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教师层面,二是家长层面,只有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一)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
”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呢?
1、丰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心理学认为,人在留意某些对象时,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就形成一个优势兴奋中心。
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就要引起学生的反映,学生的这种反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课堂注意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投入,激趣探究,真正做到以导为主,让学生充分的研究、合作,体会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的兴奋,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
开课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新授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总结做到“一番滋味在头上”。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调整学生的注意力。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随年龄增长而延长,一般来说,2~3岁时专注时间10~12分钟,5~6岁达12~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就可以达到30分钟以上。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黄金时间是20分钟左右,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征,一是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做到劳逸结合,让学生在有张有弛的氛围中学习。
二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学生已有的
知识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把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容易。
3、开展数学游戏活动,稳定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的对象有关,注意的对象如果是单调、静止的,注意就难稳定;如果是复杂、变化的,活动的,注意就容易稳定。
如果教师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交替使用不同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不但可以使学生减少疲劳,更能引起学生注意。
有这样的调查,发现只听效率为13%,只看效率为18%,只动口效率为32%,如果耳、眼、口并用,效率为52%,如果动口再加上双手不断地自然做动作、效率可高达72%,而且不会感到累。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教学中适当的穿插一些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如:我是森林小医生改错活动;找朋友活动;开火车口算活动;夺红旗计算比赛;我是小小售货员认识元角分活动;认识平面图形猜谜活动;在认识东南西北时,可以让学生面对着太阳升起的地方,一边说一边指着各个方位,做手、口、眼并用。
4、净化学习环境,强化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服从一定活动任务的,对活动的意义和结果理解得越深刻,责任心越强,就能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力。
学习是复杂而辛苦的活动,会遇到困难和干扰,只依靠无意注意难以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做保证安静的课堂环境,增强学生的约束力,培养学生注意力。
教师在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保障每个学生能静下心来学习,对于上课爱讲小话,爱做动作的学生,要采
取一定措施对其进行教育。
二是排除多余注意干扰,“防止多余刺激”,稳定注意力,即尽量防止与教学活动无关的刺激出现,避免过多的外界干扰。
如:让学生将上课不需要的东西放在视线之外,学习用品固定摆放,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5、发挥教学智慧,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的许多情况是不可预见的,总会出现一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这时教师要巧妙地应用教学智慧,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如可以提高语调、停止讲课、走下讲台、点名学生回答、用掌声表扬学生等方法引起学生注意。
对于一些突然发生的事情,更是吸引着学生的无意注意,使课堂秩序发生混乱,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
作为老师,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要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控制课堂秩序,转移学生注意力。
6、运用正面激励,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特别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学生的肯定,教师可以利用“翁格玛丽”效应,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你很行,你能做得更好,从而使学生认识自我,挖掘潜力,增强信心。
受表扬者自然会不断地追求进步,而未受表扬者也会被给予心理暗示,只要你努力,机会肯定会降临。
如:对做得好的学生发红花、贴红心、给予掌声鼓励、与家长通电话告知学生的良好表现。
(二)通过家长的教育行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窗口,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呢?
1、营造一个无干扰的环境。
卢勤在《把孩子培养成财富》说:“第一,最好在孩子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在家安定一下,到晚上把大灯关掉,小灯打开,大家都在自己的桌前做自己的事情。
孩子看到家里有学习的气氛,就养成了习惯。
”
2、给孩子树立正面形象。
卢勤说“第二个建议,别总对孩子说你瞧你怎么就坐不住,你瞧你坐的什么样,坐不了几分钟就出去跑……我老说,你瞧孩子,你做得多好多专心!你越说他就越专心,因为你给了他一个正面的形象。
”
3、学会倾听。
卢勤说:“孩子与你说话的时候手里千万别拿东西,专心致志地听他说话,尤其是小孩子,从小形成这种印象,他做事就能专心。
养成一个专心致志的好习惯,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益。
”
4、进行一些专门的训练。
拼图、下棋;听故事前先向孩子提出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听后回答;经常让孩子做传口信的人;经常让孩子帮助你拿各类小东西,从一件到几件不等,要求在一次中完成,培养孩子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和注意转移。
5、多读文字书。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一般都伴有不爱阅读、爱看带画儿的书的习惯。
家长尤其要培养快速阅读的习惯,对于不会的字要借助上下文猜测字意。
6、劳逸结合。
孩子该玩时就开心的玩,该学习时就安心学习。
不要给孩子增加课业负担。
良好的注意品质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教师、家长、学生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