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第一节财务的意义与内容一、财务分析的意义财务分析是评价财务状况、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是挖掘潜力、改进工作、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实施投资决策的重要步骤。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财务分析信息的需求者主要包括企业所有者、企业债权人、企业经营决策者和政府,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
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
三、财务分析的局限性财务分析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资料来源的局限性、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和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第二节财务分析的方法一、趋势分析法(一)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对不同时期财务指标的比较,有以下两种方法:1.定基动态比率定基动态比率是以某一时期的数额为固定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2.环比动态比率环比动态比率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额为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二)会计报表的比较它是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的金额并列起来,比较其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
(三)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它是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作为100%,再计算出其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
采用趋势分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所对比指标的计算口径必须一致;第二,应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第三,应运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做重点分析。
二、比率分析法(一)构成比率构成比率又称结构比率,是指某项财务指标的各组成部分数值占总体数值的百分比,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二)效率比率效率比率是某项财务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率,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三)相关比率相关是以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
采用比率分析法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比项目的相关性;第二,对比口径的一致性;第三,衡量标准的科学性。
三、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因素分析法具体包括以下两种:(一)连环替代法它是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即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二)差额分析法它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采用因素分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因素分解的关联性;(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3)顺序替代的连环性;(4)计算结果的假定性第三节财务指标分析一、偿债能力分析(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的下限为100%,而流动比率等于200%时较为适当。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
国际上通常认为,速动比率等于100%时较为适当。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已获利息倍数三项。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保守的观点认为资产负债率不应高于50%,而国际上通常认为资产负债率等于60%时较为适当。
2.产权比率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对评价偿债能力的作用基本相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则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
3.已获利息倍数已获利息部数=EBIT/利息支出一般情况下,已获利息倍数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国际上通常认为,该指标为3时较为适当,从长期来看至少应大于1。
二、营运能力分析(一)人力资源营运能力分析人力资源营运能力通常采用劳动效率指标来分析。
劳动效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或净产值/平均职工人数对企业劳动效率进行考核评价主要是采用比较的方法,例如将实际劳动效率与本企业计划水平、历史先进水平或同行业平均先进水平等指标进行对比。
(二)生产资料营运能力分析生产资料的营运能力实际上就是企业的总资产及其各个组成要素的营运能力。
资产营运能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资产的周转速度,通常用周转率和周转期来表示。
周转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周转额与平均余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资产在一定时期的周转次数。
周转期是周转次数的倒数与计算期天数的乘积,反映资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
其计算公式为: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1.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反映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2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
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表明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
(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高,表明存货变现速度快,周转额较大,资金占用水平较低。
(3)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余额一般情况下,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越好,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越好。
2.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反映同定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充分,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效率。
3.总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反映总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总资产周转率。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一般情况下,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
三、盈利能力分析(一)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二)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三)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一股来说,当企业当期净利润大于零时,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应当大于1。
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
(四)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或EBIT/平均资产总额×100%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有力越强。
(五)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净利/平均净资产×100%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保证程度越高。
(六)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100一般认为,资本保值增值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权益增长越快,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障,该指标通常应大于100%。
(七)每股收益每股收益,也称每股利润或每股盈余,指上市公司本年净利润与年末普通通股总数的比值,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
其计算公式为: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总数上式中的分母也可以用普通股平均股数表示,按平均数计算的每股收益指标可按下列公式进行分解:每股收益=主营业务收入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股东权益比率×平均每股净资产注意:此处的“股东权益比率”即为“权益乘数”。
每股收益也可以用净利润扣除优先股股利后的余额,除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来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每股收益越高,说明公司的获利越强。
(八)每股股利每股股利指上市公司本年发放的普通股现金股利总额与年末普通股总数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为:每股股利=普通股现金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总数(九)市盈率市盈率是上市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相当于每股收益的倍数,反映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每元净利润愿意支付的价格,可以用来估计股票的投资报酬和风险。
其计算公式为: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十)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是上市公司年末净资产(即股东权益)与年末普通股总数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为: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年末普通股总数四、发展能力分析(一)销售(营业)增长率=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销售(营业)增长率若大于零,表示企业本年主营业务收入有所增长,指标值越高表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二)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资本积累率若大于零,则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多,应付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大。
(三)总资产增长率= 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四)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一般认为,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主营业务持续增长势头越好,市场扩张能力越强。
(五)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一般认为,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所有者权益得到保障的程度越大,应对风险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强。
第四节财务综合分析一、财务综合分析的含义及特点(一)财务综合分析的含义财务综合分析,就是将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分析等诸方面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全面地对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进行解剖与分析。
(二)财务综合分析的特点财务综合分析的特点体现在其财务指标体系的要求上。
综合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指标要素齐全适当;(2)主辅指标功能匹配;(3)满足多方信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