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周五原老师的指导,但是很多内容是本人观点,与原老师的指导无关。
本人整理会议记录如下:
封面
首先从封面开始讲起,因为封面是给答辩老师的第一印象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因此我们在封面上不要出现任何差错。
论文应该是不涉密的,因此在首页的右上角不要出现秘密等级的问题,如果出现将按照涉密流程
走,因此绝大多数的论文不应该填写。
学科专业,我们应该填写软件工程。
指导教师职称如果要填写,则企业指导老师的职称也要填写,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其实企业指导老
师是否有任何职称学校也不会去调查,因此此处本人认为可以填写高工。
否则两项都不要填写。
关于论文题目,论文题目一定要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答辩者的注意力,让对方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你论文内容的准确判断。
XXXX 的设计应该翻译成
The Design of a(n)XXXX.
学科专业前面已经提到过,要写软件工程,研究方向填写专业方向,例如嵌入式软件。
摘要
讲完了前面最重要的封面部分,我们要针对摘要好好下功夫。
首先摘要是整个论文的浓缩和精华的部分,也是能够让评阅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整个论文评估的地方,此部分也是作为最终展示给答辩老师的重点讲述部分。
多加一句:论文最终答辩的PPT 应该是此部分的内容,而不是整个论文的标题的集合。
前面阐述了这一部分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较为详细的对这部分的写法针对原老师的指导进行整理。
首先整个摘要要占到页面的三分之二的篇幅,这样才不会让评阅者觉得内容缺乏或者过于冗余。
摘要部分建议使用三段论,首先第一点讲述为什么要写论文。
即论述问题提出的原因。
第二段讲述是如何满足我们之前提出的问题,此部分是整个摘要的重点,要长一点描述。
重点讲
述关键技术和贡献点。
第三段讲述论文主要做了什么,即描述工作量。
英文摘要,因为绝大多数人写的根本不通顺,因此可能很少有答辩老师会仔细去看,但是建议不要将google
翻译的内容简单的粘贴。
关键词以三到五个为宜。
正文
论文的正文部分,作为整个论文最大篇幅的地方,最容易给人不好的印象,正所谓“言多必
失”,所以此处陷阱多,大家就好自为之吧。
此处暂且把目录开始到参考文献之前的内容归纳为正文部分,因为这部分内容是紧密耦合的。
其他部分则独立性稍强。
论文的前后要有推倒的依据和结论的自然而然的展现过程,不要出现前后内容无任何逻辑可言的论文修改意见整理
2012年11月10日
21:51
论文的前后要有推倒的依据和结论的自然而然的展现过程,不要出现前后内容无任何逻辑可言的情况。
首先整个正文的篇幅要在70-90页之间,这样论文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也能够充充门面。
针对目录部分最好是能够做到章节的层次分明,即能够很好的区分出章标题和节标题的区别。
绪论部分要要在五页以上,绪论部分要阐述场景和应用,这样能够让评阅人了解到问题的概况,针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部分,如果是嵌入式项目则分析系统现状,此部分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摘要第二段的描述内容展开分析困难、目前是怎样解决的、本课题中将要怎样解决,即描述整个的解决思路问题。
需求分析部分,此部分的内容要求是根据绪论的部分推导出来的,并且要分析出为什么需要这些技术,要描述下针对这个问题解决的技术需求。
需求分析需要用例图。
设计阶段要将前面需求分析的结果用例图转化成业务模型,概要设计阶段主要描述一些非功能性的需求。
画出结构图、时序图和部署图。
选择平台,此部分根据前面分析的结果,确定选用的技术方案。
实现部分,主要针对前面的时序图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
测试部分要具体写,不要简单的描述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这样的概念。
展示部分,此部分要叫苦喊冤,说明自己辛辛苦苦干了那么多,没功劳也有苦劳所以一定要过……
引用部分就是指前面的主体部分中的其他论文的引用,当论文完成的时候能够自动生成。
参考文献要多于30个,不粘贴说明你太懒了。
针对论文的具体格式再多啰嗦一句,首行缩进2字符,全半角问题,中文中出现英文要首字母大写,表中图中的字体要小半号。
图标题在下,表标题在上。
感谢部分就不用在此赘述了,虚伪的真实的,这些别人都无从知晓,只有自个儿心里最清楚了。
建议做工程项目的论文可以参考软件工程上的示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