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陕西省情知识一、判断1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中部。
()2 陕北黄土高原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3 汉中盆地是陕西省水稻和油菜的主要产区,有“陕西小江南”之美称。
()4 陕西省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陕北黄土高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关中盆地和陕南秦巴山地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5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流域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6 丹江不是汉江的最大支流。
()7 成语“泾渭分明”中的“泾”是指泾河,“渭”是指渭河,其“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出现于西安市高陵县境内。
()8 汉江发源于汉中市宁强县北的米仓山,是长江的最大支流。
()9 陕西省的苹果、酥梨、红枣、猕猴桃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被称为陕西果业的“四大宝”。
()10 陕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全省水资源丰富,是一个不缺水的省份。
()11 陕西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从公元前11世纪起先后有10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000多年。
()12 陕西的文物宝藏极为丰富,文物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为全国第一。
()13 明代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城垣建筑。
()14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扶风县境内的法门寺建于唐朝。
()15 陕西省目前设10个省辖市和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个县级市,80个县和24个市辖区,县级行政单位107个。
()16 西安古称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明代起改名为西安府,西安自此得名。
()17 在陕西省辖市中,榆林市面积最大,超过4.3万平方千米;西安市人口最多,超过830万。
()18 秦腔作为陕西的重要地方戏剧,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因周以来,关中地区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
()19 信天游是广泛流传于陕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它以叙事为主,一般都有场景、人物和故事情节。
()20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市安塞县腰鼓为突出。
()21 陕北秧歌是广泛流行于陕北地区民间的一种传统舞蹈,其表演形式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其中绥德地区的秧歌最具代表性。
()22 商洛花鼓在民间也叫花鼓子、地蹦子,突出特点是“跳”和“舞”。
因此,商洛花鼓的表演也叫“跳花鼓”或“舞花鼓”。
()23 陕南民歌多有川楚之风,紫阳民歌是陕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
()24 关中道情是陕西皮影戏的剧种,以华县为正宗,盛行于整个关中地区。
()25 凤翔彩色泥塑被当地人称为“泥货”,是凤翔县的一种民间美术工艺作品,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
()26 陕西商洛地区处于南北气候交汇带,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中国植物资源的天然宝库。
()27 陕西科教优势明显,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西安是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28 陕西省规划到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要达到9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到2020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
()29 2008年秋季学期起,陕西省已全部免除了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30 陕西省民生八大工程的实施是陕西省公共服务总体水平位居西部前列,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1~5×√√√√6~10×√√√×11~15×√√×√16~20√√√×√21~25√√√×√26~30√√√√√二、单选1 陕西省现有国土面积()A 不到20万平方千米B 20万—21万平方千米C 25万平方千米2 与陕西省接壤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A 6个B 7个C 8个3 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个自然区域,其中面积最大的是()A 陕北黄土高原B 关中盆地C 陕南秦巴山地4 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都是陕西省的主要农业区,()被称为“陕西小江南”。
A 关中平原B 汉中盆地C 渭北平原5 位于陕西省境内的大白山,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太白积雪()天”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
A 四月B 五月C 六月6 子午岭地跨(),处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因与本初子午线方向一致,故此得名。
A 陕西与甘肃两省B 陕西与宁夏两省(区)C 陕西与山西两省7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境内,东至陕西渭南市()汇入黄河。
A 大荔县B 潼关县C 韩城市8 ()是陕西省的第二大经济农作物,基本实现了自给。
A 油料B 烤烟C 食用菌类9 陕西居民喜食辣椒。
()辣椒干以颜色鲜红,条干纤长,辣味浓郁而著称,谓之“秦椒”,是我国辣椒出口的主要品种。
A 汉中地区B 商洛地区C 关中地区10 陕西省是我国率先建立百万亩()生产基地的省份。
A 苹果B 红枣C 烤烟11 陕西省水资源时间分布严重不均,全省年降雨量的()集中在7—10月份。
A 一半B 60%—70%C 90%左右12 ()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美称。
A 华山B 太白山C 秦岭巴山13 西康铁路秦岭隧道全长18.46千米,是我国目前()长的铁轮隧道。
A 第一B 第二C 第三14 按照陕西省铁路建设发展规划,到2015年,省内将基本形成()铁路网。
A 二纵四横三辐射一城际B 二纵六横四辐射一城际C 二纵五横八辐射一城际15 截至2008年年底,陕西省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2466千米,实现全省9市1区()个县(市、区)通达高速公路。
A 61B 71C 8116 陕西省高速公路网将建成“两环六辐射三纵七横”,届时,陕西省高速公路网总规模8080千米,陕西省高速公路覆盖全省所有的县(市、区),全省将形成()高速公路出省通道。
A 28个B 30个C 32个17 “陕西自古帝王都”,从周灭商起,在长达1100多年里,历史上共有()朝代建都于陕西。
A 11个B 13个C 15个18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城垣建筑。
A 汉代B 唐代C 明代19 形成于东汉顺帝年间(公元126—144)的道教,尊()为教祖,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A 孔子B 孟子C 老子20 ()设行省起,陕西的治所(省会)一直设在现在的西安市。
A 元代B 明代C 清代21 陕西省现有直辖市()和一个高新农工业技术产业示范区,县级行政单位共107个。
A 8个B 9个C 10个22 ()凤县所产的党参具有狮子头、菊花心、粗皮、横纹等特点,通常被称为“凤党”或“菊心凤党”,在东南亚一代享有很高声誉。
A 汉中市B 渭南市C 宝鸡市23 汉中市()木耳生产历史悠久,产量名列全省之首,素有“木耳之乡”的美誉。
A 洋县B 宁强县C 宁陕县24 位于秦岭东段南侧,丹江上游的商洛市()是陕西省核桃、柿饼的最集中产区,该地的孝义柿饼具有“枣瓤色、牛肉丝”之美誉。
A 商州区B 商南县C 山阳县25 眉户也叫()A 戏曲B 折子戏C 曲子戏26 碗碗腔是最早流行于陕西渭南地区(东府)的()A 皮影戏B 折子戏C 曲子戏27 新中国成立后,著名剧作家田汉将碗碗腔()创编为13场京剧《谢瑶环》。
A 《兵火源》B 《金碗钗》C 《女巡按》28 ()在1985年的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中,荣获11项大奖。
A 眉户现代戏《酒醉杏花村》B 秦腔新编历史剧《千古一帝》C 碗碗腔《杨贵妃》29 陕北民歌种类很多,其中以()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A 小调C 榆林小曲30 关中道情是陕西地方戏曲的一种唱腔,以()为正宗。
A 长安B 华县C 凤翔31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安塞、横山、米脂等地最为盛行,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A 安塞县B 横山县C 米脂县32 陕北秧歌是流行于陕北黄土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陕北秧歌主要分布在今榆阳区、绥德县、宝塔区和米脂县等地,其中以()的秧歌最具代表性。
A 绥德县B 宝塔区C 米脂县33 20世纪(),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新秧歌剧《夫妻识字》《十二把镰刀》《兄妹开荒》等成为新农民形象的舞蹈作品。
A 30年代B 40年代C 50年代34 商洛花鼓是一种在“跳”和“舞”中()的民间艺术。
A 歌唱B 说唱C 武打35 商洛花鼓传统剧(),被拍成电影,发行全国。
A 《六斤县长》B 《月亮光光》C 《夫妻观灯》36 商洛花鼓唱腔音乐结构形式(),历史年代久远,在戏曲音乐发展演变的研究中具有“活化石”的作用。
A 多变B 复杂C 单一37 陕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是()A 商洛民歌B 镇巴民歌C 紫阳民歌38 关中道情唱腔的突出特点是()A 独唱B 帮腔C 齐唱39 户县农民画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题材,勾画出()美丽的自然田园风光。
B 陕西关中C 西安户县40 凤翔彩绘泥塑用色不多,以()为主,以黑墨勾线和简练笔法涂染,色彩对比强烈,使人爱不释手。
A 以大红大绿和黄B 以大红大绿和蓝C 以大红和蓝、黑41 西部电影集团是中国()大电影集团之一,也是以生产故事片为主的电影企业。
A 四B 五C 六42 1986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陕西导演吴天明制作的影片()在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A 《野山》B 《老井》C 《红高粱》43 1987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陕西导演()制作的影片《红高粱》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享誉国际影坛。
A 吴天明B 张艺谋C 黄健中44 中国铁路大动脉()横贯陕西中部。
A 陇海线B 宝成线C 西康线45 宝成线是陕西连接西北与()的铁路干线。
A 华中B 西南C 华南46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我国目前()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A 唯一B 为数不多C 建设最好47 陕西省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超过42万亿元人民币,居全国()A 之首B 第二位C 前列48 陕西省确定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分为()走。
A 两步B 三步C 四步49 “一线两带”是指以()为中心,以陇海铁路陕西段和宝潼高速公路为轴线,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形成的以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为特点的产业经济体系。
A 咸阳B 西安C 渭南50 陕西的()发展为全国第一。
A 公办高等学校B 职业技术教育C 民办高等学校51 西安市是全国科教与文化发达的地区,西安市拥有“五区两基地”共七个产业园区,以()为主。
A 科教和文化B 文化和旅游C 科技和文化52 西安市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著名的世界历史名城,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旅游业是西安市的()产业之一。
A 新兴B 传统C 支柱53 陕西省博物馆是中国()拥有现代化设施的大型国家及博物馆。
A 第一座B 最大C 最先进54 位于西安市阎良区的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是()最大的航空城。
A 世界B 亚洲C 中国55 2011年,西安地铁2号线正式通车运行,西安将成为()第一个拥有地铁轨道交通的城市。