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闲人少, 结束 才了蚕桑又插田。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一片葱茏
,而稻田里波光粼粼,满目亮白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 叫。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 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 的事又要插秧了。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
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后两句写人,突 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 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
1、背诵并默写三首诗词,并能 用自己的话大致说说其意思。
2、选择其中的一首改写成一篇 短文。
夏日田园杂兴(其二)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唐代词人,原 名龟龄,字子同,自号 玄真子,婺州(今浙江 金华)人。他自幼聪明 好学,年纪不大就明经 及第。唐肃宗即位后, 因向肃宗献策,被授予 左金吾卫录事参军,赐 名“志和”。后因事遭 贬,不再复出,到处漂 泊,四海为家。 他的 词仅存《渔歌子》五首。
23 古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翁卷:字续古,一 字灵舒,永嘉(今 浙江省温州)人。 南宋诗人,一生没 有做官。与赵师秀、 徐照、徐玑合称 “永嘉四灵”。他 的诗大多讲求技巧, 诗风清苦。
乡村四月 山陵和原野 绿遍山原白满川, 杜鹃鸟 子规声里雨如烟。
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 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 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 赞美。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字致能, 号石湖居士,吴郡 (今江苏苏州)人。 他与杨万里、陆游、 尤袤合称南宋“中 兴四大诗人”。晚 年所作《四时田园 杂兴》六十首是其 代表作。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 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
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 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 下是一片画意诗情。白鹭、桃花、青箬 笠、绿蓑衣,色彩多么明丽,画面多么 清新。可有心的作者又为它染上一层斜 风细雨,整个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烟
各种兴致 四时田园杂兴 除去田里的杂草 昼出耘田夜绩麻,
把麻搓成线 村庄儿女各当家。
不懂 从事 童孙未解供耕织,
靠近 也傍桑阴学种瓜。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 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
本事。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 织布,但却在茂盛成荫的桑树 下学着种瓜。
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 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 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 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 象。这些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 动。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十分有 趣,也颇有特色,表现了农村儿童的 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 农村儿童的赞扬。全诗语言平白、朴 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雨之中,显得宁静而美好。全诗动静 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 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 生活情趣。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