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发展历程
工设10901何龙
关键词:工业设计史工艺美术新艺术运动现代设计
设计的对象归根结底就是改善人的环境、工具,以及人自身,其渊源就是伴随“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设计是人类有目的的改变生存方式的创造性活动,是应用科技、经济、艺术的要素、系统解决问题,以及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从人类的历史进程来看,设计始终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这一部进步与发展的历程就是一部工业设计史。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运动的时间大约从1859年至1910年。
得名于1888年成立的艺术与手工艺展览协会。
其起因是针对装饰艺术、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等,因为工业革命的批量生产所带来设计水平下降而开始的设计改良运动。
这时的产品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工业产品外型粗糙简陋,没有美的设计;二是手工艺人仍然以手工生产为少数权贵使用的用品。
于是社会上的产品明显地两极分化:上层人士使用精美的手工艺品,平民百姓使用粗劣的工业品。
“工艺美术”运动的缺点或者说先天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它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干机械的否定,对干大批量生产的否定,都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
过于强调装饰,增加了产品的费用,也就没有可能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所享有,因此,它依然是象牙塔的产品,是知识分子的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结晶。
新艺术运动
在19世纪80年代,新艺术运动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就像洛可可风格在它那个时代的称呼一样。
另一方面,很多小范围团体的互相聚集,稍微改良了当时矫饰的流行风格,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
新艺术风格的流行时间大约从1880到1910年左右。
这种艺术新形式带有欧洲中世纪艺术和18世纪洛可可艺术的造型痕迹和手工艺文化的装饰特色,同时还带有东方艺术的审美特点,也运用工业新材料,包含了当时人们的怀旧和对新世纪的向往情绪,是人们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过渡时期所有复杂情感的综合反映。
这一运动带有较多感性和浪漫的色彩,表现出怀旧和憧憬兼有的世纪末情绪,是传统的审美观和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新的审美观念之间的矛盾产物。
社会转型期的新旧更替并不仅仅体现在时间上,还体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以及每天所使用的日用品中。
这一时期,欧洲艺术家、手工艺人、建筑师所创造出来的新的艺术形式被称为“新艺术”。
现代设计
“现代”是一个专用术语,它是针对“后现代”而言。
什么叫“现代”?这要区分三个范畴:科学领域、艺术领域、工业设计领域。
在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现代”指工业化以后的两个历史时期。
第一次现代化时期指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现代设计欣赏。
国家出现以流水线为代表的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19世纪20年代形成了以
柏林为中心的科学艺术繁荣时代。
第二次现代化时代指19世纪50年代后期到19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的经济繁荣和美国式的消费时代。
这两个时期被称为现代时代,又叫机器时代。
在这几百年中西方国家一直信仰科学技术,追求物质和现代性,它的发展过程往往处在繁荣、危机、耗尽、创新的循环中。
在文化艺术领域,“现代”的含义往往受上述影响,因为艺术总反映时代精神。
但是严格说,它还有另一层含义。
从广义上,有人认为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文明的整个发展时代都被称为“现代”,因为从文艺复兴以后,艺术界的价值追求不同与以前,开始追求以人为本。
从狭义上说,“现代”艺术是与工业现代化紧密相关,现代艺术二十世纪以来跳出模仿古典而新出现的主要运动潮流,像立体派、未来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功能主义、无调派、印象派、连续派、意识流等,每种思想流派都有其代表人物。
19世纪70年代以后,艺术界出现“后现代”,实质上是对科学技术追求“现代”的修正。
现代主义设计是人类设计史上最重要的、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活动之一,它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传播,其风潮几乎波及全球,在它的影响下,又产生出许许多多新的设计风格和流派。
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形成的原因,以往的阐述大多从意识形态领域出发,把现代主义设计放到广阔的现代主义运动背景去认识,认为它的产生是在现代主义运动影响下的一种历史必然。
这种认识往往只顾及到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外部环境,甚少考虑到设计活动的自身特质和发展变化规律,难免有失片面,同时也影响到我们对其它相关设计活动的理解。
的辨证关系入手,着重考察现代艺术中的客观化趋势、大机器时代的生产技术,以及二者的结合对现代主义设计诞生的影响,以期找出现代主义设计之形成的内在因素。
未来发展趋势
1.加大力度改革设计教育,提高专业设计人才综合素质
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特别是设计这类行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在整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设计教育工作者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改革,可是这些还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和工业设计行业新的发展趋势和国际竞争状况对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设计师不能仅仅要掌握设计的基本的理论,还要掌握加工的相关知识,并且还要有很好的前瞻性和市场洞察力,以及大胆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的能力。
可以说,当前设计教育业的发展关系到将来我们整个设计产业的发展,我们整个社会特别是业界都应当给予关注和支持。
2.大力强化整个设计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目前,我们整个工业设计业内部交流远远不足,部分公司之间恶意竞争的状况很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工业设计公司可以在建立共同遵守的各种行业规范的基础上采取各种联合措施,进行强强联合,相互协作,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和发展。
并且我们还可以进行和国外资深设计机构和设计师的交流合作,促进我国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
3.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自身实力
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建设。
当前我国相当多的工业设计公司都规模比较小,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相关制度,内部管理混乱,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着公司的发展。
二是从真正意义上导入设计管理,设计管理者要从战略,从企业角度,去全盘考虑的问题,这是设计管理者必备的素质。
此外要考虑部门之间利益的重合点,
设计与商业的互动,最终服务的对象是人,只有从人出发,才能真正解决跨学科之间的矛盾、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矛盾。
每个部门的人,每个技术背景的人或者市场背景的人,都要学习另外一个学科领域里一定的东西,拓宽知识面,这样才有利于与不同部门的人去沟通合作。
三是建立健全职工培训制度,提高设计师自身素质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文玲.工业设计——制造业的创新之路[J].经济丛刊,2006,(5).
[2]吴琼.论产品的人性化设计[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3]董俊华.现代设计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4]朱七光,何米娜.企业创新能力视角下的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研究[J].企业活力,2006.
[5]李玉萍.现代制造业中设计与制造新理念[J].石材,2004.
[6]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2002年9月北京第一版.
[7]杨先艺,设计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