下来我们看天气的其中一个要素“气温”
2、气温
师:气温是什么?
生:空气的温度。
即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师:测量气温的工具是什么?
生:温度计
师:单位呢?
生:摄氏度
师:那再气象观测中是如何测量气温的呢?展示百叶箱图片,请同学提几个问题
生:百叶箱为什么是白色,三支温度计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是1.5米?……
师:现在我们一一来解答。
三支温度计的作用是什么?
生:普通温度计——定时测量气温
最高温度计——最高气温,午后2时
最低温度计——最低气温,日出前后
解释:这与太阳辐射和大地散热有关
师:百叶箱为什么漆成白色?
生:白色可以反射太阳光,使百叶箱受太阳辐射影响小。
师:百叶箱离地面高度一般为什么是1.5米?
生:因为这个高度的空气稳定,并且人类活动都在这个高度,更具有实用价值。
师:为什么箱门朝北?
生:防止太阳光直接辐射而影响所测气温的准确性
师:为什么将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
首先观察一组数据
得出什么结论?
生:百叶箱内的气温波动比箱外小
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师:原因:防止日晒雨淋,又能通风;百叶箱内阳光不能直接照射,温度计读书更符合实际气温;百叶箱内的气温波动比箱外小
3、气温与生物的关系
师:我们了解了气象观测的原理,它与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接下来我们学习生物与气温的关系。
看图,气温升高,狗的呼吸频率明显加快,狗还会吐出舌头散热。
快要下雨的时候,河里的鱼会跳出水面呼吸等等。
师: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最适宜生存温度。
人体最适宜的温度是22摄氏度。
师:35摄氏度时,人会感觉很热。
这个时候家里用什么办法来抗高温?
生:空调、电扇、冰棒等
师:0摄氏度以下,就感觉到寒冷,家里常用什么方法御寒?
生:暖气、炕、热水袋等
师:高温和严寒有哪些危害?可以采取什么防范措施?
生:低温会影响航运,使农作物受冻害……
4、小结
七、板书设计
一、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天气的要素: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二、气温:空气的温度。
描述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三、气温对生物的影响人体最适温度:22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