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陕西省情知识试题一判断题(在下列正确说法题后的括号里画“/”,不正确说法题后的括号里画“X”。
)1.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中部。
(X)( 黄河中游,中国西北地区东部。
2.陕北黄土高原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 )3.汉中盆地是陕西省水稻和油菜的主要产区,有“陕西小江南”之美称。
( )4.陕西省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陕北黄土高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关中盆地和陕南秦巴山地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 )5.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流域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6.丹江不是汉江的最大支流。
-7.成语“泾渭分明”中的“泾”是指泾河:.“渭”是指渭河,其“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出现于西安市高陵县境内。
8.汉江发源于汉中市宁强县北的米仓山,是长江的最大支流。
( )9.陕西省的苹果、酥梨、红枣、猕猴桃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被称为陕西果业的“四大宝”。
( )10.陕西横跨黄河、苌江两大流域,全省水资源丰富,是一个不缺水的省份。
( )11.陕西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从公元前1 1世纪起先后有10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000多年。
( )12.陕西的文物宝藏极为丰富,文物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为全国第一。
( )13.明代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城垣建筑。
( )14.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扶风县境内的法门寺建于唐朝。
( )15.陕西省目前设10个省辖市和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个县级市,70个县和24个市辖区,16.西安古称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明代起改名为西安府,西安自此得名。
( )17.在陕西省辖市中,榆林市面积最大,超过4.3万平方千米;西安市人口最多,超过830万。
( )18.秦腔作为陕西的重要地方戏剧,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代的民间歌舞,因周以来,关中地区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
( )19.信天游是广泛流传于陕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它以叙事为主,一般都有场景、人物和故事情节。
( )20.“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市安塞县腰鼓为突出。
( )21.陕北秧歌是广泛流行于陕北地区民间的一种传统舞蹈,其表演形式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其中绥德地区的秧歌最具代表性。
( )22.商洛花鼓在民间也叫花鼓子、地蹦子,突出特点是“跳”和“舞”。
因此,商洛花鼓的表演也叫“跳花鼓”或“舞花鼓”。
( )23-陕南民歌多有川楚之风,紫阳民歌是陕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
( )24.关中道情是陕西皮影戏的剧种,以华县为正宗,盛行于整个关中关中道情是陕西的皮影戏剧种,以长安为正宗,亦名“长安道情”,盛行于长安、蓝田、户县、咸阳、兴平等地。
25.凤翔彩色泥塑被当地人称为“泥货”,是凤翔县的一种民间美术工艺作品,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
( )26.陕西商洛地区处于南北气候交汇带,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中国植物资源的天然宝库。
参考答案与答题辨析[参考答案]1.不正确[答题辨析] 陕西省地处北纬31。
42,- 39。
35,,东经105。
29,- 111。
15,之间,黄河中游,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
[参考答案] 2。
正确[答题辨析] 黄土高原在中国中部偏北,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千米,黄土厚50 – 80米。
陕北黄土高原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参考答案] 3.正确[答题辨析] 汉中盆地又称汉中平原,西起勉县武侯镇,东至洋县龙亭铺,长约1 16千米,南北宽约5 -25千米,由汉江冲积而成,形成肥沃的原野。
汉中盆地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14 -15℃,无霜期250天左右,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
河水不冻,冬无积雪,霜害少,风力小,有利于水稻、油菜、小麦的生长。
水稻占陕西省水稻总播种面积的60%,产量占65 010以上。
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是陕西省的稻、麦两熟地区。
为陕南“粮仓”,被誉为“陕西小江南”。
[参考答案] 4.正确[答题辨析] 陕北黄土高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凉爽,秋季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配极不均匀,冬季长达半年之久。
关中盆地基本上是温暖带半湿润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陕南秦巴山地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夏季多雨,春、冬季偏旱,秋季多连阴雨。
[参考答案] 5.正确[答题辨析]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
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东至潼关汇人黄河。
长810多千米,流域面积6. 24多万平方千米。
渭河流域可分为东西两部:西为黄土丘陵窄产区,东为关中平原区。
渭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又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参考答案] 6.不正确[答题辨析] 丹江又称丹水,发源于秦岭山区(陕西省商洛市西北部)的凤凰山南麓,经商洛市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于商南县汪家店乡月亮湾处出陕境进入河南省淅川县,向南在湖北省境内注入丹江口水库,全长443;千米,汉江最长一支流。
[参考答案] 7.正确[答题辨析] 成语“泾渭分明”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泾河水清,渭河水混,泾河流人渭河时,清浊不混。
泾渭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县船张村相汇。
[参考答案] 8.正确[答题辨析] 汉江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宁强县北的米仓山,向东流经汉中i一安康盆地,在白河县流出陕西,进入湖北,于,武汉汇人长江。
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也是陕西省最大的河流,年流量占全省总流量一半以上。
汉江在陕西省境内长652千米,流域面积约6. 2万平方千米。
[参考答案] 9.正确[答题辨析] 陕西果业中苹果、猕猴桃、梨优势明显,苹果、梨在国内主产省中仅次于山东居全国第二,猕猴桃产量占居全国第一。
2008年,全省苹果栽植面积已突破800 万亩,苹果已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金牌产业,陕西已成为中国苹果产业大省。
陕西红枣主要产于黄河沿岸各地,以果大、核小、皮薄、肉厚、味醇、油性大、色红、酸甜可口及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闻名于世,在国内外有很大影响,是陕北重要的经济作物。
[参考答案1 10.不正确[答题辨析1 陕西水系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水资源总量445亿立方米,居全国各省(市、区)第19位。
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1280立方米,是一个缺水的省份。
[参考答案]11.不正确[答题辨析] 陕西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时间最长的省份。
公元前21 –前16世纪的夏朝时期,陕西就有扈国、骆国出现。
公元前1 1世纪,周武王灭商,在陕西建都。
此后,又有秦、西汉、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大夏、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先后在陕西建都,时间长达1 100多年。
[参考答案]12.正确[答题辨析] 陕西被誉为“天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
全省已发现各类文物点3. 58万处,其中古遗址1.05万处,国家级古遗址29处;古墓葬4368处,国家级古墓葬16处;石窟寺55,处,国家级石窟寺5处;古石刻1. 49万处,属国家级的2处。
全省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1位。
陕西省文物点密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全国首位。
[ 参考答案]13.正确[答题辨析]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 -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呈长方形,总周长11. 9千米。
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参考答案] 14.不正确[答题辨析] 佛教在西汉末年沿着丝绸之路传到都城长安。
据学者考证,今陕西兴平市梵净寺(已毁)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东汉时建于陕西扶风县境内的法门寺是关中现存最早并保持完好的佛教寺院。
[参考答案] 15.正确[答题辨析] 陕西省目前设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商洛10个省辖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80个县、3个县级市和24个市辖区,县级行政单位共107个。
[参考答案]16.正确[答题辨析] 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是指意大利罗马、希腊雅典、埃及开罗和中国西安。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废奉元路设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
[参考答案]17.正确[答题辨析] 在陕西省的辖市中,国土面积位列前两名的依次是:榆林市约4. 4万平方千米、延安市3.7万平方千米;人口位列前两名的依次是:西安市837万多人、渭南市543万多人。
[参考答案] 1 8.正确[答题辨析] 秦腔作为陕西的重要地方戏剧,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等地。
它源于陕甘一带的民间曲调和宋金元的铙鼓杂剧,形成于明代万历年间,已有500多年历史。
陕甘一带古为秦地,故称秦腔。
[参考答案]19.不正确[答题辨析] 信天游(在与内蒙古接壤的地区叫“顺天游”,在神木府谷一带叫“山曲”)是广泛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篇幅比较短小,是即兴创作的产物,可以根据不同情景自由吟唱。
[参考答案]20.正确[答题辨析]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市安塞县,榆林市横山、米脂、榆阳等地最为盛行,安塞腰鼓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1996 年,安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0 2006年5月,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答案]21.正确[答题辨析 1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
它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以绥德秧歌最具代表性。
陕北秧歌表演形式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即在锣鼓乐器伴下以腰部为中心点,头和上体随双臂大幅度扭动,脚下以“十字步”做前进、后退、左腾、右跃的走动。
2006年5月,陕北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j’9七》牛口h‘[参考答案]22.正确[答题辨析] 商洛花鼓民间称花鼓子、地蹦子,流行于陕西省商洛地区。
商洛花鼓是一种在“跳”和‘{舞“中说唱的民间艺术,因此,“跳”和“舞”便成为花鼓表演中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2006年5月,商洛花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答案]23.正确[答题辨析] 陕南民歌是陕南汉中秦岭巴山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
紫阳民歌是陕南地区民歌中最具代表的曲种。
它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格,紫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歌之乡”。
2006年5月,紫阳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考答案]24.不正确[答题辨析] 关中道情是陕西的皮影戏剧种,以长安为正宗,亦名“长安道情”,盛行于长安、蓝田、户县、咸阳、兴平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